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珍馐美味

苏东坡可以说是一个美食家,他一生爱好美食、发掘美食,创造美食,很多名菜都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墨鱼”等等,其中尤以“东坡肉”最为著名。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诗》
在黄州期间,当时上好的猪肉都“价贱如泥土”,但“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苏轼将黄州流行的猪肉烧制法揣摩一番,再结合家乡眉山烧制猪肉的方法,得以创造出了一道新菜,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东坡肉。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
——陆游《洞庭春色》
人世间没有一切合意的事,不然怎么能换得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和美味的莼菜羹。
“脍”是切成薄片的鱼;“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
“金齑玉脍”就是以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它原名鲈鱼脍,是一道特色名菜,属于西安仿唐菜水产类菜品。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
相传隋炀帝巡幸江南品尝此菜时,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连声赞曰“金齑玉脍!”从此,“鲈鱼脍”就换了这个新名字。“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陆游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他曾用“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的诗句形容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如天上苏陀(即酥)一样。另外“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等等都是他诗中的美食。
诗和美食的相遇,是美食的诗意表达,也是生活的审美态度;既有粒粒皆辛苦的珍惜之心,也有创造美好生活的向善之举。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王姓宗祠对联门楣题辞
- · 吟族谱诗
- · 王氏宗祠通用對聯
- · 宁溪王氏诗词歌赋
- · 闽南王氏宗祠联之一
- · 福鼎召开赤溪楹联楼群全国征联大赛颁奖大会
- · 夏日诗词: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 · 中国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
- · 王士进录安徽王懿修诗抄
- · 户县王氏先辈诗词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