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闰月”影响今年端午节比去年“晚”了19天

新华社天津6月16日电(记者周润健)“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6月18日迎来端午节,去年的端午节在阳历5月30日,明年的端午节在阳历6月7日,这意味着今年的端午节比去年晚了19天,比明年晚了11天。
天文资料显示,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最迟为6月26日,最早为5月27日,最早与最迟相差了近一个月。就本世纪而言,最晚端午节出现在6月25日(分别在2001年、2020年和2058年),最早端午节则落在5月27日(在2085年)。
同样是端午节,为什么阳历的日期会差这么多天呢?天文专家解释说,中国目前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两种历法。但中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0天至12天。为使得农历年与阳历年能基本对应,中国采取了“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
“2017年的农历年里有一个闰六月,因此,端午节自然就早了一些。而今年的端午节受此闰六月的影响,来得就会晚一些。”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
有意思的是,有时农历年里会被安排一个“闰五月”,这样会导致一年出现两个“农历五月初五”的有趣历法现象,如2009年和2028年。
赵之珩强调说,不论“闰”哪个月,端午节的阳历日期始终在公历的5月至6月间徘徊。“大多数在6月,少数在5月。”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又叫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版本很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天文专家表示,这些说法虽然各有各的道理和民间传说,但尤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传,最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