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古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有什么区别

2020-05-28 14:01:40来源:清風明月逍遥客 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

打印 字号: T|T
     人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清康熙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周朝开始出现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汉代开始又实行了。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唐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
 
庙号
 
     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另外清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后来改作同治。
 
 
    总结一下,简单的说,不同时期帝王的称谓有这样一个规律,即:
 
唐朝以前的帝王都称谥号,比如:商纣王、周武王、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唐宋时期的帝王都称庙号,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高宗赵构等等。
 
    明清时期的帝王都称年号,比如: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等等。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