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蜀王金寶出水記:奈何藩王寶 慘遭刀斧削?

2018-04-24 20:54:23来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打印 字号: T|T
原標題:奈何藩王寶 慘遭刀斧削?
  名稱
  蜀王金寶
  作用
  明代親王在藩地發布政令及與中央書信往來的信鑒
  外觀
  下為金印章,刻有篆書“蜀”字,上面的鈕是烏龜造型
  現狀
  被人為切割成多塊
  備受關注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再度取得重要成果。在去年出水文物3萬余件之后,今年經過近3個月發掘,又出水文物1.2萬余件,其中蜀王金寶為全國首次發現的明代親王金寶。
  4月22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彭山區文管部門了解到,除了這枚蜀王金寶,出水的文物中,還有兩枚金寶。其中,蜀王金寶來自蜀藩王府,被人為切割成十幾塊,另外兩塊金寶上,有“定、榮”字樣,初步判定是屬於定王、榮王金寶的殘存部分。據介紹,這些金寶上,許多都有被斬、砍的痕跡。金寶為何破碎?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歷史故事?
  發|掘|情|況
  金寶啥樣
  上飾烏龜 底刻篆字
  圍堰外,岷江奔騰,圍堰內,紅色的砂石裸露在外,考古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相關工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該項目負責人劉志岩在之前的通報會上介紹,今年的圍堰有1公裡長、130米寬,發掘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1.2萬余件文物,便埋藏在這片江底。包括這枚國內首次發現的明藩王金寶。
  明朝藩王金寶,也被叫做金印章。劉志岩說,根據明史記載,冊封親王時往往會用到金冊或金寶。不過每一代藩王都會有自己的金冊,而每個王府擁有的金寶則隻有惟一一枚,作為明代親王在藩地發布政令、與中央書信往來的信鑒,每個藩王府唯一的一枚金寶,在分封時就代代傳襲。因其數量稀少,因此較金冊顯得更為珍貴。
  不同於一期大名鼎鼎的“虎鈕金印”,金寶的造型類似於“玉璽”,下為金印章,上面的鈕是烏龜造型。成都商報記者看到,這枚蜀王金寶由於長期埋在江底,色澤暗沉,不僅印章面有殘損,印上的龜鈕已經斷了,所幸,印面仍可清楚辨識出底部篆書的“蜀”字。
  另外兩枚
  “定、榮”字樣 鐫刻其上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以及金寶上的“蜀”字,考古人員斷定,本次出水的金寶當來自蜀藩王府,此外發現的刻有精致花紋的金碗、銀碗等也應屬於王室所有。
  “從蜀王金寶就可以想見,當年張獻忠在蜀王府搶了多少財寶。”劉志岩說,不僅是蜀王金寶,還發現了另外兩枚龜鈕,這也意味著,目前可以確定發掘出水的金寶已有三枚,其中,蜀王金寶來自蜀藩王府,被人為切割成十幾塊,另外兩塊金寶上,有“定、榮”字樣,初步判定屬於定王、榮王金寶的殘存部分。
  劉志岩說,明代金寶一般會有四個字——某王之寶。成都商報記者查詢資料,在明朝,明思宗朱由檢第三子朱慈炯,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被封為定王。而朱由枵、朱慈炤,朱由楨等都曾被封榮王。
  這兩枚金寶是不是他們的?什麼時候被張獻忠及其部下所搶?目前這些還沒有更多的信息顯示。
  破|碎|之|謎
  殘破出水
  共十多塊 多有傷痕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蜀王金寶和其他殘損的明代金寶大大小小共有10多塊,並非都是從二期考古發掘裡出水的,也並非集中在某個小地方,發掘現場多處都曾發現。
  曾與劉志岩共同負責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一期發掘的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周春水在2017年3月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出水的文物中,有被斬開的金印,但有多少個還沒有統計出來。
  成都商報記者從彭山區文物部門了解到,周春水所稱的在一期發掘時出水的金印,正是此次公布的部分金寶,二期也發現了金寶的殘損部分。
  “有的金寶隻有龜鈕,有的金寶是一塊黃金,也有比較大的金寶殘部,比如蜀王金寶。”彭山文物部門相關人員介紹,一開始,大家以為是其他首飾等,但隨著發掘的越來越深入,在發掘區內出水的金寶越來越多,大家才有了基本的判斷——這是明代的金寶,特別是蜀王金寶上因有“蜀”字,很快就湊在了一起,更加証實了大家的判斷。
  這些金寶上,許多都有被斬、砍的痕跡,周春水說,從痕跡上來看,是用工具斬開的,一種解釋是:張獻忠想把搶來的金銀融化掉,作為軍餉來用。
  為啥破碎
  砍成小塊 方便攜帶?
  劉志岩分析,之所以這些金寶被砍成了10多塊,一來可能張獻忠等人只是將其當做黃金,砍掉是方便攜帶﹔另一種原因可能是金寶是明朝親王權力的象征,張獻忠等人有意將其砍成多塊,以表達對明代朝廷、權力的破壞、蔑視等。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一枚完整的金寶邊長10多厘米,黃金的密度為19.26g/cm3,一枚完整的金寶重量可達七八斤。而這枚蜀王金寶,大概就是5厘米多一點,如果完整的話,精美程度不言而喻,重量也應該有兩三斤左右。
  修不修復
  擔心破壞 暫不確定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具備修復金寶的條件,但專家組成員多次商議,對於是否修復金寶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一是擔心修復過程中可能對金寶產生破壞,還有一種想法是,如果接下來還要繼續發掘的話,想等等看能不能發掘到完整的金寶或者更多金寶殘損部分。”彭山文物部門相關人員介紹說,它太美了,太珍貴了,大家都很期待缺失部分能早日重現。不過,這些金寶缺失的部分在何處?江口水域下還有哪些珍貴文物?是否還有金寶?還有多少枚金寶?都要等到進一步的發掘方可知曉。
  根據之前的發布會上信息顯示,二期考古結束后,考古人員將制定下一年度考古工作方案,對已出水文物分析檢測與修復保護,發布2017年度工作簡報及文物圖錄,策劃出水文物展覽,推動博物館和遺址公園建設。
  劉志岩表示,下一步是否進行第三期發掘,何時進行,都還需要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商報記者 蔣麟 圖據省考古研究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