《小雅·鹿鸣》,这些吃饭的礼节你知道吗?
上一篇一笑通过一篇骂人的诗歌《鄘风·相鼠》说到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来源,那么今天咱们就进一步讲一讲中国礼仪的细节——比如吃饭的礼仪——现在很多人都在学西餐的礼仪,实际上中国人吃饭的礼仪也是挺多的。下面我们就先讲以前专门用于宴会吟唱的诗歌,然后再说说那些现在也还在用的吃饭时的礼节,很实用,耐心看下去哦!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小雅·鹿鸣》译文
鹿儿呦呦叫不停,在那原野吃青萍。
我有贵客满堂坐,弹瑟吹笙乐曲鸣。
吹笙振簧声悠扬,侍从捧筐将礼敬。
诸位待我真友好,教我道理正我行。
鹿儿呦呦叫不停,在那原野吃艾蒿。
我有贵客满堂坐,品德高尚又显耀。
待人宽厚不轻佻,君子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游逍遥。
鹿儿呦呦叫不停,在那原野吃草芩。
我有贵客满堂坐,鼓瑟弹琴乐盈盈。
琴瑟和鸣好曲调,和美快乐一家亲。
我有美酒香而醇,以此取悦嘉宾心。

《小雅·鹿鸣》赏析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下的宴会上也能唱。
《鹿鸣》三章开头都以祥瑞之兽的鹿“呦呦”鸣叫起兴。借此营造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就是说君臣之间等级森严,容易产生隔阂。通过宴会就能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可见吃吃喝喝在就是中国人搞好人际关系的优良传统啊!
从整体看,欢快的节奏贯串全诗,主人哪怕向嘉宾致辞,也是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教我大道理”之类的客气话,而且宴席上有美酒畅饮(我有旨酒),有音乐悦耳(鼓瑟吹笙、吹笙鼓簧、鼓瑟鼓琴),还有礼物奉上(承筐是将),大家一起来营造一派和谐美好的氛围吧!
实际上,最后一句也点明了用意——“燕乐嘉宾之心”(我这个宴席就是为了讨各位宾客的欢心的),所以大家吃好喝好,高高兴兴来赴宴,快快乐乐好回家吧!



中国的宴会礼仪
别以为吃西餐才有礼仪,实际上中国宴会的礼仪不但毫不逊色,在某些方面还更加讲究(例如《小雅·鹿鸣》就是专门在宴会上所唱的宴会诗)——很多东西是我们自己遗忘了、不遵守了,反而误以为吃中餐就是随随便便,吃西餐就得正经八百——试想,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吃货古国, 在吃的方面怎么会没规矩呢?今天,一笑就略举一二,让你见识下中国宴饮活动中的礼仪。
一、座次之礼
在宴会中,座次礼节最能表现宴饮者的高下尊卑,《礼记》中讲“天地位焉”,意即天地万物各有其位,马虎不得。人们根据各自的社会地位、身份及宗族关系等就席,从而保障宴饮的井然有序。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在现代,如果是在家里请客,家宴的席次就没那么复杂:
男主人与女主人一般相对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对厅壁。以男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
通常要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
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谈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
如果家宴纯粹都是家里人,则敬老人,上座一般让给老人。
如果是在饭店酒楼摆席,座次应如此安排:
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或是背墙、背柜台的是主座。主座一定是邀请人(主陪),即买单的人。
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或副手(副陪)。
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副陪的右侧和左侧。
邀请人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如果碰上外宾,翻译一般都安排在主宾右侧。
讲究些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付钱请客。
如果为大型宴会,宾客很多,分了很多桌,那么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具体原则是:以主人和主人的桌为基准,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主人的右边高、左边低,近处高,远处低。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离,右高左低。

二、进食之礼
现在的一些吃饭时候的礼仪习惯, 都来自于中国古老的饮食传统,有教养的人都必须熟记遵守:
待客宴饮, 主人必须作陪伴, 主客必须共餐。
吃饭时不能吧唧嘴,不要哼哼、唱歌, 喝汤的时候别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如果老幼尊卑共席,同席的尊长未动筷子, 你可一定别抢先。
要入口的或者已经夹到自己碗里的菜, 不可再放回原来的菜中。
不要在餐桌上剔牙打喷嚏咳嗽。如果要剔牙打喷嚏咳嗽时,就用餐巾或手挡住嘴巴,把脸转到没人的地方,别把唾沫喷到菜里。
唯食忘忧——吃饭时不可唉声叹气。
品箸留声——不要舔筷子、嘬筷子。
飞象过河——不要越过别人的筷子去夹菜。
击盏敲盅——只有乞丐吸引人注意的时候才用筷子敲击碗筷,所以敲击碗筷会被人看作下贱。
执箸巡城——尽量吃离自己最近的一盘菜,不要举起筷子在桌上乱转,不知吃那盘菜好,这样一般会被认为没有家教。
迷箸刨坟——不要拿着筷子在一盘菜里上下“扒拉”,为自己或别人找爱吃的选好的。这种做法很招人厌烦,让人觉得你在吃独食。
泪箸遗珠——挟菜时,手里要利落,而且要用碗或者盘子接着,不要把菜和菜汁弄到桌上。
定海神针——不要用筷子插菜、肉吃,很不礼貌。
当众上香——不能把筷子竖在饭里。筷子竖着的形状像上香,等于诅咒他人。

三、赴宴之礼
出席宴请活动,也有很多讲究:
1、服从安排
应听从主人安排或由服务生引导入座,如无人引导,可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没名字的话也不可随意乱坐,如未定座位,应由尊长坐上座,按照之前的座次礼仪来判断自己该坐哪个位子较好。
2、左侧入席
入座时按规矩要从椅子的左侧入座。入座时,切记要用手把椅子拉后一些才坐下。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向主人或服务员打招呼。
注意:不要用脚去推椅子。用脚把椅子推开,是很粗鲁的做法,只能说明你是一个粗鲁的人。
3、尊者先坐
应等长者或领导坐定后,自己方可拣适当的座位入座。
4、离前致谢
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向同桌致意,说“我吃饱了,你们慢用”之类的提示语,不可悄无声息突然消失。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中国古代军队里的官职
- ·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 · 感恩母亲节祝普天下王氏母亲节日快乐!
- · “王”字的造字本义考
- · 年岁别称与寿称
- · 列祖列宗生平简介
- · 明朝皇帝列表
- · 科举名词解释-科考功名及生员名词
- ·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王姓多半有贵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