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湖亭到香山亭,一个家族荣耀的徽章
原闽东自福鼎北向入浙,除福建北驿道之外,另有四条古道,分别是自白琳至泰顺、自桐山至牙洋,自桐山至蒲门,自前岐至矾山。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其中自桐山至牙洋这条古道,起点在桐山,途经柯岭、浮柳、菰岭头、南岭头、茭洋、叠石、牌岭、直抵牙洋(今雅中),全程共50华里。

重阳“99茶亭”活动的徒步线路,便是这条古道的前半程,从桐山到菰岭的这一段,大约20华里。其中柯岭、浮柳、深垄等处,因公路改造,断了几截。
数百年前,这条蜿蜒20华里的古道,便承载着一个家族沉甸甸的记忆,此即福鼎著名望族玉塘夏氏。


石湖亭(今石湖书苑)内,尚存一块清道光五年(1825年)石碑,有“我先世建桥以免人厉揭,复盖亭以资人憩息”“于今垂六十余年”诸语,落款为玉塘夏氏。
据周绶先生考据,所言垂六十余年,实指乾隆十六年(1751年),玉塘夏勋重修桥亭之事。《福宁府志卷二十六·福鼎义行》记有一条:“夏勋,字捷生......生平建义冢,修桥亭,赈荒减粜,构义塾以教里闬之贫者,乡人德之。”

再往前追溯,玉塘《夏氏总谱》载:“第三世荣公号肇一......成化元年(1465年)捐金四十六两创建石湖桥,使来往之人免病涉。”
夏荣系玉塘之肇基始祖。之前第一世为夏章保,授明武德将军,退居桐北大嶂。其子第二世夏景旻徙南溪。夏荣为第三世,自南溪再徙玉塘,从此聚族定居。

位于南溪附近的菰岭香山亭,系明嘉靖年间夏碧湖与夏斗山等共建,清康熙年间夏嘉棠重建,这几位都属玉塘夏氏。
夏氏迁玉塘,是天顺初年的事情,至嘉靖已近百年,至康熙则两百余年。菰岭一带是其故地,或可猜测,碧湖、斗山之前,夏氏更早的族人便已建了香山亭,碧湖斗山与后世嘉棠一样,都是重建。只是现在已无可考据。
不过,从香山亭到石湖亭这条古道,确凿无疑乃夏氏族人迁徙往返之路。谱载夏嘉棠另于浮柳洋建听涛亭,也是在这条古道上,很有可能,就是本次“99茶亭”第一个补水点前那座圮毁崩塌的破亭仔,但我现在无法确证破亭仔即听涛亭,只能依地名暂称之为浮柳洋亭。

至今,石湖亭依然还是茶亭的外观,名字已改为“石湖书苑”,成了社区活动场所。香山亭多年前毁于大火,重建后改为宫庙,只门口匾额还保留“香山亭”三字。原香山亭的题匾系康乾年间雅阳名士季琴莆手笔,亦随亭毁于烈焰。

除石湖亭、香山亭、听涛亭之外,历代夏氏族人还建过八尺门渡亭、王家坪亭、篙尾亭、大岭头亭、石佛宫亭等。
福鼎当地的传统,捐建茶亭与修桥筑路一样,历来都是广泛看重的积德崇善之举,泽被乡里,福延子孙。那些屹立在古道上的茶亭,不啻为一个个家族荣耀的徽章。
数百年来,玉塘夏氏叶茂枝繁,望重一邑。夏荣公传赞云:家绵远禄,沧海皆田兮稻蟹一陆。实非幸与。
附:《玉塘肇基始祖三世仁昭公赞》
翠嶂之麓,清溪之曲,有先德兮。
发祥降淑,诞烈祖兮。
才据雄独,遡迁居兮。
迄此三卜,肇玉塘兮。
寔天眷告,山灵守兮。
呵禁非族,伺公来兮。
脱然启椟,公规划兮。
一换地轴,诸峰翼兮。
长江婉束,更裕庆兮。
斯祜日笃,建而乡兮。
乡有高躅,垂而家兮。
家绵远禄,公所谋兮岂近耳目。
吁磋乎,今则宅尔宅兮牧尔牧。
沧海皆田兮稻蟹一陆。
此世世而祝箕裘兮,孰非公之大其绪而贻其毂。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