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百张笑脸”专访:王学钊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40年奋进求索,四川各行各业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统产业与新兴行业交相辉映,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砥砺前行,四川涌现出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浓墨重彩书写出属于四川的骄傲。
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度展示四川改革历程、发展新貌,由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新浪四川主办的四川“百张笑脸”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活动正式启动。
他们是亲历者,他们是见证者,他们是受益者,他们的故事,是40年历史光阴中精彩而平凡的一段段剪影。我们将透过百人百事的独家视角,带大家走近这些了不起的人物,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改革开放新时代,卫生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批经验丰富的“赤脚医生”在村里开起诊所,乡村的田野间便有了乡村医生,他们在基层卫生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凉山州冕宁县宏模镇优胜村卫生站二室兼孜家村卫生站一室医生 执业医师 王学钊
王学钊曾获得中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变化,王学钊说:“在我们小的时候,吃肉要有肉票,买粮食要有粮票,穿衣服要有布票。现在家家户户不愁吃不愁穿,种地不交公粮国家还倒给补贴。过去乡亲们生病了就自己吃点草药,现在每个村都建立了卫生站,都配备了乡村医生,都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立了家庭医生。现在不仅打预防针不收费,就连吃药还按照比例报销。大家住得好穿得暖,日子越来越好。”
王学钊,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宏模镇优胜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出身正骨世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结合祖传的“王黑虎绝技”融入现代的医学,在村子里治病救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最珍贵的回忆就是我的爷爷把祖传的正骨接骨的绝技传给了我,教育我要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党,用这门手艺来造福父老乡亲们。”王学钊始终不忘初心,不忘乡亲们的恩情,在给老乡看病的时候,坚持能免则免的收费原则,在他的卫生站里,做B超检查、X光检查和查血、查便一体化操作完成只收10块钱,让乡亲们能够及时做检查减少经济负担。王学钊所在的卫生站也被中科院确定为“全民试点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定点医院。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王学钊和乡亲们一起过上了由苦到甜的好日子。谈及对未来的期许,王学钊说他的心愿就是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