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荣|伍子胥到底当了多大的“官”?
伍子胥,天下之圣人,千古之名相。
伍子胥,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当春秋的史册翻过,战国的楚简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伍子胥者,天下之圣人也。”

◆2015年3月16日伍子胥诞辰2570周年纪念活动在浙江嘉兴伍相祠举行
在一个“官本位”意识浓厚的国度里,人们往往会刨根问底:伍子胥到底当了多大的“官”呢?
伍子胥弃楚奔吴后,帮助公子光登上了吴王宝座。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他公元前514年登基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而在司马迁之前,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左传·定公四年》也有载:“伍员为行人以谋楚。”

◆这幅“周吴行人伍公员”石刻像,刻于清道光七年,为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像祠人物之一
“行人”之官,见诸《周礼·秋官》者,有“大行人”与“小行人”:“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也就是说,行人之职掌为行大宾之礼及奉诸侯之命行聘问之礼。
伍子胥的这一官职,在典籍文献中有记载,在后世也得到了体现。明登州府知府卢宁在《岭南伍氏族谱序》中说:“伍氏之系出吴行人子胥公之后。”清光绪《钱塘县志·纪制》载,今浙江杭州市“旌德祠,祀先贤陶唐处士许由、吴行人伍员”。

◆广东紫金县南山蓝塘伍子胥文化园
“行人”是“红头文件”公布的伍子胥在吴国的最高官方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内阁外交部长。在先秦典籍的记载中,一直没有见到伍子胥有其他职务。
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2008年7月,一位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2011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一部已经失传2300多年的珍贵历史著作重新面世。《系年》第十五章谓:“伍员为吴太宰,是教吴人反楚邦之诸侯,以败楚师于柏举,遂入郢。”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的原简照片
与传世文献所记伍子胥为“行人”不同,《系年》记为“太宰”。2017年第3期《管子学刊》发表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刘光学术论文《清华简<系年>所见伍子胥职官考》,对其进行了研究。

◆2017年第3期《管子学刊》
太宰之官见诸《周礼》,其所载太宰之职掌曰:“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太宰是辅佐王治理邦国各类事务,相当于后世“掌承天子,助理万机”的丞相。作者还认为,从《左传》的相关记载来看,行人多为临时差遣,而非专职。
通过对春秋时期“行人”与“太宰”职责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吴楚争霸的形势,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伍子胥入吴,所担任的职官为“太宰”。其担任太宰乃是由于其满足吴王阖闾“入郢”的政治需求;入郢之后,吴国政治重心由“谋楚”转而北上争霸,伍子胥失宠见杀,伯嚭为太宰受到重用,这与春秋时期列国太宰的职掌相符。由于入郢的需求,吴王阖闾命太宰伍子胥临时担任“行人”,联络唐、蔡,这是符合春秋时期“行人”非专官现象的。

◆著名侨领、美国三藩市华埠市长、世界伍氏宗亲总会代理事长伍璇灿获《胥山月刊》功勋奖,并为海内外各联络处颁发证书牌匾和社旗
其实,伍子胥的“太宰”官职,在后世也有雪泥鸿爪。唐苏州府掾卢恕在《楚州新修吴太宰伍相神庙记》中这样赞扬伍子胥:“今太宰之高,不啻星辰;太宰之利,不啻山谷。”
让我们继续在故纸堆中穿行。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云:“伍子胥生于楚,逃之吴。吴受而相之”,意即吴王阖闾曾拜伍子胥为相(xiàng)。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吴王夫差几次称伍子胥为“相国”。唐《伍子胥变文》则说的是,在伍子胥“灭楚归吴”后,“吴王见子胥有大人之相,遂立子胥为国大相”,后称其为“国相”。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7回说得更详细:“阖闾乃立伍员为相国,亦仿齐仲父、楚子文之意,呼为子胥而不名。”据《辞海》解释,相国为“春秋、战国时宰辅大臣的尊称。后渐成通称。”

◆这幅“伍相国像”,取自清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
不仅如此,人们还常把秦末才出现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一官名冠于伍子胥头上。2006年3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有一本书,书名就叫《圣武宰相伍子胥》,这更是人们对他的抬爱和尊崇了。
不论是“相”“相国”还是“国相”乃至“宰相”,不论是官名还是尊称,也不论当时吴国是否设此官职,以及伍子胥是否任过此职,难以考实,但我们至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为民间广为接受的尊称。后人对“行人”之职甚为陌生,他们相信以伍子胥的资望和威信一定担任过相当于“宰相”那样的职务。

◆2018年11月11日,《胥山月刊》社2018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会在广东台山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宗亲和各界友好人士约800人参加本次盛会
“伍相”还成了权威辞书的一个条目,2007年12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大词典》谓:“指伍子胥。清吴伟业《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三:‘刘郎浦口潮初长,伍相祠边月正明。’程穆衡笺:‘《荆州记》:“秭归有伍子胥庙。”’柳亚子《玉娇曲·为钝根赋》:‘若不见伍相穷途濑女逢,王孙漂母各英雄。’”
在历史的长河中,“伍相”逐渐成了伍子胥的专称。李白曰:“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白居易云:“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水浒传》第11回有“昭关伍相忧煎,曹公赤壁火连天”、鲁迅有“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的诗句,不胜枚举。

◆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明辅庙内伍子胥雕像
伍子胥作为一个代表正义的力量在现实世界中被无情地毁灭了,但在另一个世界里却以另一种形式永存,由一个并非完美的人,最终变成为一个受人景仰和祭拜的神,并且超越国界、超越仇恨地成为敌国的祭祀偶像,成为拥有民间庙宇最多的国人之一。
自春秋时期吴地首开伍子胥祭祀以来,历代相袭,到东汉时期伍子胥庙祠就已十分兴盛。南朝梁元帝曾作《祀伍相庙》诗云:“石城宁足拒,金阵讵能追。楚关开六塞,吴兵入九围。山水犹萦带,城池失是非。空余寿宫在,日暮舞灵衣。”唐代以降,伍子胥庙祠分布更为广泛,其地域范围远远超出吴地,近至安徽、浙江、江苏,远至湖北、河南、福建、广东、台湾,各地无不“立子胥之庙”。

◆伍子胥后裔在苏州伍子胥墓前
清同治《监利县志》在“县古迹图”中有“伍相祠”,在县西“大头湖”畔,即今湖北监利县伍子胥故里境内。清乾隆《江南通志·舆地》载:“伍相庙,在上元县长宁乡”,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水经注·淮水》载:“(江都)县有江水祠,俗谓之伍相庙也”,在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

◆2015年伍子胥祭祀大典
全国各地的伍相祠、伍相庙在方志和诗文中时有所见,而更多的则湮没在袅袅香火之中。
宋范仲淹《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明高启《谒伍相祠》:“地老天荒伯业空,曾于青史见遗功。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目吴门死后忠。魂压怒涛翻白浪,剑埋冤血起腥风。我来无限伤心事,尽在越山烟雨中。”
清蔡文洽《伍大夫庙》:“踏遍吹箫路,重寻伍相祠。黄金谁铸像,碧藓自侵碑。泪尽鞭尸日,魂伤抉目时。空闻《小海唱》,千载有余悲。”
江苏苏州市盘门现有伍相祠。北宋范仲淹《伍相庙》云:“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苏州盘门伍相祠内伍子胥彩绘塑像
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有伍相祠。明潘绪《咏伍相祠》云:“鸱夷浮尸事可哀,江边寂寂庙门开。洪涛怒卷三尺雪,疑是忠魂尚往来。”
浙江杭州市吴山上有伍相庙。唐常雅《题伍相庙》云:“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2011年杭州吴山伍子胥祭祀大奠
安徽含山县昭关关顶的伍相祠,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如今,祠正中安放着伍子胥左手握剑、右手持简,意为“文武双全”的塑像,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楹联:“诚然千古须眉,败楚破越强吴,照史辉煌今不减;最是一生肝胆,拜相殉国为神,过人英烈昔无多。”
伍员山,又名伍牙山、护牙山,一山跨两省,分属江苏溧阳市与安徽郎溪县。清宋《伍牙山吟伍相祠》云:“地连吴楚界,山记伍员临。草木英雄气,干戈忠孝心。梵灯摇纛影,牧笛和箫声。勿发江湖慨,鸱夷何处寻?”

◆伍员山远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嘉兴市,由“壕股塔院”“变身”而成的“伍相祠”,2010年以崭新面貌与它的主人“伍子胥”一起在南湖畔亮相。原先的观音殿改成伍相殿,殿内供奉的观音菩萨改成新塑的伍子胥立像,殿上有语出王安石《伍子胥庙记》的“维忠肆怀”四字篆体匾额。殿前的抱柱联为:“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生为相国,死作涛神。”

◆嘉兴伍相祠大殿内供奉的伍子胥彩色立像
民间的灵魂抚慰一旦得到官方的认可,就立刻上升为官方的灵魂抚慰活动。在这官方的祭祀中,更渗有一种祈求的色彩,并曲折地表现出封建时代“官本位”思想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断地给伍子胥加官进爵,使其备享哀荣。

◆伍子胥后裔齐聚苏州胥王园祭奠先祖
在伍子胥死后1380多年,唐昭宗追封“吴安王”后,伍子胥还有了“王”的头衔,成为了有口皆碑的“胥王”。吴人在伍子胥去世当年所建之祠也改为“胥王庙”。清徐崧《胥王庙》云:“谁号胥王庙,名将故国同。荒台迷水雾,老树响寒风。忠孝一生恨,英灵千载通。不知穷士泪,几许洒芦中。”
2005年,苏州重建了胥王园,分墓区、祠区、园区、园外园四个部分,规模之大、陈饰之美,均创胥王庙历史之最。进入大门,是重檐歇山的“胥王殿”。大殿正中端坐着重达18吨的伍子胥汉白玉雕像。门柱楹联曰:“申地封君,犹驰经典里;胥王茂绩,长勒口碑中。”抱柱有联:“建城兴邑,治邦相国,三吴胜概著勋业;扶目悬门,裹囊沉江,千载怒涛冠大名。”匾额为“彪炳千秋”。

◆胥王园内胥王殿中供奉的伍子胥坐像

◆尔容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伍子胥》。
作者限量签名售书,保真快递包邮。有需要者,请加李光荣微信nafa888。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