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丹凤朝阳:泉州名地王审邽陵赏析

2019-02-23 07:24:01来源:今日头条

打印 字号: T|T
丹凤朝阳:
 
泉州名地王审邽陵赏析
 
曾祥裕 曾海亮
 
      泉州山水美。清代著名文人李渔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泉州世称海滨邹鲁,山水钟灵毓秀,奇峰、秀水、茵绿、烟岚,将泉州这块土地装点得雄奇秀美。泉州人民有情有义,把最佳的山水奉献给那些为泉州发展做出贡献的俊杰。
 
      我在泉州考察期间,在柯俊雅朋友的陪同下考察了名穴王审邽陵。
 
      王审邽(公元858—904),字次都,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末与兄王潮,弟王审知举义军入闽。任泉州刺史十二年,俭约爱民,兴举学校,建招贤院,广纳人才,制度维新,政绩显著。官至工、兵、户部三部尚书,诏授威武军节度副使,敕封开国侯。卒谥武肃王,葬于泉州东郊凤山。唐天佑四年(907年)立“武肃王神道碑”徐寅撰文有“皇者天皇、绩者勲绩”之语,因更凤山之名为“皇绩山”。
 
      墓葬之法,首重龙脉。《玉尺经》就详细阐述了判断龙脉之盛衰的方法。王审邽陵所倚之皇绩山(凤山),乃泉郡主山清源山支脉,《旧谱》载“皇绩山发源于太圭山分羽翼而翔其下为坟(注:王审邽墓)南接皇绩山,右有甘露庄,左近棲神之祠乃清菓院(已废)别墅”,其势峰隆而左右起伏如翼。中自巅而下,奇石叠嶂,林木葱郁,传说为“丹凤朝阳穴”审邽墓即在其麓,墓南临草邦水库,现已开发为旅游区,既可垂钓,亦宜观赏。库南有南宋状元拜相梁克家坟,墓山丘起伏似卧狮,美其名曰“金狮。”坟前有五座小山起伏并列如五只老虎雄踞,四只正面朝狮,一只掉头他处,这就是泉州人俗称的“五虎朝金狮,一只呼不来”的风水传说。

      泉州人视凤山为风水宝地,在王审邽墓陵西,有新辟之“皇绩山华侨陵园”坟墓栉比鳞排,不少达官贵人和富翁死后葬于此。死后与王审邽成为邻居,也是沾沾其贵气。
 
      我与朋友柯俊雅先生步入陵园,看其规格属于将王公级别。王审邽卒谥武肃王,按唐封王墓葬规制建筑,坐北朝南偏东15度,现墓地范围长100.85 米、宽27.05米,占地面积2728平方米。坟丘为砖石结构,墓丘呈马鞍形,环砌青砖,上部封土,墓屏为粗砖砌筑,基石均为三级石须弥座。墓室保存完好。墓前尚存花岗石条石铺砌埕地三级台座,长8.03米,宽2.93米的。墓碑书“唐·武肃王王公审邽墓”。王审邽墓是泉州市保存比较完好的唐代马鞍形砖石结构的大型墓葬,对于研究唐末、五代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墓葬规制等都有很大的价值。唐天佑四年(907年)竖立的乾宁进士修职郎秘书省正徐寅撰的《武肃王神道碑铭并序》,对有关研究唐末五代泉州史和刺史王审邽治泉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
 
      1993—2004年,海内外王氏族裔捐资整修,并重建4个坪台,设58级台阶。第三墓埕建四角石亭二座,内竖墓道碑铭、重修碑记各一方。第四墓埕置石雕文官、武士各2尊,石狻猊(狮子) 、石羊各1对,石望柱1对,石碑坊一座。 保护范围:东至山沟50米,西至山沟60米,南至草邦水库北岸150米,北至山顶2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从山沟外100米,西从山沟外延伸100米。
 
       站在墓前环顾四周,的确是一个靠山面水、明堂开阔、左右有护的聚气之地。现测,墓穴为壬兼子, 左右两水交汇于辰口。
 
(作者简介: 曾祥裕, 早年从事中医工作,祖传杨公风水术,从事风水专业三十余年,兼容各家之 长,并对中医养生术有研究。现为广州杨公风水文化公司总经理。
 
      近年来曾祥裕还被马来西亚东方管理学院、澳大利亚风水学院、北京上古传承国 学院讲课嘉宾。他还 曾在北京、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等地开讲《杨公 风水和养生》以及《人居环境以及建筑风水》,著有《正宗杨公风水丛书》、《杨公古法风水研究与应用》、《杨公造命课择日法》, 并撰写300多万字的风水考察随笔和学术论文,长年开办风水培训班,招收海 内外学员近三百人;擅长运用风水和中医养生方法,为海内外不少寺院、道观 及企业、公司和个人做过风水布局和养生指导,收到满意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