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王氏名乡望族---南安金坑(原创八)

第九篇 外迁分支
c 金坑自始祖王默开基以来,历经七百余载,其子孙遍布金坑地区六个村,由于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金坑各支派不断外迁。南安本市的有:霞美长福、柳城露江霞寮、柳城三保石蛇、东田汤井、水头林前、水头西行、霞美新罗;石狮祥芝五福鸿山;晋江莲屿高霞、清濛、草田尾;以及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来、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还有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达十万余人之多。据现有材料简介如下: 石狮伍堡
伍堡雅称五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五福王氏一世祖先元尧公(1284—1325)原开闽三王审邽公第十八世裔,宗延彬公。元代大德至延佑年间,从南安金坑东迁徙居伍堡境内,世代繁衍生息,先后分支顶下三房与后三房。祖先荜路蓝缕,矢志奋扬,奕世延绵,家声远播,成为晋邑海疆望族,现蕃衍至二十五世。王氏主要居住在伍堡自然村,还分衍洪厝、草柄、前头、山前、祥芝、下浦赤沙以及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孙枝近二万众。
伍堡村名的由来无证可查,但史记及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一,《西山杂志》最早记载,相传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有伍氏渔民垒石搭蓬居住于此,故称:“伍堡”。后来,伍氏迁往外地,林、王等氏相继迁入。其二,明末郑成功部将王默、薛祖武在滨海之处设立5座堡壘、派兵卒守,以接应蚶江、乌龟屿的守军,故称“五堡”、“伍堡”。其三,伍堡村落很早就分为井兜、引西、塘后、大厝、西墩五个角落,故合称为“伍堡”。《西山杂志》作者蔡永兼感叹道:“故为伍堡者,忠义之堡也。”伍堡一名,清代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也有记载。
伍堡王氏传至第四世,有井兜境族人迁徙洪厝村,成为洪厝村王氏开基祖先。至今,该村王氏人口已近千人。明代中期,伍堡村人口有较快发展,天启元年(1621年),少数男丁随军入台拓田垦荒,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实行“迁界”政策,一批民众外迁。道光年间至民国时期,不少人前往东南亚各国谋生。百年前(王氏第十六~十七世)井兜境东厝房、引西境等有部份人口迁居霞浦县长春镇赤沙一带,至今王氏人口1000余人。据2015年《石狮统计年鉴》官方数字显示,至2014年末,伍堡、西墩、洪厝3个行政村总户数2887户,常住人口为11003人。其中伍堡村1817户,人口6950人,(王氏约占90%)西墩村663户,人口2462人(王氏约占65%),洪厝村407户,人口1591人(王氏约占65%)。信仰佛教、道教,只有许氏信仰基督教。
※五福王氏讳字排行录
里文卿侯修齐治 平日望时钟天廷
伯仲叔季诗书题 名金榜喜光祖德
显扬立其荣 兆祥帷孝友
锡克笃忠贞 钦汝子若孙
先绪永丕承
※人物传略
王廷珪(1655——1699年),祖籍伍堡村引西境,迁徙蚶江镇前头自然村。记族谱记载,王廷珪乃王忠贵之次子,少时从军,作战骁勇,身先士卒,屡建奇功,深得施琅将军赞赏及提拔,因随施琅将军平台战功显赫,受封左都督之职。
王书泉,祖籍伍堡村塘后境,1938年出生于新加坡,系华裔,已故,生前曾任新加坡外交部秘书、次长、部长之职。
王振业(1936—2012)伍堡村井兜境人,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副主任,获教授职称和国家特别津贴,以及北京市先进新闻工作者、校优秀教师和多项学术著作奖。著有多种新闻教材及学术专著,曾应邀赴日本大学讲学,赴台湾参与“两岸三地”新闻研讨活动。
王天良,伍堡引西境人,1931年10月生,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主任、研究所直属党委副书记、研究所拉丁美洲联合党支部委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会员等。
王重振,伍堡塘后境人,1980年生,199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200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法国国家科学院,现为某单位医学教授。
王重乐,伍堡塘后境人,1982年生,2000年就读于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某单位高级工程师。
王 弘,伍堡井兜境人,(女)1964年出生于北京,1969—1974年回故乡就读于福民小学,1975年返回青海就读于西宁第十四中学,1984年毕业于陕西大学历史系本科。1988年留学美国,先后获俄亥俄大学国际关系、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国际金融两个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美国摩根—大通银行。2004年回国,现任北京某单位高级管理。
王 弢,伍堡井兜境人,1970年出生于青海西宁。1977—1992年,先后就读北京劲松第一小学、北京日坛中学。199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桥梁系本科,获学士学位,当年任职于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0年自费赴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留学,攻读工程电脑,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应原工作单位召唤回国,现任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持承接国内、国际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王小波,伍堡塘后境人,1965年生,大学本科生,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现旅居美国。
王铭锋,伍堡引西境人,1946年生,大学本科毕业后长期任职于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高级工程师。
王凌怡,伍堡引西境人,(女)大学本科毕业后,任职于泉州市园林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王荣涛,伍堡引西境人,北京大科本科生,攻读研究生,现在杰普公司任职,高级工程师。
王水坤,伍堡塘后境人,1948出生,196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1978年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陆军学校学习,毕业后调任部队炮兵营任副教导员。1982年元月转业。
1982年转入地方安排晋江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86年地改市为泉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历任干事、副科级检查员、科长、委员、常委等职务。1997年2月参加福建省委党校中青班培训,同年7月被任命为惠安县委副书记。1998年兼任县纪律检查委员书记。1990年任期届满后调入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作用,曾任泉州市开闽三王文保会会长,为开闽三王文化学术研究及王氏宗亲的沟通联系、交流合作做出有益的贡献。
王书慈,伍堡塘后境人,1934年生,曾任长江航运局工程处处长。
王金沙,伍堡西墩境人,1947年生,曾任石狮市灵秀镇党委书记、石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退休后,仍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继续发挥余热。尤其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王氏的团结奋进更为关心,为首发起并主持兴建了五福五氏大宗祠,为实现五福五氏数百年的建祠愿景而呕心沥血,不辞劳累,无私奉献,深受乡人的敬重和赞誉。
王传富,伍堡引西境人,1943年生,曾任晋江地区交通局副局长。
王清源,伍堡引西境人,1955年生, 2007年旅居香港,现任福建清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泉州国际商会副会长,石狮市侨联副主席,鸿山镇侨联主席,石狮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等职。十多年来,据统计捐赠公益项目30个,捐赠总金额达670万元。
王金块,伍堡西墩境人,1955年出生。1988年成立新豪特种油有限公司。1994年在西墩工业区创建石狮市泽润润滑油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
十多年来捐资数十万元支持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2014年,创建“石狮市第五中学教育促进会”,现任该会创会会长。他不但是兴建五福王氏宗祠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而且慷慨乐捐30万元。2006年被推选为西墩行政村村主任,2009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王东红,伍堡村井兜境人,1967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2003年创办“当代控股集团”,任集团总裁。现在是政协厦门市委员会委员、厦门市石狮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厦门大学当代复文文化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中国画学会理事。
王和平,伍堡村塘后境人,1965年生,1988年往日本深造历练, 1992年回国后着手创办实体企业, 2005年移居澳门,先后创办了“福建省晋江市力宝化工原料贸易有限公司”、“泉州力嘉投资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力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自任公司董事长。2012年倡导成立“石狮市五鸿教育促进会”,为首届理事会会长。
王海棉,洪厝村人,1931年出生于菲律宾,大学毕业后留美深造,荣获博士学位及高级会计师职称。返菲后任马科斯政府议员。1986年3月间,阿基诺总统执政时,被任命为菲律宾农业部副部长兼国家粮食署署长。
王传熊,1931年出生于伍堡村引西境,1946年随母往菲律宾承接父业,先后创办了进出口贸易,在美、日、加拿大等国和台湾都有贸易和船舶海运业务,并在马尼拉开设1幢9层的大酒楼,拥有雄厚资产。带头捐资创建“伍鸿侨中”校舍,捐资兴建“福民中心小学”新校舍等公益事业。
王健忠,伍堡大厝境人,1930年出生,1947年随父往菲谋生,经营果杂食品加工业,致力菲华社会进步活动,积极联络侨亲,敦睦乡谊,曾于1978—1986年间,两次参与组团来京参观、访问,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王先生曾是菲华洪门进步党(致公党)的负责人,历任菲华新联公会副理事长、旅菲五福鸿山同乡会理事长。
王和声,伍堡村引西境人,早年往台湾台北市定居。系河洛民俗作家,哲学博士,获菲律宾远东大学教授荣誉学位。50年代出版《闽南采风录》,60年代出版《月是故乡明》、中篇小说《小白兔》、《画布补情天》等,90年代撰写80万字的《人生八十我见我闻》长篇小说集。
(伍堡供稿)
南安东田汤井
汤井村名,沿用“汤下井温泉”命名,外逶清秀,内拥平川形成幽谷,古時亦雅称汤谷。系金坑乡和埔村分支而来,座落南同公路东田镇东侧4公里处,后桥水库西侧畔,面积1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左右人,分七个自然村,即:格子、顶堂、秀质、厦堂、上田洋、下田洋、祠堂边,百年古厝有列尧故居,民国安溪县长王岫松故居,祖先古墓九座,其中包括,明通判一世祖,清威武将军。还有部分迁徒浙江温州及台湾地区宗亲。龙脈发于南同交界最高点芹山,沿伸东南支脈,逶迤起伏,经八峰竞秀,桂山叠峦,穿帐过峡,聚秀结穴于湖美山下,朝堂发烟山麓,印石置于家庙案山,旗鼓罗列,水绕群山,环抱有情,龟蛇灵星把于水口,乡里蜚声科甲及第,有诗为证:“山山绿树满山荫,百鸟湖山争咏吟,居喜有山併有水,乐乎远朋相访寻,云山连接风光美,水绕槐庭渊源深。山川佳景观不尽,山明水秀被山迷。”
名山秀水,孕育着诸多人文荟萃,开族至今五百余载,仅明清二朝,科第甲秀,一解元二进士。明代中宪大夫王云阳,历任陕西延安府通;清朝王進功,福建陸路提督军门;康熙十九年(1680)庚申科武举王中平,提标右营把总,诰赠武德将军,随陸路提督王公带兵赴台征讨有功,雍正十年(1732)勅授威武将军。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乙未(1714年)连捷解元进士王中璜,历任广东万州营副总府,赠昭武大夫,并巡抚福建省等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民国中期,闽省政府咨议员南安县参议,安溪县长王岫松,目睹官场腐败,拂袖投身教育界,就任泉州晦鸣中学(现泉州七中)校长,成为教育界杰出先辈。
※汤井王氏家庙
汤井王氏家庙位于东田镇汤井村乡里中心,始建于清朝鼎盛年间,坐艮向坤兼寅申三开间佈局,青瓦顶燕尾脊,置有龙允,门额“王氏家庙”金光闪闪、竹节圆窗、雕樑画栋、趖筒戴斗,登石阶步入家庙大门,映目对联:太原衍派家声远,开闽传芳世泽长。源溯金豪,春秋爼豆光先绪。基开汤谷,文武衣冠裕后昆。用以告诉人们,我们来自于金坑豪铺,无限景仰自已的祖先,开基繁衍汤井,人材辈出于子孙后代。登堂入室,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左右置有巷门,深井双侧举头佈局。原建筑因年代荒远,濒于坍塌,于2007年,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由村两委的牵头,组织宗贤族俊,前往金坑和铺村参加迎祖盛会,途中顺议修祠事宜,得到众人一致响应,当场成立重建筹备组,发动王氏村民自愿出资出力,历经前后三年时间,组织资金将近75万元,工程完成全部开支72万元,余款留作为奖学启动资金,取得全镇公认品学兼优之学生最多,寄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来光宗耀祖,为王氏门第争光。
家庙重建晋主后,正厅龛上安着御赐聖旨牌,双侧忠廉孝节,龛内供奉华夏共祖黄帝,王氏始祖子乔公,八闽人祖三王公,及开基四都金坑和铺汤井,历代宗祖,官宦名贤,智勇乡烈神主,四周掛着,福建陸路提督军门。武魁,解元进士,威武将军,安溪县长等大匾额,及诸宗亲道贺石匾金光闪闪,每逢春冬二祭,全村欢聚一堂,共同瞻仰,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共议汤井的发展未来,也为下辈上乡土教育一课。和谐气氛浓浓坚信汤井的明天,将更加繁荣昌盛。家庙主要对联:“汤谷有源天地老,槐堂长丽祖宗灵” 、“八闽雄镇首开藩,三王传声优考绩 ”、“汤浩周书万年雅花,井田学校百代芳规” 、“府尹举乡贤儒宗成博士,品望千秋赫奕 ;户候钦葬祭节孝特祠宫,功名万古昭彰 ”、“政绩著延安,二千石鸿猷丕展;家声奕垂翼,数十传鹏副联翩 ”、“甲躍金门,膺扬早跨鳌占;音宣水铎,仕裕先重学优”。
※案山“印斗石”
汤井王氏家庙始建之時,对面案山曾有四方似印石一块如同官印置于祠前,山家曾预言,印石置于案山,后辈子孙官登翰林,果然乡里曾有一解元二進士之人物记载。但由于初解放农村急需水利改造,创建古井埌水库,无知开始动用该石,迩后又遭文革的三封四旧影响,该石又遭开采破坏,致使消沉没于土底,于二0一五年在常年理事主持下,经祖先灵前,筊卜允准即于对面案山人工恢复印石,也算为王氏家庙再增设一景观,预计将于年底完成该工程。
※汤谷宫
供奉四王府中柯大人,据传祖先立族不久,在乡里顶端蔗后格,倘且荒无人烟,仅有一条行人小道,每逢晚间总是金光闪闪,后来数人怀着好奇心理前往探视,竟是油茶树上留着一个香火袋,仅注明柯大人香火,围绕着一群火萤团团飞转,当地乩童跳神要迎回奉待,因此迎回汤谷宫统称“四王府”。宫坐鲤鱼迎水。灵佑庇全境平安,捉妖除怪。
※水龙宫记
水龙宫四王府供奉着金大人,据传金大人精通地理,其時刚从金坑豪埔迁来汤井,人丁稀少,田地奇缺,因此必需向邻乡林氏租田耕作,交纳赋税田租。因此祖祠形如圆碗,从东北方邻乡放龙脉伸手夺食,后来金大人亲择地建宫镇之,截断伸来之手,从此改变了乡里外债的负担,並随着人丁增添而别姓外迁,购买其留下田地,形成现在广扩地土。
※汤井温泉遗址
始祖肇基汤井之初,发现曾有温泉一口,即明英宗(1469)年间,共时水温甚烫,据代代传说,宰猪屠牛,不须家中烧水,经过温泉泡烫即可,尽去毫毛,烹任别有一番风味。身躯骚痒,加此冷水泡浸即可痊癒,因古时生疥疮的人很多,可能是温泉中含硫磺的作用罢了,据县誌记载,清康熙十年(1671年)南安曾发生一次地震的约模七级以上,根据考古,其时地震中心,应在汤井潭内宣化这一带,现时此地域可采大量绿腊石,係硫磺化含物,本人曾听上一辈老人经常念叨着土牛翻身,来形容现在地震,因此,温泉失去恒温,但天大旱時,泉水仍然潺潺不断,不论严寒酷暑,温度保持22℃,而且水质检测良好,据闽东地质探测公司到实地观察分析,如有资金开发,此温泉倘可开发利用,于2001年,国家地震监测部门的在遗地处建立地震监测点。
※古瓷窑遗址
汤井拥有三处古瓷窑遗址:碗窑鹄、碗匣山、宫口埔。碗窑鹄已被村民建宅利用;碗匣山倘有堆存产品遗物;宫口埔遗址据原东田文化站长陈奕执同志多次带领专家考证,遗留瓷片堪称上等,可与江西景德镇产品并列齐名;二00八年泉州考古人士刘志诚亲临鉴定,该窑为宋代马蹄窑规格最明显标志。
(汤井王有培供稿 )
晋江草田尾
草田尾自然村隶属晋江市梅岭街道双沟社区,位于晋江通往泉州的必经之路,地处风光秀丽的晋江南岸、九十九溪晋阳湖畔。草田尾村容村貌整洁,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世纪大道与泉安中路横贯社区,为社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环境,社区前临江滨公园,后临九十九溪及晋江市生态公园。
草田尾王姓最早由南安金坑石蛇(石泉)搬迁到岩浦西山村居住,后又搬迁至晋江池店居住,因农业生产及生活不便,最后又从池店村搬迁至没人耕作草地开垦定居,取名叫草田尾村。经历一百二十多年,如今草田尾村已有海内外侨胞兄弟人口一千五百人左右,已发展为王姓草田尾自然村庄。
据金坑总族谱记载,分别于南安金坑石泉村第十世怀宇公的曾孙十三世宗玄公和第十七世燕针公(草田美王合兴)迁到草田美。先后经历二次迁徙:
第一次迁居。金坑第十世怀宇公的曾孙十三世宗玄公,迁到南安丰洲岩浦西山村,后生两子,长子磷、次子凤。长子传磷称居福州。次子凤从岩浦西山村移到池店居住,因相中九九溪旁的好风水和宜居环境,于公元1878年从池店村全部搬迁,定居于没人耕作的草地,故取名草田美村,也叫田美村。
第二次迁居。金坑第十七世燕针公,于公元1900年携三个儿子由金坑石泉迁至草田美,长子奕瓶,次子奕炕,三子奕灿。
1993年,在马来西亚华侨王文谈先生牵头和众乡亲捐资下,兴建了草田尾祖厝、庙宇,祠奉境主公、关帝爷、观世音、佛祖,保佑全体善男信女岁岁平安,风调雨顺。 2010年,晋江市政府拆迁改建,重新规划创建田美中片区湖景花园。2013年8月,老人协会和村骨干发动捐资自建灯光球场,以便子孙后代今后有一个体育运动场所,为了使小区有一个长远文体活动机构,还成立湖景花园篮球文体活动协会,促进小区各项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草田尾紧跟形势,以发展经济为大任,大力兴办起一些生产加工型企业,并拥有多家规模企业,对促进社区居民的就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草田尾邻近晋江国际荣誉酒店及宝龙酒店两个五星级酒店,生活娱乐设施便利,为社区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
草田美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历代乡贤名人颇多。
王奕灿是金坑第十八世,经艰辛创业终成就闽南巨商“王合兴”商行,在《闽南侨批史话》《鲤城文史资料》均有记载。乐善好施,捐建池店中心小学,建造金坑石泉祠堂等,在晋江一带流传的一句佳话:“娶媳妇无钱去找灿伯讨淡薄”,彰显“王合兴”胸怀祖国奉献社会的崇高品德。”“王合兴”祖厝是一座百年历史,气势恢宏的闽南如今依然座落于九九溪晋阳湖畔占地四亩多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彰显我们金坑世代,人才辈出地位显赫,王氏望族气势。
王文淡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金坑第廿一世,旅居马来西亚经商,任东南亚华人王氏会馆主席先后为田美村捐建变压器供电工程、自来水塔、田美胜境宫、田美幼儿园。他和王文树并于2005年翻建金坑石泉祠堂等,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作出的贡献。
王守已金坑第廿一世,中国少林武术的真传弟子,师拜少林妙月大师,其铁砂掌和轻功在闽南一带名闻遐尔,继承少林寺秘传精华书集,发扬了金坑崇文尚武之优良传统,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了贡献。
草田美村自公元1878年肇基以来,代代勤劳奋进,继承金坑祖家崇文尚武、尊贤敬士,爱拼敢赢、感恩奉献的优良传统。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有心系聚梓奉献社会的爱国富商,中国名牌大学的学子,勤政为民的国家干部,投身于王氏宗族建设与振兴的贤达之士等等。2016年秋,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赠献墨宝《龙行天下》,彰显草田美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草田尾王伏龙 供稿)
南安榕桥石蛇
榕桥石蛇位于南安市柳城街道三保村石蛇自然村,系开基祖近松肇基发祥之处,距今400多年。据族谱记载:明万历庚戍年(公元1610年),近松偕子次溪移居南邑卅都榕板桥之北,土名东郭乡,营宅置田而居,因不忘祖籍金坑石蛇,居地仍取名石蛇。
石蛇乃风水宝地。北面石鼓山毓秀,南边榕溪水钟灵;左侧云台山高峻,右边前方觉海景峥嵘。始祖近松高瞻远瞩。辟新居以芳传一域,兴陇亩而派衍千秋。勤朴睿智,俊德贤明。肇基石蛇历艰辛,枝茂叶荣;开辟桑梓呕心血,瓜瓞远赓。
※重建祖宇
祖宇历四百年沧桑,期间几番重修。然年远代湮,古墙已成断壁;风侵雨蚀,旧屋行将坠倾。由是倡建祖宇,贤裔齐声;群策群力,机构遂成。尊祖敬宗,地不分南北;感恩怀德,人无论富穷。历尽艰辛奉孝心,慷慨捐资献忠诚。祖宇重建工程于公元2014年4月12日奠基,同年11月22日竣工落成。
重建后祖宇比原址向前并扩大,地基提升,屋架加高,而方位坐向不变。整个工程,包括前埕、后间及戏台,计投资 102万元,占地 612平方,建筑面积412平方。重建祖宇为砖石混合结构,富丽堂皇,巍峨屹立,肃穆庄严。祖宇内列牌龛,悬联匾,是人文荟萃之象;前观觉海,后枕云台,怀抱碧野,座向吉利,乃光前裕后之徵。祖宇主要对联有:“堂依石鼓发祥脉,门眺五峰迎瑞光 ”;“孝悌传家绳祖武,诗书继世翼孙谋”;“石乃山梁顶天地,蛇为龙属腾宇寰”;“名沿石蛇以勿忘故梓,望溯固始当长怀先贤”;“石筑祥基奕世簪缨振,蛇蟠福地千秋俎豆馨”。
※祭祖祭文
维公元二0一四年农历十月初六日,岁在甲午,时逢孟冬,祥光凝瑞,金桔飘香。榕桥石蛇王氏宗亲,隆重举行祖宇重建落成祭祖仪式。虔奉醴果,恭列帛牲,拈香跪拜,敬献悃诚,共祭我石蛇祖宇列祖列宗神主之前曰:
石鼓山巍,榕溪水长;礼仪肃穆,钟鼓齐响。
石蛇古地,王氏立姓;太原衍派,脉传一方。
始祖近松,俊德贤良;肇基石蛇,千古流芳。
褴褛筚路,开辟梓桑;椒聊繁衍,维继纲常。
惜哉祖宇,历尽沧桑;风侵雨蚀,屋塌址荒。
重建祖业,贤裔齐倡;光宗耀祖,奋发图强。
含辛茹苦,合力承当;孝心涌动,众志昂藏。
群策群力,慷慨解囊;尽心尽责,旧宇重光。
钟灵毓秀,气宇轩昂;流光焕彩,堂构辉煌。
帛牲礼备,俎豆馨香;慎终追远,盛德昭彰。
时逢盛世,百业荣昌;溯本追源,大道康庄。
后昆蔚起,贤俊名扬;箕裘克绍,龙舞凤翔。
宏图大展,骏业腾骧;继往开来,再谱新章。
馨香上荐,祭礼大成;神其来兮,伏维尚飨!
(撰文:王国钧 宣读:王建东)
※人才济济始祖近松,俊德贤良;肇基石蛇,千古流芳。
褴褛筚路,开辟梓桑;椒聊繁衍,维继纲常。
惜哉祖宇,历尽沧桑;风侵雨蚀,屋塌址荒。
重建祖业,贤裔齐倡;光宗耀祖,奋发图强。
含辛茹苦,合力承当;孝心涌动,众志昂藏。
群策群力,慷慨解囊;尽心尽责,旧宇重光。
钟灵毓秀,气宇轩昂;流光焕彩,堂构辉煌。
帛牲礼备,俎豆馨香;慎终追远,盛德昭彰。
时逢盛世,百业荣昌;溯本追源,大道康庄。
后昆蔚起,贤俊名扬;箕裘克绍,龙舞凤翔。
宏图大展,骏业腾骧;继往开来,再谱新章。
馨香上荐,祭礼大成;神其来兮,伏维尚飨!
(撰文:王国钧 宣读:王建东)
自近松公肇基榕桥石蛇,至今已延绵四百余年。椒聊繁衍,瓜瓞远赓。远者迁涉美国、加拿大、印尼、新加坡、马来亚等国,近者移居上海、杭州、福清、建宁、陇海等地。总人口约1000余人,本地482人。石蛇山清水秀,毓秀钟灵,人才辈出。有连任三届的“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有美国、加拿大访问学者,有精算师、注冊会计师、高级经济师,有科局级领导干部,有教授、作家、诗人、医师、行长、教师、企业家,有博士、硕士、学士等,人才济济,不胜枚举。
◎清代举人王靖
王靖,南安榕桥石蛇人,字紫荆,祖籍清嘉庆五年庚申恩科举人,授南靖教谕,生性刚直,学问优长,尤尚义气。为维护榕桥乡民利益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同治初年,榕桥各乡人士鸠资立祠祀之。“王靖祠”建于三堡拜埔山旁,人称“王老爹”,“文革”被毁。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王建东
王建东,1938年生,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江大学)校务委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三届)、省委常委、浙农大主委,浙江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有专著《实用电工学》及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业余喜爱古典诗文、楹联,为杭州西湖诗社、新时代诗社、老干部诗词协会成员,著有《之江唱晚》等诗联集。
◎高级工程师王鼎平
王鼎平,1938年生,石家庄大学毕业。入伍后长期在军工企业工作,高级工程师。
◎诗赋作家王国钧
王国钧,1948年生,泉州师院毕业。历任南安市纪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码头镇党委副书记,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市委党校副校长、主任科员等职。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南安市诗词学会会长。个人专著:《觉海诗钞》、《觉海文集》、《觉海诗帆》、《南安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李贽》,主编《李贽与南安》、《榕桥史话》、《清韵》、《成功颂》、《“李贽与海丝文化”论文集》等书。
◎散文作家王忠智
王忠智,1957年生,先后就读于福建商校、厦门大学,晋江斯兰集团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泉州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绿竹巷之恋》、《聆听白云》、《独坐秋山》等作品。
◎美加访问学者王晓华
王晓华,研究生学历,浙江大学教育学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浙江儒学学会副秘书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
◎金融博士王亚明
王亚明,研究生学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金融学博士,精算师、高级经济分析师,定居美国弗吉里亚州,在某金融机构从事研究工作。
◎北美注册会计师孙琤
孙琤,研究生学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会计学硕士,北美注册会计师,定居美国,在美国某事务所工作。
(榕桥石蛇王国钧 供稿)
主编:王国钧 副主编:王家利(未完待续)
(编者声明: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私自引用、刊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
最新排行
- · 泉州南安市柳城王氏通讯第3期
- · 王国钧·最新版中华王氏赋
- · 謁开闽三王祠
- · 五里埔王氏史誌·对联楹联
- ·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
- · 福建泉州市王巧虹· 我台湾外公的故事
- · 2014年新年贺词
- · 五里埔王氏史誌【序】
- · 王国钧辞赋创作杂谈
- · 五里埔王氏史誌·子乔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