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彪:钻研实践是为了植树增绿
“多植树,多增绿。”王怀彪参加工作30多年,一直认准这个理。他说,人与自然要和谐,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王怀彪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工作站站长,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林业战线。他经手的绿化项目有40多项,林业重点工程有50多项。
榆阳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林业工作代表着全市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榆阳区仅残存1.9万亩以沙柳、臭柏为主的天然林,人工林发展几乎为零,导致沙进人退。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及近年来全市开展的“三年植绿”和五年生态大提升,目前,全区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80.2万亩,生态环境状况显著改善。
榆阳区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都有王怀彪参与的身影。他主持完成了全区“三北”防护林体系二、三、四期工程规划,榆阳区第一、二期承包治沙规划,毛乌素沙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示范区工程一、二期规划设计,榆阳区“十二五”“十三五”林业规划,退耕还林工程,杏产业基地建设,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三年植绿大行动”等林业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他参加的“固沙林营造综合技术推广项目”“榆林风沙区立地条件类型及适地适树造林技术推广”曾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他主持开展的“黄土高原节水抗旱植被恢复与优化配置模式示范推广项目”榆阳区部分于2012年获陕西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近年来,王怀彪还主持、参与设计实施市区共建绿化项目40余项,全区大扁杏基地建设、樟子松基地建设、长柄扁桃基地建设、能源企业绿化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50多项。他推动建成的五十里沙臭柏自然保护区和马尔讨圪崂长柄扁桃自然保护区,填补了区内自然保护区的空白。带领职工每年完成苗木产地检疫500多万株,调运检疫1500多次,病虫害防治20多万亩。
作为基层林业工作者,王怀彪致力于林业实用技术在造林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他每年下乡200多天,长年在生产一线调研、指导,赢得了乡村干部、林农群众的好评和信任。他指导建成大扁杏基地13万亩,每年可为农户创造收益2000多万元,2012年获得陕西省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为了解决杏树晚霜冻害难题,他主持开展了“榆林市仁用杏晚霜冻害防治试验研究”课题,获榆林市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他编制出版了《榆林市仁用杏栽培与管理技术手册》,总结出每月杏园管理要点,适时引进大扁杏抗寒品种“围选一号”和李、杏鲜食品种,建成牛家梁林场和大墩山两处优质种质资源圃,为全市百万亩“两杏”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2011年参与承办榆阳首届杏树红叶文化节,首开榆阳林业生态旅游文化先河。2012年以来,他参与承办杏树文化系列活动之“杏花飘香、魅力榆阳”文化周活动,使榆阳杏花景观声名远播。
勤钻研、敢实践,这是领导、同事对王怀彪的评价。走上领导岗位后,王怀彪以行动做表率,带动了下属同事努力工作。从区到市再到省,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获得省、市、区各级荣誉30多项。他所带领的团队于2012年被授予“全国林业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