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荐|名门世泽 两晋家声 中华王氏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展

王荐
王 荐,号放斋、梅鹤庐等。中国书协新闻出版传媒委员、辽宁书协副主席、铁岭市书协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辽宁省政协委员。现供职于铁岭市文联任调研员。
书法作品几十次在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国展、中青展、兰亭奖、群星奖等书法大展中入选、获奖,论文、诗联等经常发表于专业报刊,并多次引起争鸣。著有《历代名帖集联集诗集文》(合著)《放斋诗草》《放斋放言——王荐艺术散打集》《放斋诗笺》《制高点——国展获奖书家王荐书法选》《王荐书法自选集》等,《书法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予以介绍。2006年被《书法》杂志提名“中国青年书法百强”,2012年被《书法报》评选为“兰亭诸子”(10人),2014年被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辽宁省十大青年书法家”。

我的学书经历和对书法的一些认识
文|王 荐
从小就喜欢书法,最初的目的就是想把字写得好看。真正拿起毛笔写字是在铁岭师专读书期间,学校开书法课,开始了我的学书历程。
我曾在中学教过一年书,后来一直在组织、宣传和文联等部门工作,文案、事务极其繁忙,可以说,无论在哪个部门,我都是比较招活儿的大忙人儿,但能及时变换角色,抓紧进入状态。上班全心投入工作,回家全心投入爱好,读书、写字、赋诗、作文。写书法一般情况都是先临帖进行热身,然后创作,创作激情不足或感觉不对头,就再回头临帖或读书。我天天晚上零点以前很少就寝,休息日多数时间也都用在读书、写字、赋诗、作文上,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所以只能朝乾夕惕,加倍努力。书法需要姊妹艺术的支撑,如文学、文字学、绘画、美学、历史、哲学等等。书法写到一定时候,技法就不是问题了,笔在你手里已经怎么用怎么好使了,就要看你的综合修养了。除了知识的储备之外,人的意志、情趣和道德水准在其中也有很大作用,有了好的文化修养,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会知难而退,没有高尚的情趣就会堕入邪道没有品位,没有好的人品至少要影响到你的名气。所以我认为字内功、字外功同样重要。另外,我还搞一点理论研究和书法评论,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两个相辅相承的方面,就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光有一条腿,也能走路,但是不如两条腿走路,会走得快些稳些远些。不能做写字匠,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好还能搞点文学创作,要是再能刻点儿印,画画画就更好了。为书之余,写点古体诗词,写点书画理论文章,帮助书画报刊做栏目特约撰稿人是我工作和学书之余的主要任务,我还喜欢旅游,登山看水,游览名胜古迹,逛书店,参观博物馆,再有就是喜欢喝茶,听音乐,交友,收藏,品鉴书画。我很忙,但我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我感到社会需要我,生命的长度我无法自知,也无法把握,但我力争在单位时间内多做点事,尽量增加生命的宽度。作为一个书法家除了自己创作之外,还要有社会担当,要做一些公益事业,不能太自私,太认钱,成为金钱的奴隶。
人们常说,学画五年就能有所成就,学书法十年不一定能拿出手。就说明了书法这门艺术难度系数是很高的。学书法门槛比较低,好入手,但是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境界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一个点,一条线,里面千变万化,需要有内含,还有点画的搭配组合,字与字之间的照应贯通,行与行之间的呼应,落款、钤印和正文的协调互补,等等,这里关键就是如何运用好辩证法,把作品处理得对立统一。万物一理,皆需制造矛盾冲突,又能化解矛盾。学习书法最难的就是耐住寂寞,坚持到底。“积跬步而致千里”,每一次进步加在一起就是成功。 学书虽然寂寞,但也有乐趣。欲书之时有兴奋感,挥写之间有快慰感,书写成功有成就感,受到别人的赞誉有满足感,这就是书法创作的乐趣。当然,最大的乐趣主要在于书写的过程中,体味那种情性的表达,那种忘我的境界,那种笔为我用,水墨交融落在纸上的交响。另外,书法绝对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管多么好的作品,都有缺憾,即使创作完毕感到比自己预想的效果好,过一段时间回头审视又会感到不足。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通过努力感觉自己在渐进目标可就是达不到或差那么一点点,即使达到了一个目标又会有新的目标摆在面前,就是这点差距吸引你,让你对她有兴趣,让你无法放弃。

在我学书之路上给予我指导的人很多,但主要有三位先生对我影响最大:于景頫、杨一墨和聂成文先生。这三位先生对我的教益最多,从三位先生身上分别汲取了不同的营养。于先生常说,“创作书法作品,正文看功力,落款看才气”,由此让我懂得文学和文化修养对于书法的重要性。先生还有一个对联让我铭记于心,“人来问字勤拈管,客去关门快读书”,让我知道学书须勤奋,须读书。杨一墨先生是我的第二位老师,先生书画兼善,少言寡语,待人坦诚,恪勤朝夕,博收善取,且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学会了坚韧与含和,学会了勤勉与向上。聂成文先生是我遇到的第三位老师,先生让我懂得书法的根本大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示我学书密钥——古一点儿、厚一点儿、放一点儿,告诉我要“收得住,放得开”,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书法的高格调、高境界。
要在书法创作上取得成就,我认为:一要写对,要在深入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写出既有传统功力又有时代特征和自己个性的东西;二要狠写,要有恒心和定力,虚心向学,勤奋创作,要有永做小学生的劲头;三要淡定,面对退步、落选和失败的“苦头”愈挫愈奋,面对进步、获奖和成功的“甜头”愈显愈奋;四要志远,“志当存高远”,要有“名世”和“传世”的信心,定位自己,设计自己,发展自己,强大自己。这四点只是我的一个期许而已,我有一首《七律·临池自嘲》:“笔秃千管墨千斤,纸废千刀砚渐深。书读五车寻艺理,路行八万散胸襟。倾抛汗水同薪水,岂顾灯昏与日昏。写罢行行详细看,后尘依旧步前尘。”便是真实写照,现在距我心中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放斋诗选
·王 荐
月夜作书
月夜无眠兴正酣,挥毫落纸舞云烟。
自知人事难长久,且让佳书代我传。
苦吟自况
我作诗词颇费难,心无感动不成言。
常常两句三年得,改改删删又一年。
九寨行吟
车行九寨九盘旋,人在山间与雾间。
入画入诗还入梦,琴声共我枕流泉。
荷塘秋色
霜叶残荷绿染黄,秋风瑟瑟散余香。
忽闻池畔箫声起,漫送长空雁去忙。
南山槐花
簇簇槐花似雪花,馨香阵阵透窗纱。
南山供我吟哦趣,何必桑阴学种瓜。
悲 秋
多情种子伤心客,一见霜秋落泪痕。
不借酒杯浇块垒,愁怀犹恐到来春。
自题放斋文集
才疏气胜敢评说,天意怜人勤补拙。
翰墨诗文颇自赏,人褒人贬又如何?
春日忆旧居
吾曾买屋南山下,对酒赏槐衣袖香。
三载离乡春又至,常疑花气绕书房。
述 怀
用我则行舍则藏,诗书足可寄清狂。
由来无愧平生志,归去南山菊正黄。
述 怀
何时洗却两肩尘,归卧南山作散人。
场圃菜畦堪寄傲,竹篱茅舍可容身。
闲来诗酒销时日,兴至琴书笑古今。
万事去心随偃仰,无情风月亦相亲。
秋游关门山
秋来游兴浓,远足觅芳踪。
枫叶当花看,泉声作雨听。
鸟随人进退,雾结霭流停。
身在云山里,逍遥梦幻中。
答花豹冲诗人王珂先生
隔山隔水道相同,何论程门深几重?
隐遁乡间无惭意,行吟陌上有高风。
好茶常共亲朋饮,老酒不为名利倾。
笔下诗行多丽句,宅边五柳正青青。
为书友古琴演奏家刘刚兄题
广陵曲散和之难,古调今人多不弹。
惊羡辽东传逸响,乐将襟抱寄柔弦。
琴张四壁清风在,墨舞中宵明月悬。
竹雨茶烟聊共醉,何须买取范蠡船?
辛卯仲秋造访潍坊友人别墅留题
满院花香与果香,清池翠竹鸟鱼忙。
三重雅舍桃源里,四壁薰风书画坊。
胜友常临谈雪月,古琴时弄引壶觞。
春秋冬夏何须问,自谓羲皇自主张。
长白行吟
白山苍莽似龙行,锁钥关东气势雄。
游目晴阴千嶂里,骋怀天地一壶中。
瑶池雪域通灵界,峡谷云泉入杳冥。
世念纷纭浑忘却,烟霞原自远浮名。
感喟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可奈何?悲欣成败尽堪嗟。
风光背后身心累,寂寥樽前感慨多。
放下原来都是梦,皈依亦自枉称佛。
万般还要寻常看,得快活时且快活。
癸巳暮春拜谒孤山林和靖墓
耻与人游与物游,妻梅子鹤共春秋。
如今还是湖山侣,山自青青水自流。
为乡贤杜维吉先生造像
一见相知便相亲,襟怀旷朗自高岑。
诗情倩与乡情重,游子依然赤子心。
自寿自嘲一首
四十六年春复秋,皮囊虽破尚淹留。
咽喉切掉扁桃体,腹脏摘除病胆兜。
薪水无多生两子,诗书有寄入三流。
总思归卧南山去,釆罢黄花看钓钩。
欣闻吾师于景頫先生府第有燕来仪喜作
久别山乡疏燕声,师门昨日燕呢哝。
无巢无碍亲君子,或恐前生过鲤庭。
作大字书法感赋
小字难书大更难,小须精到大须玄。
玄中蕴奥粗中细,实里藏虚动里安。
偶喜学人题素壁,也能骑马跨征鞍。
千张好纸消磨尽,称意无多多汗颜。
春宵醉归
酒罢归来步履沉,夜阑风暖不关心。
从今真似陶元亮,五柳宅中遁此身。

闲处偶成
能得心闲身自闲,虽居闹事亦溪山。
饥餐渴饮逍遥乐,半榻诗书共枕眠。
述 怀
几时归去卧溪云,渴饮饥餐忘夕晨。
读史敲诗为解闷,灌园抱瓮当强身。
佳朋偶至闲酌酒,新月初悬漫抚琴。
不羡逃禅和隐遁,无求我自出风尘。
论道
悟透机关坐破禅,般般如意本来难。
能知进退和荣辱,也是佛来也是仙。
名利观
不为谋利且谋生,非欲齐贤但重名。
名利无时离左右,半缘天性半缘情。
梅花赞
不愧梅花是国花,
仙姿侠骨自高华。
经风经雪迎春早,
占取仙班第一家。
戊戌中秋作书至夜半口占
毫忙墨溅势颠狂,短札长笺任翕张。
月缺月圆浑不顾,老夫犹似少年郎。
己亥阳春有寄
一入阳春好壮游,近年心事在烟丘。
尘劳恰似辕中马,名利浑同水上沤。
大漠长河堪啸傲,荒村闹市任行休。
更兼琴酒诗书乐,不羡当年万户侯。
偶 成
能将诗酒趁年华,也爱东篱采菊花。
掷去乌纱还本色,书生身世放牛娃。
王荐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