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忠嗣提前预测“安史之乱”,唐玄宗做法让自己“晚节不保”

2018-09-10 11:23:55来源:百家号

打印 字号: T|T
    历史上的唐朝名将众多,李靖、郭子仪等大家耳熟能详,有位年少成名、能征善战的将领--王忠嗣,他准确预测出“安史之乱”。奈何唐玄宗却没有采纳,最终导致处于盛世的唐朝走向衰落。
    王忠嗣的父亲是王海滨,王海滨也是一员虎将,常年镇守边关屡建战功,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作为名门之后的王忠嗣,童年却并不怎么幸福,父亲在他9岁时候就战死沙场。
王忠嗣年轻时镇守西陲
    成年后,王忠嗣被唐玄宗派往边关当差磨炼意志。在与吐蕃的一次作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处于劣势的唐朝守军萎缩而不敢出。王忠嗣年轻气盛,率领一队骑兵趁夜色、从小路潜入敌军大营,来一个直捣龙宫,杀敌数千。吐蕃见势不妙,迅速撤退。
    这一战,王忠嗣虽显鲁莽,其实是艺高人胆大,没有获胜把握是不敢轻易出战的。听闻前线捷报,唐玄宗大喜过望,下旨嘉奖王忠嗣。
    自此,王忠嗣接过了老父亲的衣钵,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做到了兼任河西、朔方、陇右等三镇节度使,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唐玄宗说:“有王忠嗣在,边境可无忧”。
王忠嗣沙场杀敌
    唐玄宗到了晚年的时候,更加迷恋武力,对领国肆意发动战争,对于朝廷内政却疏于打理,腐败逐渐在官场中盛行开来。连年征战之下,士兵乏百姓苦,国家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
    公元750年左右,王忠嗣应安禄山要求赴葛峪堡商谈军务。到达之后,王忠嗣发现安禄山正在此处修建"雄武军城",常年镇守边关的王忠嗣精通防御工事的修建,顿觉安禄山的"雄武军城"有不同寻常之处。待与安禄山交谈,安禄山要求他派兵协助修城,其实他的真正目的是吞并王忠嗣的军队。感觉不妙的王忠嗣,没有当面回绝安禄山。
    回来后,王忠嗣立即拟奏折,上书唐玄宗,“安禄山广招人马、建雄武军城,有图谋叛乱之举”。唐玄宗一手提拔安禄山,非常信任此人,并没有将王忠嗣的话放在心上。
唐玄宗李隆基
    安禄山及其党羽知道王忠嗣举报他的事后,编造理由陷害王忠嗣,唐玄宗信了谗言,将他发往汉阳任太守。远离朝堂,郁郁寡欢的王忠嗣最终不到50岁死于汉阳
    任封疆大吏多年的安禄山,苦心经营之下,已经兵多将广,城墙坚固,自觉时机已经成熟。公元755年,安禄山联合同罗、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起兵造反。最严重的时候,安禄山攻破长安,唐玄宗逃到成都避祸。虽然最后安禄山兵败被杀,安史之乱以唐玄宗成功镇压而告终。但事后,唐玄宗退位,晚年郁郁寡欢而终。
安史之乱唐皇宫被屠
    如果当年的唐玄宗耳清目明,能听得进去王忠嗣的话,早点堤防安禄山,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创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就不会在晚年遭受“安史之乱”之苦,也能落得一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