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名门世泽 两晋家声 中华王氏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展

王晓光
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协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书协理事
上海《书法研究》杂志副编审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二等奖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银奖
第三届康有为书法理论奖
山东书法创作成就奖
第七届泰山文艺奖
第七届刘勰文艺评论奖
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等奖等奖项
《中国书法》杂志2010、2016年两次刊登个人专题介绍。
出版学术专著六部,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2019年两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探寻秦汉人书写的真实情景
——简牍书法研究“三部曲”
文|王晓光
我关注、研究简牍书法已有差不多十年。研究简牍之前曾着力于明末清初书法研究,当时主要兴趣点在张瑞图、傅山等人,发表的有关张瑞图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我2008年出版的首本论文集《方直与圆曲——晚明前清书家研究》汇集了对张瑞图、傅山、龚贤、郑板桥、赵之谦、沈曾植等人的研究论文多篇,并兼及当代书坛现象研究。也就是在2008年,我开始将目光转向简牍帛书迹,当初被各种简牍墨迹深深吸引,一是为二千多年前古人的亲笔手书所倾倒,二是看惯了当时的石金铭刻(简牍面世前只有这类书刻遗迹供人学习研究),觉得这些竹木缣帛上的墨书,可以补上古手书体之阙如、完善先秦——秦汉墨迹书法史之链环,应大有探讨价值。于是潜心于此,学习、思考、考察之余每有心得拙见,缀之而成文成书。起初几年我主要的兴趣点在秦简上,把首次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以来的十多宗秦简进行细致罗列、比较、分析,将之与同近期的楚系简帛做比较,并放之先秦至汉晋的深阔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同时观照简牍帛形制、书写诸方面,于是汇集成第一部专著《秦简牍书法研究》。之后我把视点转向近些年新出土的两汉吴晋简牍,于是有了第二部简牍专著《新出汉晋简牍及书刻研究》。当前新出土书迹资料报刊介绍得较少,相关字帖、书籍也往往出版得不及时,也不易引起书法界朋友注意。我的这一选题一个想法是向业内介绍新近发现的简牍资料。当然,仅仅做资料推介是不能称为学术著作的,于是由这些新书迹为切入点,我在此著中对汉、晋一部分书刻问题做了尽可能深入的探究,如:西汉中期隶变收官、东汉后叶新体发展、墨迹隶书与碑铭隶书、西北简纸文等问题;书中还分析两汉审美文化与简牍书写之关联,并探讨了简牍文书特征、简牍书写环境、简纸转换等问题。这样一来,《新出汉晋简牍及书刻研究》一书有了一定厚度、深度和学术性,阐述论证也立体起来。此著之后,我又将视点移向简牍署名、书手及相关问题,如上文所述。如果说前两著更多地着眼于墨迹方面的探讨,第三部专著《秦汉简牍具名与书手研究》则侧重于创作主体——书写者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王晓光专著及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