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岐堡”被发现
我的家乡——前岐,她被载入历史文献的资料并不多。据了解,在闽南人入迁之前,这里的主人是本土福鼎人,当地土语则是属于福州语系的福鼎话,而非今天的闽南话。和温州南部的闽人迁浙时间大致一样,闽南人的到来是明末清初。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前岐镇
小时候,我家住在福东桥头。房子靠着青石垒就的古老高墙搭建。墙顶是个小院,墙头有参天古榕,在爬满榕树根茎的内墙下,我们家在这里开一家五金修理店。每天上下楼,或者在院子里晒太阳、给花浇水,都离不开与这道墙的亲密接触,因为上楼的木梯子就是紧挨着它的。

老街鸟瞰
我的儿时好友家住凤桐巷,他家有一片菜地,地的尽头也有一堵青石垒就的高墙,约三米高,两米宽。我们经常在这里玩耍,翻过这道墙就是大埕内,那边还住着另外几个伙伴。他们都管这道墙叫城墙,前岐似乎自古以来就没有城垣的遗存,也从未听长辈说起过前岐有“城”的历史,于是我从未把他们的话当真。

老街与凤桐巷鸟瞰
直到最近,我闲来无事翻看卫星地图,忽然有个惊人的发现——我小时候家里的那座靠墙,与哥们儿菜地里的高墙居然处于一条直线上。瞬间“城墙”的字眼浮现于思绪中。难道这一道痕迹真是前岐的古城墙?

卫星图片(红线部分即古城墙遗址)
自古以来,中国人建城要么是方形,要么是圆形,要么至少也得是个一边有靠山的“C”形,前岐这条“一”字形的城墙有什么防御作用呢?但是仔细一想,前岐古街市的东南面是前岐山,西北面是海河交接的前岐溪,这道城墙一围,居然是个滴水不漏的“A”字。借用山脉和溪流的保护,二三百米长的城墙把街市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城墙前面的括底溪沿着墙脚下经斗门坑汇流到前岐溪,两条溪水形成天然的护城河。整个“城”面向海港,防御着海上来的力量。结合历史的因素,以此推想,古代的前岐应该是一座抗倭之城。

逍遥子手绘古地图
查找被翻了许多遍的《福鼎旧志集》,“城池项”所载——“前岐堡,古城堡(俱在一都,南琦堡即此”,另“蔡澳堡,窝口堡(俱在二都)”,此外,别无记录。只知道前岐区域内,古代有这么四个“堡”,并无“城”的记录。

前岐南望——1975年围垦后的前岐海
堡的建制比城小,古时候的乡野村市的小城只能称之为“堡”。“堡”,顾名思义,是御敌防卫的作用,明代倭患严重,前岐这四个堡与福鼎境内的其它城堡一样,固然是用来抵御倭寇侵犯的。但时过境迁,几百年之后的前岐人已经不知道家乡还有城堡这一史实。

前岐北望——新镇区远处一直延伸到西宅
按理有城墙必然有城门,前岐堡的城门在哪里呢?我推断应该在破亭缺这个地方(也就是我小时候住家的位置)。首先,现存“破亭缺”这个名称在前岐不是闽南语发音,而是延续了地地道道的福鼎话。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此处原先有亭(今无);二是此亭破败之前,前岐的主人是本土人,而不是闽南人,所以留下福鼎话发音的名称。减去闽南人入迁的时间,这里有亭的历史是在三-四百年以前的明朝中期或更早。另外,按城头植有可供人观赏和歇凉的古榕,又加上“破亭缺”是个古埠头,还有那可供来往商旅憩息的路亭,以及老街与凤桐街交汇的地理重要性的几个条件来看,城堡的入口应该就在此处。

破亭缺,前岐堡入口处复原图,逍遥子绘。
我常与人道:历史欠咱家乡太多!千百年来,福鼎其他乡镇都有着璀璨的文献,而偏偏关于前岐的记载那么少。这个古堡遗址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在明朝,前岐堡的核心与外壳在哪里;先民是如何利用地理的优势,巧妙地建造防御工事的;城墙的规模的大小和形制;及古时先民活动轨迹等等。
真没想到,我从小是在城墙上长大的……感慨!前岐的乡亲们,假若有条件,我们当不惜以任何形式和手段,来挖掘和发扬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把当地文史欠咱的债一笔一笔地追回来。
鸣谢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0000295639038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text-align:="" center;"="">文中鸟瞰图提供者:太姥逍遥林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