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对朝中诸事了如指掌,他既是旁观者,又是当事人,更是受害者
战斗结束后,石勒升坐中军帐,幸存的战俘被带至帐下,由这位胜利者决定自己的命运。这其中就包括太尉王衍。王衍,字夷甫,出身高贵,是西晋名士的代表,时年五十六岁。当石勒见到神情明秀、虽为阶下之囚却仍风姿娴雅的王夷甫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其实十几年前两人就曾经见过面,)于是两人之间展开了一次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晋朝何以衰败至此。

王衍二十多岁即已为官,历经武帝、惠帝、怀帝诸朝,曾任中领军、尚书令、中书令、司空、太尉等要职,对朝中诸事了如指掌。而对于晋末的种种祸乱,他既是旁观者,又是当事人,更是受害者,如今生死系于敌手,能有机会一吐胸中块垒倒也不错,因此王衍对石勒“具陈祸败之由”。石勒听得很投入,也很高兴,看这情形,不像战胜者在审问战俘,倒像是两位老朋友在倾心长谈。这场谈话不知不觉持续了一整天,直到日头偏西。

旁边的人都以为王衍由此必可活命,但接下来他们却听到了这样的对话王衍说,我少年时并没有当官从政的志向,只是被时势裹挟,身不由己,才到了今天的地位。朝廷大事,我一向很少参与。眼下晋室气数已尽,将军您宜抓住机遇,早日称帝石勒大怒。说阁下你少壮登朝做官做到白头,身居要职,名盖四海,如今却说什么没有从政志向、朝廷大事很少参与!败坏晋朝天下的,不是你,还能有谁?!说完,石勒便命左右将王衍拉了出去。
见此情景,其余被俘的王公们吓得够呛,纷纷自我辩白,说天下纷乱没有自己的责任。只有襄阳王司马范神色俨然。申斥他们道:今日之事诸位还有什么可说的,对这些战俘审问之后,石勒心里犯了合计,他问部将孔苌道:“我闯荡江湖多年,从来没见过王衍、司马范这等人物,你说我要不要留下他们的性命?”的确,像石勒这样从社会底层为了生存一步步打拼上来的草莽龙蛇。从来不曾交往过王衍、司马范这种社会最上层的天生贵族和文化精英,自然也就不理解他们的价值所在。
所以当孔苌说道,他们都是晋朝的王公,终究不会被我们所用时,王衍等人的命运便已注定。不过,不知是出于某种迷信的禁忌,还是因为对于文化人的敬重,石勒希望在“处理”这些人时不要流血。于是在当天夜里,王衍、司马范等被俘者被带至一堵断墙之下,士兵们从后将墙推倒,埋葬了他们。而躺在棺材里的司马越,也被剖棺焚尸、挫骨扬灰。

许多年后,偏安江南的东晋派出权臣桓温北伐中原。当桓温乘坐着高峻的楼船驶过淮泗水面时。他眺望中原,慨然叹道:“大好神州沦于胡人之手,百年城郭皆成劫灰丘墟,王夷甫诸人不能不担此罪责啊!”既然桓温也将西晋灭亡的罪名推到王衍等知识分子的头上。我们不由得要问一问,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我的答案是,他们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什么也没做。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