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波:以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秉公办案
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右手食指喜欢放在下巴上,说话逻辑清晰、有条不紊,是记者初次见王静波时的印象。现任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公诉部主任检察官的王静波,工作26年,一直坚持在办案一线,多年的办案经验,王静波养成了严谨、敏感、细心的性格,“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要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王静波以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她的身上,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兢兢业业、刚正不阿、开拓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面貌。
勇于创新反复沟通,开创技侦证据定案先例
提起由她承办的深圳市第一宗使用技侦证据定案的案件,王静波记忆犹新,“作为首宗案件,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以前做法可以遵循,技侦是‘雷区’,大家也不愿去踏‘雷区’。”王静波凭着一股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干劲和高超的专业技能,硬是把一宗证据薄弱、指控难度大的重大毒品案件成功定案。
新刑诉法规定,技侦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实际运用中尚处空白,且技侦手段具有保密性,公安机关沿用之前“技侦材料不公开”的规定而不愿提供。为此,王静波尝试用个案先行先试,用熟知的案情和电话清单等证据,分析案件提供技侦证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研究、提出技侦证据使用规程,与深圳市公安局技侦部门研究讨论达成共识,首次获得广东省公安厅批复同意深圳市公安局向深圳市检察院提供相关技侦材料。
关于技侦证据庭外审核等问题,王静波也与法院进行了艰难、反复的沟通。她事先起草了《关于刘某某、杜某某毒品一案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语音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会议纪要》,探索了技侦证据如何制作、提供、移送、使用等具体操作规程。
在王静波的不懈努力下,刘某某、杜某某贩卖、运输22公斤毒品一案最终使用技侦证据成功定案,并追加两单毒品犯罪事实,强化了整个案件证据体系。成功使用技侦证据定案的案件在广东省以及全国范围屈指可数,该案也成为极少数个案之一。该案也获评广东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十大侦查监督典型案例”。
排除非法证据,成功指控涉黑案件
2012年,王静波参办了深圳沙井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重特大专案,该案的成功指控成为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示范案例。
该案共有400多册案卷,90多宗个案,任务重、责任大,王静波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主动提起介入,引导侦查人员梳理共221宗案件线索、近300余人涉案人员,确定侦查方向及重点。
办案过程中,王静波喜欢多思考、多研究,对每一份卷宗材料她都要仔细核对。在审查一单组织犯罪时,王静波发现,卷宗材料中有8份证人笔录没有侦查人员的签名,因时间久远找不到当时制作笔录的侦查人员,王静波严格对该8份证人笔录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同时及时联系侦办人员找到案发时的证人重新制作笔录,排除非法证据,严格证据体系,在庭审中获得主动权。
与此同时,王静波启动庭前会议程序,对非法证据排除、出庭证人名单、回避等问题进行沟通,为庭审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庭审持续22天,辩护律师多达60多名,创了深圳历史上开庭时间和辩护律师数量之最。王静波撰写10万多字的庭审材料,在庭审中围绕犯罪构成释法说理,对辩护观点进行有理有节、针锋相对的反驳,顺利完成对该案主要被告人的指控任务。
创新规范命案办理机制,避免冤假错案
“舆论曝光的冤假错案绝大部分是命案,且多在侦查取证环节出现问题。”王静波作为一直在办案一线的法律人,使命感油然而生,“调研深圳命案侦查质量,防范冤假错案,是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事。”王静波说道。
为此,她收集命案典型案例,以4年来深圳命案侦查质量作为调研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命案侦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富有成效的对策建议,完成《创新公诉环节侦查监督机制,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以深圳市检察机关命案办理为视角》(《深圳市刑事命案侦查质量分析报告》)的调研报告。该报告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理论研究征文活动优秀奖,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编撰、作为全国公诉业务指导用书《公诉理论与实践》刊登。
在命案报告的基础上,深圳市委政法委、公、检、法签订了《进一步加强命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了“无罪率”、“不诉率”纳入公安内部考核等规范命案办理机制。首次将命案中作绝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及无罪判决处理的情况纳入到公安机关内部绩效考核中,明确案件瑕疵的责任归属。这也成为公安机关改革内部考核机制的一剂催化剂,促使考核指标从“逮捕率”转变为“不起诉率”、“退查率”,并从刑事命案延伸到普通刑事案件。
此外,该命案调研报告推动签订规范性文件,从个案监督、事后监督变为类案监督、事前监督,提高了监督工作的实效性。王静波规范命案办理机制影响深远,该机制的信息分别被《最高检检察工作简报》、《广东省委政法委简报》等采用刊发,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将深圳规范命案办理机制的优秀做法向全省推广。
“我很热爱这份检察事业,通过办案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不仅仅是我的工作内容,更是责任使然,使命使然。”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王静波多次提及 “使命感”,“让有罪的人得到法律惩罚,无罪的人不受追究,避免冤假错案。”王静波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法制网深圳4月23日电
勇于创新反复沟通,开创技侦证据定案先例
提起由她承办的深圳市第一宗使用技侦证据定案的案件,王静波记忆犹新,“作为首宗案件,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以前做法可以遵循,技侦是‘雷区’,大家也不愿去踏‘雷区’。”王静波凭着一股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干劲和高超的专业技能,硬是把一宗证据薄弱、指控难度大的重大毒品案件成功定案。
新刑诉法规定,技侦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实际运用中尚处空白,且技侦手段具有保密性,公安机关沿用之前“技侦材料不公开”的规定而不愿提供。为此,王静波尝试用个案先行先试,用熟知的案情和电话清单等证据,分析案件提供技侦证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研究、提出技侦证据使用规程,与深圳市公安局技侦部门研究讨论达成共识,首次获得广东省公安厅批复同意深圳市公安局向深圳市检察院提供相关技侦材料。
关于技侦证据庭外审核等问题,王静波也与法院进行了艰难、反复的沟通。她事先起草了《关于刘某某、杜某某毒品一案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语音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会议纪要》,探索了技侦证据如何制作、提供、移送、使用等具体操作规程。
在王静波的不懈努力下,刘某某、杜某某贩卖、运输22公斤毒品一案最终使用技侦证据成功定案,并追加两单毒品犯罪事实,强化了整个案件证据体系。成功使用技侦证据定案的案件在广东省以及全国范围屈指可数,该案也成为极少数个案之一。该案也获评广东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十大侦查监督典型案例”。
排除非法证据,成功指控涉黑案件
2012年,王静波参办了深圳沙井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重特大专案,该案的成功指控成为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示范案例。
该案共有400多册案卷,90多宗个案,任务重、责任大,王静波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主动提起介入,引导侦查人员梳理共221宗案件线索、近300余人涉案人员,确定侦查方向及重点。
办案过程中,王静波喜欢多思考、多研究,对每一份卷宗材料她都要仔细核对。在审查一单组织犯罪时,王静波发现,卷宗材料中有8份证人笔录没有侦查人员的签名,因时间久远找不到当时制作笔录的侦查人员,王静波严格对该8份证人笔录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同时及时联系侦办人员找到案发时的证人重新制作笔录,排除非法证据,严格证据体系,在庭审中获得主动权。
与此同时,王静波启动庭前会议程序,对非法证据排除、出庭证人名单、回避等问题进行沟通,为庭审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庭审持续22天,辩护律师多达60多名,创了深圳历史上开庭时间和辩护律师数量之最。王静波撰写10万多字的庭审材料,在庭审中围绕犯罪构成释法说理,对辩护观点进行有理有节、针锋相对的反驳,顺利完成对该案主要被告人的指控任务。
创新规范命案办理机制,避免冤假错案
“舆论曝光的冤假错案绝大部分是命案,且多在侦查取证环节出现问题。”王静波作为一直在办案一线的法律人,使命感油然而生,“调研深圳命案侦查质量,防范冤假错案,是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事。”王静波说道。
为此,她收集命案典型案例,以4年来深圳命案侦查质量作为调研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命案侦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富有成效的对策建议,完成《创新公诉环节侦查监督机制,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以深圳市检察机关命案办理为视角》(《深圳市刑事命案侦查质量分析报告》)的调研报告。该报告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理论研究征文活动优秀奖,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编撰、作为全国公诉业务指导用书《公诉理论与实践》刊登。
在命案报告的基础上,深圳市委政法委、公、检、法签订了《进一步加强命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了“无罪率”、“不诉率”纳入公安内部考核等规范命案办理机制。首次将命案中作绝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及无罪判决处理的情况纳入到公安机关内部绩效考核中,明确案件瑕疵的责任归属。这也成为公安机关改革内部考核机制的一剂催化剂,促使考核指标从“逮捕率”转变为“不起诉率”、“退查率”,并从刑事命案延伸到普通刑事案件。
此外,该命案调研报告推动签订规范性文件,从个案监督、事后监督变为类案监督、事前监督,提高了监督工作的实效性。王静波规范命案办理机制影响深远,该机制的信息分别被《最高检检察工作简报》、《广东省委政法委简报》等采用刊发,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将深圳规范命案办理机制的优秀做法向全省推广。
“我很热爱这份检察事业,通过办案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体现公平正义不仅仅是我的工作内容,更是责任使然,使命使然。”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王静波多次提及 “使命感”,“让有罪的人得到法律惩罚,无罪的人不受追究,避免冤假错案。”王静波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法制网深圳4月23日电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