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华夏历史文化千年村落-前童竹林

2020-06-12 20:56:10来源: 童方根、中孚 王族宗亲

打印 字号: T|T
 
竹林文学南崖处士
王道首
 
竹林文学南崖处士,名王守基,字德温,号南崖。根据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竹林村宗谱记载:竹林古村有一千二百年历史,自唐末五代石晋始迁,大理寺评事,廷评大夫王缙太公,避石敬瑭之乱,携家从新昌长潭乌来村,隐居台之宁海前童塔山,至五世维缨迁居竹林,缙公至十九世孙王守基,竹林东大房处士王忠浯之子,也是处士王玄锭之孙也。
在明朝武宗年间,王守基出生于书香门第,耕读文化世家,从少受到良好教育,是东晋王导三朝宰相,琅琊望族江左乌衣后裔,千年祖训“言宜慢、心宜善”的六字箴言,家族的熏陶,七岁明孝经,念四书五经,大学中庸,揖逊端雅,知书达理,闻名十里八乡的神童。大姑父进士俞公衡州知府,见少年王守基才思敏杰,言行举止,文雅儒礼,聪明过人,非常喜爱,直夸王守基将来必成大器。
 
 
而后尤力喜读史书,及古史名人名臣,孔子、老子、庄子、易经等精典,可谓博学群书,卷不释手,满腹经论,从小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常求索治国安邦之相往。
 
可是生不逢时,难以施展抱负,明朝廷遇权奸误国殃民,正德初年,1506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4岁即位,太监刘瑾专权用事,铲除异己,残害忠良,君子多被祸害。百姓冤声载道。
 
当时王守仁(王阳明),状元父亲王华同样遭到被贬,王守仁年轻刚正,站起来说几句公道话,却被刘瑾一伙一路追杀,在逃命路上遇到江边,急中生智脱下衣鞋,写下遗书曰:吾一心为国为民,无奈奸宦当道,申张正义,却遭到刘瑾追杀,恨世无公道,心有郁闷,不想活了,故投江自尽。
 
 
由于王阳明装的很像。追杀者信以为真,拿衣鞋等回去复命。后遇好心人搭救,总算逃过一劫,随后隐名埋姓经历了艰难的龙场悟道。
由于当时朝廷势局混乱,依照祖训乱世勿仕的提醒,王守基母亲葛氏心致良知,担心儿子思想进步,刚正性情,必然殃及家族,生怕后患无穷,于是禁令儿子不得赴试,王守基讲究孝顺从母命,随后断绝了仕宦意向。惟孝友为家政,耕读传家,助人为乐恩施乡里。耕也乐悠悠,读也乐悠悠,耕读知常乐,附首儒子牛。 农耕非常勤劳,闲时认真读书,学习范蠡一本计然之策智慧,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兴越。见好就收,隐退江湖,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三聚三散成为商圣,后人将范蠡奉为财神。
 
 
王守基一生创富,知足常乐,施善乡里,创堂匾曰:承祐堂,言天赐之富也。常以诗酒自乐,闲游山水间,自比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报国欲无门,竹林品竹魂,耕读悠悠心,唯能报孝亲。饮酒吟诗云:凤凰山上石屋堂,一间书房一张床,窗外翠竹立万竿,仰望山上有大唐。每次提壶拉好友,登山石屋满上酒,指向岩石老鹰岗,自号南崖主人。南崖雄鹰展翅飞,遨翔太空不思归,承天护祐吾德温,赐富得福多自在。又云:举杯把酒问青天,何时风平南崖颠,竹林风骨枝自廉,节空挺直竹圣贤。 
 
在凤凰山上观竹林风景又云:龙潭卧出双龙岗,灌溉桑田到上王,花楼庙依山凤凰,保祐竹林满粮仓。竹林谦君笑开颜,先贤宝藏豁然开。言宜慢兮心宜善,六字箴言传千年,竹节悟空竹精神,枝叶茂盛竹直魂,覆船山佛法无边,有舍有得皆自然,阿弥陀佛持恒念,竹林菩提枝叶恋,福泉佛光竹林田。
 
 
初一十五南宫庙,信步跨上弘济桥,拜佛祭祖尊王导,纸船明烛香火烧。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诗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都监察院御史宪石玉溪,名简兴与王守基常聚有深交,欲多次推荐公出仕,王守基力推辞之,乐天乃知命,知足而常乐,乡间云野鹤,云游山水间,安于乡村美,陶潜养智慧。常聚众贤友,清谈高阔论,诗书游竹林,高风明亮节,安度虚晚年,淡泊清静颜,君子吟竹贤,和祥了余生。
 
凤凰山上生紫烟,老鹰岩岗欲升天,剡溪流潺德温言,上善若水低流谦,映照宁海霞客闲,游向天台风云间,缑城竹林有七贤,诗书交友抚清弦,古道古村义行善,前童竹林姻缘牵,手拈贝叶舌生莲,袖里含书玉兰编,时持太上感应篇,常回祥里岙塘边,鸠杖青襟登国筵,鹊起卖宫王谢联,庭上恭奉敬祖先,琅琊后裔导文献,帝召先生蓬莱颠,凤凰山上畅序言,呜呼哀哉泣涕涟,屋梁日落梦相牵,哲人逝兮何时还,天堂之门岁八千。
 
 
《文学南崖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守基字德温,南崖其别号也。按:(祖世居琅琊,右军逸少,显宦江左,与友谢安趣游东山,遂家于剡)。五季有祖讳缙,大理寺评事,避石晋之乱迁宁海之竹林,遂家焉 ,传十六世有曰惟同者,先生之曾大父也。大父讳锭,父讳浯字克省,生五子,先生居仲,七岁明孝经。大姑夫俞衡州登克省翁堂,见先生揖逊端雅,语言宽重,原摩其顶曰:此子可学当为大器。遂汲汲于学,黾勉夙夜。
 
长而读史,见公孙鞅废井田,王安石立青苗法,贾似道买公田,即叹曰:灭古制创新法欺世以殃民,若与同朝,当借上方剑以斩其首。或有出言非理行事悖谬者,先生则面折之。既游于泮宫,时有东隅叶某谋举宾筵,尝私郡士献资于先生,先生曰:"乡饮大宾,当选齿德俱茂者可苟乎?"次日宴于明伦,堂上叶某为大宾,诸生行先王之礼,歌鹿鸣之诗,先生独箴口不言,邑令张公曰:王德温何不歌诗?处士曰:"叶某内行不谨故耳。"邑令遂撒席,诸生愕然而散。由是先生刚正之名震一时。
 
 
正德初年赴试期促,母葛氏止之曰:孺子戆直,况令内臣刘瑾弄权,汝若进步,必殃及家族矣。而友人石玉溪亦劝处士曰:孝不如顺,顺者可以养志,功名身外事也.。先生即弃庠归家,养母以孝,待兄以恭,慈幼必训,以诗书礼乐和乡里悦宗族。临财必以义,与人必以忠。
 
娶东隅毓秀坊张氏,贞顺克谐孝于姑不幸青年早丧,先生欲不再娶。母曰:下有幼子上有老母,汝豈可鳏乎?先生顺母命,续娶新昌刘氏,端静孝敬,处前子如己子,待众妾无妬忌,阃阈内咸张氏未亡也。先生未显仕,既不得试用,晚年遂诗书自娱,遨游山水。每提壶拉好友在赴石屋峰颠,指一岩自号南崖主人,摩挲其上,啸傲吟咏。
 
都宪石玉溪素与先生为布衣交,适秉节过台,遂访先生于石屋山上,相与吟饮尽欢。玉溪曰:我当荐君进用。先生谢曰:老而至愚,无才辅主,且野鹤之性,何能立廊廟与鹓同班耶。玉溪嗟赏久之,遂以诗赠有:先生已出樊笼外,自媿微名一线牵。闻者皆服先生之清高焉。
 
 
先生不喜谋利,而且赀产自日饶,创堂匾曰:承祐,言天赐之富也。张氏三子:耿、薰、美,刘氏一子:爕究穷经史,通明六艺,生财有道,续增亩畝,有懿行,诚善继善述者也。女適缸窑邬教授子良京。
 
先生享寿古稀,生于成化癸卯四月十七午时,至嘉靖辛亥七月初七日考终。正寝卜于嘉靖癸丑年十一月初一日,合葬本里上王岙凤凰山之原,仍向南崖之峰。处士四子文爕具陈行实告余,余与先生同庠同里讲涌授教,稔知先生之行谊,故不辞,遂为之志而铭之曰:
 
王氏奕世、诗礼传承、卓哉隐君、载振家声、孝以事亲、怡怡兄弟、宜乐妻拏、偲偲友朋、天爵居荣、和乐且耽、寒灯雨榻、经史监明、朝虀暮盐、六艺通精、离叶芹泮、敝屣之轻、不求闻达、乐去考槃、光风齐月、春涌夏经、中寿而归、闻恨绵绵、本里墙后、凤凰山南、元堂既固、体魄永安、镌石埋名、周昭无极、尚德君子、过此必式。
         
   时  嘉靖辛酉春季月上浣
南京直棣应天府通判里人一山包湘谨撰
 
 
游石屋友人石玉溪过访口占
春云春来春复春,看看鬓发已成银。
从今远别红尘外,惟把南崖作主人。
 
石屋山访友人王南崖
(一)
下爱空虚临绝顶,上排云雾倚岩巅。
半山落日藤萝老,一阵东风桂叶鲜。
开卷谈玄风体润,对枰敲梦月生寒。
先生已出樊笼外,自愧微名一线牵。
(二)
高明隐翠微,俗人来往稀。
竹筇九节杖,石屋一床书。
门静云为障,心空叶作衣。
何时脱宦海,晦迹愿相依。
 
 
南崖处士塋前八景
侄孙叙号泉 秋
 
孝思庵守荆
亲亡徒自悲,触景泪双垂。
斧屋门长阖,莲花幕末开。
春秋蘋献俎,晨夕桂熏台。
寸草心燎尽,悠然对落晖。
花楼庙感怀
 花楼称古庙,保佑有神明。
 赐福藏于用,报功感在民。
况如天罔极,岂入地无灵。
蓼蓼莪伊蔚,长怀涕泪吟。
横塘漾碧
数派碧涵空,荷花映水红。
雨山排闼秀,一水抱城封。
鱼跃深波里,槎浮浅濑中。
游人声杂还,予恨锁看峰。
白溪流清
渺渺来千里,茫茫送客舟。
傍花云自好,送月影长浮。
两岸三春稼,长天八月秋。
潺湲声似泣,孤舟不胜愁。
 
 
山猿晚啸
啼醒三更梦,惊闻万里愁。
阴风三峡冷,残月五溪秋。
晚啸楼山石,晨飧出古丘。
墓前衰经子,顿觉恨悠悠。
杜宇啼春
夜入翠烟啼,书寻芳树楼。
闻鸣烟漠漠,余思草凄凄。
血染山花紫,愁听夜枕欹。
数声啼惨切,泪血渍春衣。
松楸晚翠
万木怕秋风,孤松独傲冬。
雨后添苍翠,霜来不改容。
虬枝横待鹤,鳞干老成龙。
争得双亲体,苍颜宛如同。
枫槐秋声
天末金风起,千山坠叶黄。
连云迷夕照,带雨洗秋光。
淅淅槐枝飏,萧萧枫干狂。
养亲亲不在,观物泪汪汪。
 
 
竹林正名
童方根
 
       有一则传说,长期误解并伤害着竹林人,认为竹林人不重读书、不重文化。
  相传方孝孺年少时就已名满天下,竹林绅士慕名前往,有意邀其西席东厢。乍一见面,方孝孺穿着件绿色小袄,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孩,绅士不禁眉头一皱,轻吟一句:上树蛤蟆穿绿袄。
  面对绅士的不恭,方孝孺见他身穿红衫,不假思索地迎上一句:落汤螃蟹着红袍。
  绅士讨了没趣,将方孝孺安顿好后,有意唆使顽少,到方孝孺前面讨教:
  “先生, (蹲的意思,音gun)字怎么写?”
  “先生, (蹲的意思,音gu)字怎么写?”
  方孝孺没去理睬,待顽少散去后,取笔在下榻的床头里壁上题下四句诗:
  竹林地方出生牛,
  先生才到问“ ”“ ”;
  要问“ ”“ ”如何写?
  坐立两字不出头!
  题罢小诗,方孝孺觉得竹林人不可教化,就收拾行囊,不辞而别,吟游而去。
 
 
  传说属民间故事范畴,民间故事一大特点就是虚构,既然是虚构,就不能作真。
  真实的竹林,用簪缨世族,英才辈出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五季之乱时,原后晋大理寺评事王缙,举家南渡。王缙起初先是在新昌一带落脚,后晋天福年间(963—942年),又迁徙到宁海塔山(今前童孝女湖西侧),聚居地唤作下王头。
  在嗣后的一百来年间,王氏都在这里生息繁衍。
  下王头位于今前童东北角,地势较低,堪舆家认为难以养气阜财,这样,五世祖王维缨从下王头迁至今天的竹林,时间大概在北宋嘉祐年间(1065年左右)。村址开始选在一片翠色掩映的竹林丛中(“置础植垣之地者,皆 玕青筠绿之场”)。这里北面山丘环抱,东面白溪奔流入海,西面古道直通台温,缓缓而来的梁皇溪又在村南形成一个“七星湖”。这样,堪舆家的左青龙(水),右白虎(路),前朱雀(池),后玄武(山丘)为要素的藏风得水基本条件都已具备,加上下鞍岭下面大片肥沃土地和梁皇溪、白溪的自然灌溉之水,一个大族的兴旺发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果不其然,新址甫定,不久就出了个著名的循吏——王定。
 
 
  撇开神秘文化不说,王定的出现,确使宁海的士林为之一振。王定(1160-1250年),字君宝,号云间居士,竹林王氏八世祖,宁海《光绪县志》有他的事迹胪列。王定从小好学, 31岁得中举人,虽在其后的几年中,闱棘屡有所失,但不气馁,皓首穷经,终于在嘉定元年(1208年)得中恩科进士,虽然这年他已49岁。
 
  王定蟾宫折桂后,先是被授庆元府象山主簿,尔后又辗转在华亭、余姚、常州等地任职,端平元年75岁时升为温州知府,旋又调任庆元(今宁波)知府,端平3年77岁致仕。据长期从事宁海地方文献搜集研究的专家谢时强老先生介绍,王定回乡后,致力于乡间教化,提携后学,寿高有91龄。最能代表的就是著名文学家舒岳祥。在舒岳祥生计艰难萌发退意时,王定一方面给予精神鼓励,一方面予以物质资助,最终使舒岳祥学有所成,成为一代英杰。由此不难看出,王定的身体力行,对整个宁海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作出特殊贡献的。
 
 
  现被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前童,同竹林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前童历史上第一个举人童培,他的启蒙教育,就是从竹林开始的。童培(1687-1775年),举人,前童人,其父童炜。童炜早有文名,娶竹林王氏女为妻,奈何早年捐馆,其子童培就被外祖父接到竹林。王氏则誓守柏舟之节,矢志抚孤成立。娘家人感其操守,节衣缩食,请孰师让童培读书识字。童培不负所望,终于荣登康熙59年举人榜。后来童培官至湖州学正,因他为官勤政廉守,慎始于终,最后荣及其母,被皇上敕封为七品孺人。在王氏去世后,又赐帑建坊褒扬。
  前童同竹林,虽然有着两个不同的姓氏符号,但血浓于水的情感,一点不亚于五百年前为一家的本姓同族。翻开两家谱牍,娶竹林王氏,适塔山童氏,娶塔山童氏,适竹林王氏,满目皆是。两个家族,相互黾勉,相互扶携,共同创造着文明和辉煌。今天,大家只知道前童历史的科举榜上有200多位先贤,殊不知,竹林同样有120多位俊杰泮水报捷,其中不乏进士、举人……从某种角度看,他们比前童人更胜一筹。
 
  竹林家学,源远流长,王氏人才,代不乏人。除王定外,还有值得称道的是明宣德年间工部主事王惟修。“初以才选为春官”,春官泛指礼部,也就是说,王惟修开始是在礼部任职的,后来才升为工部主事,“掌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因“效力兹久”,明宣宗朱瞻基特降旨褒扬。其他诸如文武举人、学政、宣慰使等等功名人物就不复一一赘述了。到了现代,王氏文脉,更为贲张。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岔路区第一个考进浙江大学的是竹林人;八十年代,宁海县出了第一个分管文教卫生的专员(舟山)是竹林人;九十年代,膺任大专院校党委书记、院长的还是有竹林人……
 
  问渠何以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最近步行山道时,偶遇竹林王氏始祖王缙的陵寝,一股肃穆敬仰之情油然而起。天光云影下,徘徊良久。王氏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开荒拓野的有生力量,造就了一方的丁财炽昌;也带来了昌明圣学的薪火,使一邑的人文底蕴,锻打得更加坚实、辉煌。墓道已修葺一新,王氏后裔展示的可能仅仅是一种孝思,而我们感悟到的分明是鲜活的、脉动的历史。
  
 
宗谱百年需汇总,竹林千年王血统,
搜寻万里找宗亲,功在千秋圆谱心。
天下王氏一家亲,华夏千年古竹林,
恭请宗亲告宗亲,竹林游子盼归根!
知情者请联系:13805857690
  

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王族宗亲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