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户县鄠邑王氏宗祠和王九思墓

鄠邑王氏宗祠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王氏宗祠
时代:清
地点:户县县城北街
保护范围:祠堂院墙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
2008年,鄠邑王氏宗祠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在北街,很不显眼,要不是门口立了一块碑、墙上有些张贴画,几乎会错过。王氏过去是户县的大族人家,明清时出了很多人才,其中就包括明代“前七子”之一的著名文学家王九思。户县王氏宗祠由王氏后人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原有四进院落,现在只剩下中殿和祭堂,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发现一块清代石碑 证实“王氏宗祠”建于1742年
2013年05月08日02:50 西安新闻网 微博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陈黎)户县北街的王氏是关中名族,元末迁至户县,600多年人才辈出。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九思就是其一。户县王氏宗祠也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它究竟建于何时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新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揭开了谜底,王氏宗祠建于1742年。
近日户县文物管理所在对王氏宗祠前殿进行维修时,在其北山墙内发现一通清代石碑。青石质地,宽95厘米,高45厘米。右起竖行文,阴刻楷书54行,满行26字。上有 “祠堂祭田记”五个大字。
石碑记述了王氏宗祠修建过程和捐资人的情况。根据碑文载“尽栋雕梁,翠飞鸟草,庙貌巍然。群归功於十三世孙崑”,点出建宗祠的是王氏第十三代世孙王崑,他当时是一名贡生。王氏宗祠于乾隆壬戌即公元1742年开建,建成时间为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
户县文管所负责人王亚周说,王氏家族中人才辈出。在明清两代,家族中受皇命诰封就有29人(次)之多,其中佼佼者当属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弘治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他官拜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著有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等。
据悉,石碑的发现为研究王氏宗祠的修建历史、清代家庙祭祀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王九思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王九思墓
在户县县城北门外,有明代太史王九思之墓。
王九思(公元1468年—公元1551年)字敬夫,号漢陂,陕西尸县人,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
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宦官刘瑾制造冤案,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榜示刘建、谢迁、韩文等53人为0党,张于朝堂。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刘瑾执朝官.300余人下狱,并立内厂以辑朝官,创罚米法以罚朝官,于是朝野反对刘瑾。正德五年(公元15]0年)秋八月刘瑾伏诛。王九思名列刘瑾党羽,降官为寿州同知,佐知州。
王九思好风流,不拘礼节。善歌弹,工词曲,与李梦阳、康海、何景明、徐祯卿等并号“七才子”.作有杂剧《沽占酒游春》、《中山狼》,散曲《碧山乐府》,诗文集《漢江陂集》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