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莆田古村|两朝“进士村”,诉说悠悠时光

2018-09-09 13:56:41来源:百家号

打印 字号: T|T
   一座传统的古村落,隐居在城市一角,鳞次成片的屋檐,绵延在蓝天白云之下,见证着那些悠悠岁月里的历史故事。
    东阳村位于拱辰街道东面,清时期出了十一名进士,二十多位举人,科甲联芳,三世五进士,写下科举辉煌成就。今存御史第、司马第、鲁斋居舍等众多明清古建筑群,透过它们依然能够看到曾经的辉煌痕迹。
    一条蜿蜒曲折的河环绕东阳村,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串起一座座满载历史韵味的传统古民居。置身其中,仿佛一个古老未醒的梦缠绕在心中。
    推开御史第厚重的大门,一股宏大壮观的气息迎面而来。整个御史第布局错落有致,柱子和横梁雕着龙凤和花鸟鱼虫,尽管历经了百年沧桑,至今仍栩栩如生。据了解,御史第是清朝嘉庆年间进士陈云章的宅邸,其先祖陈道潜是明永乐年间进士,曾担任广东道、江西道监察御史,所以陈云章在修建这所大宅时取名御史第。
    目前,东阳村仍有15处完好保存下来的明清古民居,在科举时代东阳村人才辈出,在外为官几十年后,荣归故里建起大宅。司马第也是一座典型的五进间古建筑,由陈道潜后代、明代进士陈应元所建。鲁斋居舍则是由清代举人陈乔龄、陈椿龄兄弟共同建造,经历了世世代代的风风雨雨,但仍保存完整。
    一座明代旧学堂里留下来的《庭训》,刻在石上、嵌入墙内,走笔洒脱自如,道出了东阳村之所以扬名的秘诀。在古代,庭训和家训相同,都是祖辈留给儿孙为人处世的宝贵遗产。
    东阳村最后一名进士陈池养,于道光元年(1821年)回乡为父奔丧,从此不再出仕。道光七年(1828年),莆田镇海堤毁决,陈池养主持修堤重任,成为莆田水利功臣。
    淇水环绕,历史悠悠。东进村荣登省级传统村落,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是地方独特的精神文化传承。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