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老王!

他留下的一切,弥足珍贵。
1
2019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举行。
老王的演讲概述了中国7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随后老王与主持人施瓦布互动。
施瓦布说“您刚才提到了中国过去40年所取得的成就”,老王随即纠正他:“我讲的是过去70年”。
其实,早在四年前,他在出席加强中纪委派驻机构建设工作培训班上就专门指出:改革开放期间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改革开放的这些人也是前三十年培养的。
他还说,要不是毛主席有远见,在那么困难的时候,勒着裤腰袋,硬是把原子弹、氢弹给搞出来了,我们就没有现在的大国地位!
在老王看来,决不能用后三十年去否定前三十年。
2
老王的个性,在国际国内一如既往。
1984年,还是小王的他到河南出差,好友黄江南正在河南省任经贸委副主任,两人一起到某县考察。
当地有“灌酒”之风,餐桌上,一位办公室主任,拿起一杯酒顶在头顶,跪在地上,对老王说,到我们这来,这酒一定要喝,你不喝我就不起来。
老王当即就说“我不喝”,现场气氛很尴尬。
黄江南赶紧解围:“这杯酒我来喝。”
老王一摆手:“江南,你别喝,他愿意跪就跪着吧。”
说罢,老王继续跟其他人谈笑风生,最后这干部只好灰溜溜地起来了。
“他就是这样的个性,看不惯的事,不论大小,绝不容忍。”黄江南感叹道。
老王出任中纪委书记后,几乎不去任何饭局,甚至中秋节朋友送来的月饼都坚决不收。
为了避免老友生疏,或是被认为官大了不好相处,老王夫妇想出两全之策: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而且他们几乎都不喝酒。
这样一来既遵守了中央的规定,挡住了一些应酬,又能和朋友们正常交往。
3
老王最喜欢讲实话。
2011年两会,时任副总理老王说“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现在好东西多得很,吃起来却有点不大放心。越白的面还越不踏实,亮晶晶的大米也不踏实……”
老王特别讨厌听别人讲套话。
2014年两会,老王参加某省代表团审议。
在他发言结束后,省委书记总结发言,老王要求“讲短点”,省委书记回答“可能短不了”。
老王指着省委书记手中的稿子:“我刚才又没稿子,你怎么知道并事先打印出来那么多呢?这不是形式主义么?你不用念了!”
鲁迅先生说过,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别人的生命,我想,会议室里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那些领导干部,不仅浪费别人的生命,也在浪费行政成本。
他们自以为自己掌握了发言权,就可以任意胡说,怎么说都行,说多长都行,这也是一种特权,也是一种腐败,是讲话腐败。有话也要短,既是能力,也是廉政。
老王以露最少的面、开最少的会、发最少的文,却留下了“不敢腐”的雷霆震慑。
4
老王虽然身为大领导,但是生活朴素到近乎苛刻。
老王的好友黄江南说,“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见过岐山戴名表、穿名牌。年轻那会儿,他从来只穿最简单的棉布衣服。1980年,我去日本学习,说这裤子太时髦了,不穿。他的这种简朴不是刻意给谁看的,是年轻时就这样。”
1986年,老王已经是厅级干部,有相应的医疗待遇。有一次他去北京医院的干部门诊就诊,护士没看出他有局级干部的派头,直接说‘你是干嘛的?快出去!’”刘伯庸提及这段往事时忍不住笑了。
2004年,老王还吐露过心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调来调去,工作经历确实很杂,但我从事的工作门类越多,参加工作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清醒,我知道,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学问、有能力、有智慧、有魄力的人太多了,我算什么?因此,每到一个新单位,我总是希望低头拉车,多做实事,而且要多向其他人学习。”
有一次,我曾在一次会上亲耳听到他批评某些领导干部“一到饭点就不见人,跑去参加各种饭局宴请”,最后只剩他一人在食堂吃饭。
在谈到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时,他说,“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
这就是,我们的老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洪流在他站立的地方,转弯而下,挽救党的事业中,应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民应该深深铭记这段历史和以他为代表的这段历史中的砥柱中流们,并在这段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