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晋江清濛开闽王氏宗祠

2019-10-15 16:35:09来源:泉州三王祠

打印 字号: T|T
清濛“开闽王氏”祖居位于泉州市南门外清濛村北角,俗称清濛后头王厝,本族祖居为王审邽六世孙——宋代连中“三元”的状元宰相王曾的上辈先人始建,建筑为土木结构,五间张双条护大厝,屋内有前后两大庭院,前后两厅堂,屋前100余平方米土埕,房屋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工程浩大是古代构造的大型古屋。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封沂国公王曾墓,在二十九都太和山,皇帝宋仁宗亲自御笔篆书“旌贤之碑”墓葬之乡遂称为“旌贤乡”据说“清濛”即取其“旌贤”的谐音。二十九都太和山后称忠仁山,今已平整改造为泉州清濛经济开发区。在平整改建之前,山上王曾墓葬周边乃有石亭、石猪、石马、石人等物。
   2012年晋江市委宣传部编辑出版的《大美晋江》之“晋江宰相录”称王曾是宋代历史上连中“三元”的宰相,书曰:“王曾(987-1038年)字孝先,宋晋江永宁乡(今池店清濛村)人,祖上世居泉州王厝埕,为(开闽三王)之一王审邽六世孙”书中并刊有清濛开闽王氏原祖居照片为“池店清濛王曾祖宅”。
 
   清濛村“后头王”旧居族人自古以来,每逢年过节不敬 “天公”,一年三大节“除夕、清明、七月半”不祭祀“屋主”即“地主”,这种民俗在泉州地区独一无二,无人可仿,这证明本族先祖留下的世俗,更显示清濛开闽王氏祖屋的古老和神圣。现因泉州市南迎滨大路工程扩建所需,和晋江市大规模乡村改造,动用到本族祖居。为觅根揭祖,缅怀祖宗功德,全族历经恳求,经政府同意,全族齐心协力,将祖居由原来的位置座向不变,由西向东迁移一百来米,于2012年8月17日奠基,2013年6月竣工,重建本座清濛后头“开闽王氏宗祠”。
 清朝时期又分支在本村的“塔仔脚王”、“街上王”乃为本族后裔。清末至民国时代旅居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上辈族亲,在国外续亲生传,繁衍子孙后代无可计数,早期最为突出的有菲律宾的罗曼•王彬。
 
 清濛“开闽王”家族源远流长,祖上功德显赫,繁衍至今四十余世,世代昌盛,人丁兴旺。现虽因村庄改建,祖居原住族人迁居在清濛各个角落和顺济桥南片区及泉州市区、晋江市区等地仍有100余人。
清濛开闽王氏历史传说与实事:
一、王曾宰相是清濛开闽王氏最杰出之人,“清朦”二字乃因王曾缘故而得名。
二、本族祖居自古以来,逢年过节没“敬天公”,一年三大节“除夕、清明、七月半”免“敬屋主”即“敬地主”是本族先祖留下的世俗,在泉州地区独一无二,显示清濛王氏祖居的古老和神圣。
 
三、泉州苏夫人姑庙“ 苏六娘”的石刻记载与清濛流传至今的传说相符。“六娘”生前原钱埔人,从小在清濛开闽王氏为“童养媳”后因王家切望完婚,六娘发誓不从,离开王家而后成今传说。 
四、《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记载王曾先父王克墓葬晋江二十九都太和山(后称忠仁山)今已平整改造为泉州清濛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