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陕西省户县鄠邑王氏宗祠和王九思墓

2020-04-14 14:40:40来源:网络转载

打印 字号: T|T


鄠邑王氏宗祠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王氏宗祠
    时代:清
    地点:户县县城北街
    保护范围:祠堂院墙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
    2008年,鄠邑王氏宗祠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在北街,很不显眼,要不是门口立了一块碑、墙上有些张贴画,几乎会错过。王氏过去是户县的大族人家,明清时出了很多人才,其中就包括明代“前七子”之一的著名文学家王九思。户县王氏宗祠由王氏后人创建于清乾隆年间,原有四进院落,现在只剩下中殿和祭堂,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发现一块清代石碑 证实“王氏宗祠”建于1742年
               2013年05月08日02:50  西安新闻网 微博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陈黎)户县北街的王氏是关中名族,元末迁至户县,600多年人才辈出。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九思就是其一。户县王氏宗祠也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它究竟建于何时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新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揭开了谜底,王氏宗祠建于1742年。
  近日户县文物管理所在对王氏宗祠前殿进行维修时,在其北山墙内发现一通清代石碑。青石质地,宽95厘米,高45厘米。右起竖行文,阴刻楷书54行,满行26字。上有 “祠堂祭田记”五个大字。
  石碑记述了王氏宗祠修建过程和捐资人的情况。根据碑文载“尽栋雕梁,翠飞鸟草,庙貌巍然。群归功於十三世孙崑”,点出建宗祠的是王氏第十三代世孙王崑,他当时是一名贡生。王氏宗祠于乾隆壬戌即公元1742年开建,建成时间为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
  户县文管所负责人王亚周说,王氏家族中人才辈出。在明清两代,家族中受皇命诰封就有29人(次)之多,其中佼佼者当属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弘治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他官拜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著有杂剧《沽酒游春》《中山狼》等。
  据悉,石碑的发现为研究王氏宗祠的修建历史、清代家庙祭祀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王九思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户县王九思墓
  在户县县城北门外,有明代太史王九思之墓。
  王九思(公元1468年—公元1551年)字敬夫,号漢陂,陕西尸县人,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
  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宦官刘瑾制造冤案,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榜示刘建、谢迁、韩文等53人为0党,张于朝堂。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刘瑾执朝官.300余人下狱,并立内厂以辑朝官,创罚米法以罚朝官,于是朝野反对刘瑾。正德五年(公元15]0年)秋八月刘瑾伏诛。王九思名列刘瑾党羽,降官为寿州同知,佐知州。
  王九思好风流,不拘礼节。善歌弹,工词曲,与李梦阳、康海、何景明、徐祯卿等并号“七才子”.作有杂剧《沽占酒游春》、《中山狼》,散曲《碧山乐府》,诗文集《漢江陂集》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