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延兵:守护公正审判的“尺度

2018-06-30 15:36:21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李颖通讯员郭伟芳刘敏
  法官审案的“好帮手”
  对于从事了多年审判工作的王延兵,最初面对司法技术辅助工作也是“毫无头绪”。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就算是做天和尚撞天钟,咱也得做个勤奋的和尚。”秉承着朴素的踏实敬业精神,2016年9月被分配到宣化区法院司法技术辅助(鉴定)室后,他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各项鉴定流程和案件。到任以来,他与同事共同办理各类伤残鉴定、财产评估类鉴定案件700余件,真正成了各业务庭室和主审法官的得力帮手。
  “王哥,资产评估都需要通知当事人准备什么?”
  “找王哥不如找‘白皮书’。”
  所谓的“白皮书”,是王延兵在熟悉了司法技术鉴定业务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司法辅助案件,精心总结而成的工作细则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集成,目前是在宣化区法院各庭室通用的内部资料。
  “小王除了业务精,理论功底也很深厚,他之前在审判岗位上撰写的学术论文先后三次荣获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三等奖,现在又牵头起草了汇编,方便各庭室通知当事人准备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其他业务部室的一致好评。”王延兵的同事裴红军说。
  敢于创新的“吃蟹人”
  王延兵任宣化区法院司法技术辅助(鉴定室)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时,正值宣化区县合并之初,利用此契机,按照院领导安排,他大刀阔斧地推行诉前司法鉴定、网络司法拍卖试点工作和司法技术工作信息化建设。
  “法院一般都是诉中鉴定,我们则尝试开展了诉前鉴定,这样既可以缩短审限,对当事人来说,双方对于诉讼的金额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起诉时对自己的赔偿诉求模糊不清。”王延兵介绍。
  2016年12月1日,宣化区法院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诉前司法鉴定工作。当月,一起交通事故当事人就尝到了“甜头”。张某和刘某因交通事故赔偿问题闹到法院。原告张某认为刘某赔偿金额太少,但又在起诉书中给不出具体赔偿名目、数额。王延兵积极引导,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适用诉前司法鉴定程序为张某委托了第三方机构做伤残等级鉴定,当鉴定书摆在双方当事人面前时,两方都表示认可,最终该案并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双方就和解了。
  “诉前司法鉴定的应用,既减少了当事人诉累,也给法官调处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和解、调解的成功率。”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在司法技术辅助(鉴定)室期间,王延兵还挑起了网络司法拍卖的重担。在他与同事的积极努力下,宣化区法院首笔网络司法拍卖试水成功,成为了全市法院系统“首拍”。因起步早、应用基础扎实,宣化区法院成为全市法院系统网络司法拍卖试点单位。
  之后王延兵所在的部室还开展了司法技术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保证了法院内部各庭室之间委托书、鉴定书等流转的无纸化办公,方便透明且全程留痕。
  今年5月,来自最高院、江苏省高院、天津市高院等相关负责人齐聚宣化区法院,参加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信息化建设标准定稿会,这也是在我市召开过的最高级别的司法技术业务会议,王延兵作为我市该项工作先进代表进行发言。
  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出生于宣化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朴实、憨厚成为王延兵最大的性格标签,同时,他身上自带的亲切感也让与他接触的当事人倍感“接地气”。
  “我听亲戚说,要想获得赔偿就得鉴定房屋损失与车祸的因果关系。”“大兄弟,我跟你说,你问的人没我专业,你就是想要赔偿,只要鉴定房屋的损失,自然就可以确定赔偿金额,再做因果鉴定,评估费多花2、3万不说,对于你的赔偿没有任何帮助。”
  今年3月,当事人刘某的房屋墙面被一辆轿车撞裂,受损严重,刘某到法院起诉赔偿,交通事故造成房屋损害事实清楚且有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却执意做因果鉴定。经过多次劝导,王延兵最终说服了刘某,而判决结果中,刘某也获得了满意的赔偿。
  1999年河北司法学校毕业后,王延兵就来到法院,从书记员到审判长再到司法辅助岗,他始终保持着守护公正公平的赤子之心。
  “王法官,我知道了,你们选择的鉴定机构都是网上随机选出的,结果我放心,我就不到场了。”
  “如果有时间,您还是来法院一趟,双方当事人共同见证抽取过程不是更好?”
  这样的劝说,两年来,王延兵一直重复着,很多当事人甚至都觉得麻烦了,他却始终坚持。
  “很多百姓一辈子可能就打这么一次官司,虽然现在司法鉴定是第三方机构进行,而且是网络随机选取第三方机构,但我尽量会劝双方当事人都到场,让他们看着电脑系统是如何随机选取出鉴定机构,用这种形式感给当事人关于公正公平最直观的体验。”王延兵说。
  在做审判工作时,王延兵也是如此,不管当事人能不能理解,他都会一对一做好解释法条的工作,九年审判工作期间,他审的案件无一例信访。得益于审判工作累积的经验,在做司法辅助时,他还能及时指导当事人。今年1月,李某起诉伤残赔偿。“我有伤残鉴定,让法官给我多判点赔偿。”“法官判案是要看证据的,您的案子要想获得公正的赔偿,除了伤残鉴定,您还得有医疗终结期、营养期、护理期的相关证明,这才能保证获得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的赔偿。”
  案件判决后,当事人李某又找到了王延兵,对他认真负责的指导表示感谢。
  因为鉴定结果关系着案子走向或者赔偿数额,一些人觉得找他可以暗箱操作,对这些人他都会耐心解释,直到对方理解为止。“身边的人都习惯了,慢慢也就不找你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是王廷兵的座右铭,也是他坚守的底线。在捍卫公平的征程中,他始终在路上。
  入选理由
  王延兵扎根基层法院十八年,先后三次荣立全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在审判岗位时,他多次获宣化区法院的办案标兵,在司法辅助岗位上,他依然勤奋拼搏,带领宣化区法院司法技术工作信息化应用走入全市前列,无论哪种岗位、何种身份,他都毫无懈怠,对待工作始终精益求精,认真钻研。
  记者感言
  平凡的岗位,无悔的坚守,王延兵不论是在办案一线审理案件,还是俯身幕后从事司法辅助工作,始终保持着踏实敬业的职业操守,他情系当事人,不忘初心,用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回应每一份沉甸甸的托付与信任,用公正贴心的服务书写法院人的为民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