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古村|两朝“进士村”,诉说悠悠时光
一座传统的古村落,隐居在城市一角,鳞次成片的屋檐,绵延在蓝天白云之下,见证着那些悠悠岁月里的历史故事。

东阳村位于拱辰街道东面,清时期出了十一名进士,二十多位举人,科甲联芳,三世五进士,写下科举辉煌成就。今存御史第、司马第、鲁斋居舍等众多明清古建筑群,透过它们依然能够看到曾经的辉煌痕迹。

一条蜿蜒曲折的河环绕东阳村,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串起一座座满载历史韵味的传统古民居。置身其中,仿佛一个古老未醒的梦缠绕在心中。

推开御史第厚重的大门,一股宏大壮观的气息迎面而来。整个御史第布局错落有致,柱子和横梁雕着龙凤和花鸟鱼虫,尽管历经了百年沧桑,至今仍栩栩如生。据了解,御史第是清朝嘉庆年间进士陈云章的宅邸,其先祖陈道潜是明永乐年间进士,曾担任广东道、江西道监察御史,所以陈云章在修建这所大宅时取名御史第。

目前,东阳村仍有15处完好保存下来的明清古民居,在科举时代东阳村人才辈出,在外为官几十年后,荣归故里建起大宅。司马第也是一座典型的五进间古建筑,由陈道潜后代、明代进士陈应元所建。鲁斋居舍则是由清代举人陈乔龄、陈椿龄兄弟共同建造,经历了世世代代的风风雨雨,但仍保存完整。

一座明代旧学堂里留下来的《庭训》,刻在石上、嵌入墙内,走笔洒脱自如,道出了东阳村之所以扬名的秘诀。在古代,庭训和家训相同,都是祖辈留给儿孙为人处世的宝贵遗产。

东阳村最后一名进士陈池养,于道光元年(1821年)回乡为父奔丧,从此不再出仕。道光七年(1828年),莆田镇海堤毁决,陈池养主持修堤重任,成为莆田水利功臣。

淇水环绕,历史悠悠。东进村荣登省级传统村落,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是地方独特的精神文化传承。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