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五代十国

2013-01-23 23:54:53来源:永强论坛 王剑华

打印 字号: T|T

     吴:(扬州)
     太祖杨行密 901 
     烈祖杨渥 904,在位2.5年 张颢、徐温、陈璠、范遇、严可求、刘威、陶雅、李简、李遇、钟泰章
     高宗杨隆演 909,在位12年,寿24岁。 纪祥、骆知祥、刘威、陶雅、李遇,李简、朱瑾、徐温、徐知训、李球、马谦、徐知诰、宋齐邱、彭彦章、陈汾、杨溥 921,在位17年 

     南唐:(金陵)
     烈祖李昪 937,在位六年 
     元宗李璟 943,在位十八年 
     后主李煜 961,在位十五年 

     吴越:907-978(杭州)
     武肃王钱鏐 923,在位25年 董昌、
     文穆王钱元瓘 932,在位9年 
     忠献王钱佐 941,在位6年 
     忠逊王钱倧 947,在位数月 
     忠懿王钱俶 947,在位32年 

     闽:(福州)
     忠懿王王审知 907,在位18年 
     嗣王王延翰 925,在位不足一年 
     惠宗王鏻 926,在位3年 
     康宗王昶 935,在位3年 
     景宗王曦 939,在位6年 
     天德帝王延政 943,在位3年 

     南汉:(广州)
     高祖刘(龙字下面天) 917,在位31年 
     殇帝刘玢 942,在位1年 
     中宗刘晟 943,在位15年 
     后主刘(金字边一个长) 958,在位14年 

     楚:(长沙)
     武穆王马殷 927,在位23年 孙儒、刘建锋、
     衡阳王马希声 930,在位3年 
     文昭王马希范 932,在位15年 
     废王马希广 947,在位2年 
     恭孝王马希萼 950,在位1年 
     马希崇 951,在位1年 

     荆南:(江陵)
     武兴王高季兴 924,在位22年 李让、
     文献王高从诲 929,在位20年 
    贞懿王高保融 948,在位12年 
    高保勖 960,在位2年 
    高继冲 962,在位1年 

     前蜀:(成都)
     高祖王建 907,在位12年 王宗佶、韦庄、唐道、王宗侃、王宗懿(元膺)、唐道袭、徐瑶、常谦、
     后主王衍 919,在位7年 张格、王宗弼、唐文扆、 庾凝绩、宋光嗣、王宗绾、王宗瑶、王宗夔、杨玢、许寂、潘峤、庾传素、王廷绍、欧阳晃、李周辂、宋光葆、宋承蕴、田鲁俦、韩昭、王宗俦、王宗昱、王宗晏、王宗信、陈彦威、

     后蜀:(成都)
     高祖孟知祥 934,在位数月 
     后主孟昶 935,在位31年 

     北汉:(太原)
     世祖刘旻 951,在位4年 
     睿宗刘承钧 955,在位13年 
     少主刘继恩 968,在位数月 
     英武帝刘继元 968,在位12年 

     五代十国历史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地图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后周九年,而后汉仅仅四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附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祐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两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徐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昫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 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祐六年,909年) 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 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 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 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 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 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 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 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 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祐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 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 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 著名人物有
    李克用 王建 朱温 敬翔 毋乙 马殷 钱镠 王衍 徐温 郑邀 刘隐 孔谦 景进 任寰 荆浩 冯道 刘煦 李升 刘龚 李昊 刘旻 王峻 郭威 王朴 郑璠 李璟 孟昶 柴荣 钱俶 李筠 董源 徐熙 李煜 刘伥 李后主 刘承钧 周世宗 张遇贤 魏仁浦 周行逢 石重贵 周太祖
韩熙载 刘仁赡 杜重威 桑维翰 刘知远 段思平 景延广 李守贞 安重荣 石敬瑭 徐知浩 朱友贞 钱元瓘 赵在礼 安重海 李存勖 孟知祥 杨干贞 王晏球 豆卢革 郭崇韬 李嗣源 王审知 高季兴 李茂贞 杨师厚 刘守光
杨行密 郑买嗣 康君立 张承业 慕容彦超 南唐中主
    后梁:朱全忠,开国皇帝
    后唐:李存勖,开国皇帝
    后晋:石敬瑭,开国皇帝,又是有名的“儿皇帝”(拜比自己小的耶律德光为父皇)
    后汉:刘知远,开国皇帝
    后周:这个时期的著名人物较多,开国皇帝郭威,世宗柴荣是有名的贤主,当然赵匡胤作禁军提点都督是最有名的;
    十国中最有名的是南唐的李璟李煜父子。 具体见《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