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晋与天台山之三:天台山下洞天村

太子晋与天台山之三:天台山下洞天村
王秀顶
“洞天”两字,意境之高,含义之奥,无可尽释,儒称洞天福地,道称金庭洞天,即谓仙境,神州之大何能同名。
一、洞天历史溯源
古木参天,清泉潺潺,四山翠黛,鸟语香花,兽径盘崖,麋虎追逐,无人烟之染,无俗尘之嚣,深幽形胜,山岳钟灵。
是时,周灵王太子晋,为洛伊两水泛滥直谏被废,向道修仙,天台山高道浮丘公引来(洞天)筑室隐修,称金庭馆,歌云:写我金庭馆,解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高唱无逍遥,冬兴有待歌,空洞酬灵音,无待将如何?……多论金庭山中事。其金庭馆,宋、东阳太守沈约撰的金庭观碑记云:回忆天台桐柏方瀛山原有个金庭馆在玉霄宫内,(后改洞天宫)玉霄宫所在的村有一百多户人家,至今仍叫洞天村。宋代大诗人余爽还有描写金庭馆的诗云:子晋鸾飞侍帝班,吹台今在碧云间,高秋白月霜风夜,时有笙音赴海还,沈碑说明洞天村早有金庭馆,余诗意谓太子晋在金庭馆升真,吹笙台也带到碧云间,每当风晨月夕,还能听到传回来的笙音,尤其是唐明皇御笔,史部尚书崔尚作文,大书法家韩择木丹书的桐柏观碑文云:……天台也,桐柏也……桐柏山高一万八千丈,其山八重,周旋八百里,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金庭宫,即右弼王子晋之所处,是谓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此碑文更直截了当说出洞天是太子晋养真(修炼)不死(神仙)之处,但沈约说金庭馆,唐明皇称金庭宫。因太子晋在金庭馆升真,作为当朝皇帝身份,双重至尊,自然升馆命宫了,先馆后宫同一处。
太子晋在此修炼升真后,登天堂,诣金阙,朝拜玉晨玄皇大道君,道君策命为上真右弼侍帝晨,领五岳,兼管吴越水旱,治理桐柏金庭洞天,成为天台山主神,佛教奉他为护法伽监(国清寺伽蓝最显)。据三宝辅行记写道,日僧最澄求法归朝之海中,遇暴风逆浪巨难,一童子(即太子晋化身)化现船头,先师(指最澄)问曰:童子是谁耶?童子答曰:吾乃天台山镇守,园宗,(指天台宗)拥护明神,随使佛法之东渐,将届圣人之本国云云,先师问童子如何称号,童子曰:上竖三点,加横一点,下横三点,加竖一点,斯时恭敬掌,写文字见之,“山王”两字也。这是中国天台山守护神自称山王的王乔(即子晋)护送晶僧最澄返国至日成为天台宗的守护神,称一实神道,被奉为比睿山延历寺镇守神,在日本皇室和民间享有至高无上地位,据日本历史记载,只安稍有事端,延历寺僧即抬着山王神舆对斡旋施加压力,公1095至1177年间,此举就有九次之多,尊为大己贵命,无双灵社,天一第一明神,诸神之根本,万社之起因,形成神皇一体,祭政一致之最高礼制。、
这是洞天地方自然生态漫荒时期,被玉晨玄晨皇命名的金庭洞天或统称洞天,是太子晋升真并领治圣域,是天台山享誉仙山佛国的仙山核心地域。
二、洞天形胜地域
说起洞天特点,可用名奥、岭险、域美、史奇八个字概括,详情已见前文。
三、辉煌道教宫观时期
唐咸通五年(864年),高道叶藏质在洞天玉霄峰开创石门山居,司马承祯隐修,其女徒谢自然修炼升真,至懿宗规模渐大优召改石门山居为玉霄宫,咸通十三年(872)叶藏质在玉霄宫建藏书阁称玉霄藏,藏书四千多册,占全国道藏四分之一多,除辉煌主宫以外,还有法宫,金庭馆,白云庵,香琳山居,石门山居等等,隐身修真者独钟于此,除周灵王玉子晋升真外,唐皇三朝四召进京征询国事的司马承祯,绝粒不语,与虎同栖的左元泽,尸解后异地现身的闾丘方远,精符术的叶藏质等神奇高道。大诗人游隐作赋:李白诗云:……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匐然中开,把洞天石门形容逼真无遗,孟浩然诗云:上尽峥嵘万仞巅,四方围绕洞中天,秋风吹月玉霄晓,试问人间过几看。陆游诗云: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荫中小阁天,榜作玉霄君会否:要知散吏案行来,陆游领管桐柏观却隐居洞天宫年余,日间背锄上山挖草药替人治病,夜间青灯黄卷读诗文,视天台山为家山。尤其显示特殊的,设置延宾门著衣亭,文官下桥,武官下马,更衣朝觐仪规,非一般宫观可有,可见神圣程度,规格之高了,宋祥符元年,因玉霄宫地域圣迹特殊。道家早已称名金庭洞天,逐将玉霄宫改名洞天宫,1367年前废,逐渐易为乡村民居。
四、乡村民居时期(1367-2005)六百余年
洞天道宫衰废于元(朝)末,乡村民居繁衍于明(朝)初。
临海巾山脚下水门街,因为五家为官有清名,家有百姓所送“万民伞”十顶,故又名十伞巷,即王宗沐旧居。宗沐有四子、士崧、士琦、士昌、士业、除士业贡生外,其余进士,连父宗沐,此谓父子四进士。宗沐本人和次子士琦、三子士昌都官至都御史兼巡抚,谓之一门三巡抚,是临海府城有名的显赫王氏望族,其昆仲士本公慕名天台桐柏仙山胜境,徙来洞天。恳耕筑室,日渐兴旺。
若干年后,士本公回临海祖居取来上祖武德将军圣像,路过天台城西桥上街借酒店休息吃酒,店主问起,士本公如实相告,店主是桥上王人,是时桥上王正缺祖上无大功名,造祠堂不能对旗杆,于是店主告知桥上王首事,与士本公协商,借武德将军衔头作桥上祖宗,而士本公迁住洞天势单力薄,正需县城人庇护,且桥上街是洞天人进城必经关口,反正同是王姓族人,考虑利弊,就迁就了他们要求,既然武德将军作为桥上王祖宗,洞天人也就辑入桥上王宗谱,作为桥上王始迁祖实夫公下的老大房延续至今。
洞天从漫荒到文明,长跨两千五百年,金庭无影,洞天名在,仙山降称(道源),胜境依旧,太子(晋)罕事讹传,史记可考,佳域不老,文明增容。
洞天村现住着188户人家,只有一户姓杨,不入王姓宗谱,其余187户虽少有入继者,都以王姓宗之遂成今天少有的独姓王姓之村,尤其值得洞天人自豪的,早在洞天修炼升真的周灵王太子晋竟是我们中华包括海外侨胞近亿后裔的王姓始祖,他对顺延周朝八百年的杰出贡献,他的疏川障泽养物丰民的治水主张,他提出民重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有皇帝太子,中华王姓始祖,上真右弼侍帝晨,五岳大神,天台山主神,佛教护法伽蓝,日本山王,桐柏真人,元应真人,善利广济真人,等一身十衔,他是人神共尊,佛道共奉,中日共信,集道教神,佛教神,民谷神于一身,何等独特神奇,普济万方!
祖宗皇者太子有之,又为神仙,惟独晋公,广袤大地诞皇之地有之皇仙同人的领地,相隔两千五百年后,仍纯居着他的后裔,巩惟洞天,这样双重村史,怎不令今天洞天人感到莫大欢欣和自豪!
良将之下,必亦劲旅,祖宗神圣必泽后裔,加之神秀山水孕育的洞天人,前朝乡贤,今天千才,百万富翁,大学生脱颖而出,欣逢修谱辑之,上慰先灵,下勉子孙。
五、土地物产
水田:根据1950清丈面积共202亩,其中包括西坑20亩,亚在林5亩,小湾3亩,过界岭小湾2亩,洞天域内172亩。
旱地:除轮作外,常耕地50亩。
山林:根据定权发证时飞机测量小版图数据共2745亩,其中:大平岗199亩,双尖89亩,大兰湖145亩,后门山岗154亩,冷水孔151亩,大崔岗199亩,大竹园114亩,洞天宫后门山72亩,荒田湾380亩,大平头160亩,洞天岭头香林岗20亩,长胡岗头13亩,上料134亩,冷水桥15亩,敕龙岩山900亩。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