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州历史上第一次抗清起义(郧西军)考略,事关王公哲
前言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福宁州本土第一次抗清起义爆发,主力为来自闽北的郧西军。起义最终失败,郧西王弟朱常湷被擒,义军首领李守宝被斩。这次起义,牙城武进士王公哲是关键的推动者。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亡。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接到张存仁一纸劝降书,引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从此满清入主中原。

张存仁(?-1652年),辽阳人,清初名将,尤擅长使用火炮(整个大明仅次于孙庭芳),参加过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大捷,后随祖大寿降清,编入汉军镶蓝旗,征战山西、河南、江南等地,为满清开国功臣,官至兵部尚书,曾任浙闽总督。
图片
明末闽东北福宁州(治中在今霞浦,不含今古田、寿宁等地),早在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知州揭重熙与总兵洪日升就率福宁义师前往南京勤王。

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 “隆武”,也曾到福宁州征兵。霞浦牙城武进士王公哲应召来榕,任御营统卫副总兵,后追随隆武皇帝至建宁府(今建瓯),加封肇庆提督。

顺治三年(1646年),由于手握兵权的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暗中降清,隆武皇帝被杀,福建等广大地区纳入满清统治范围,福宁州波澜不惊地转归清朝统治。此时福宁分巡道潘映娄为最高领导,班子成员有总兵涂登华,知州宋若苏,副将章云飞等。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福宁州本土第一次抗清起义爆发,主力为来自闽北的郧西军。郧西军崛起于当年春。当时散落各地的朱元璋后裔,不论与崇祯皇帝血缘亲疏远近,当仁不让被推为反清的旗帜人物,郧西王朱常湖就是其中一位。

朱常湖(?-1648年),是益宣王朱翊鈏的第十三子,封郧西王,辈分高于崇祯皇帝。朱常湖躲在寿宁隐居为僧,在王祁(牙城武进士王公哲化名,另文详考)、李长蛟等人拥戴下,自寿宁鬼足洞起兵,先后占领寿宁、政和、古田,七月初四,攻克建宁府(今福建建瓯),随后连克建阳、崇安、松溪等县,声势浩大。
福建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运动自此拉开序幕。逃到闽南沿海的鲁王朱以海(曾割据浙江与隆武皇帝分庭抗礼,自称监国)趁势号召全闽抗清,福建各地一时义军蜂起,朱以海隐然成为福建各路抗清义师旗帜。由于驿路被截断,身在福州的张存仁,暂未收到建宁府被郧西军收复的消息,忙着在福州周边灭火。
在此形势下,郧西王朱常湖占领建宁府(今建瓯)当月,就在王祁的劝说下,派遣自己的亲弟朱常湷、部下李守宝率部分郧西军进入福宁州,发动新的起义。按当时情况,行进路线可能是绕道政和、寿宁、今柘荣入境今霞浦。义军以郧西军为号,一路上招兵买马,规模不断扩大。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