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欧雯:从“三门”干部到“三能”干部

2018-03-29 17:38:15来源:法制周报

打印 字号: T|T
  法制周报记者 庹妮妮 通讯员 朱紫英 张琴
  
  人物档案:王欧雯,1988年3月出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毕业,2011年10月通过两院考试进入检察系统工作。2014年6月选调至长沙县人民检察院。从业来一直担任综合信息、调研专干。先后获郴州市最美检察官演讲比赛2等奖、好家风家训省十佳作品、长沙市女检察官才艺风采展3等奖、湖南省“十佳热爱读书检察官”提名奖等称号。
  
  “出了家门进校门,毕业又进机关门。”王欧雯形容自己是典型的“三门”干部。
  
  这个80后是长沙县检察院办公室文秘,在这个公认枯燥的岗位上,王欧雯一干就是7年。
  
  问她为何能耐得住这份寂寞,她笑着说:“江湖传说一个笔杆子的修炼之路少则三四年,多则六七年。我虽然已经修炼了7年,但离一名合格的笔杆子还很远。”
  
  主动出击开启独特取经路
  
  “大家都说,检察院有2类人员比较辛苦。一类是办案人员,一类是伏案人员。”王欧雯告诉记者,在伏案人员这条道路上走得越久,越发现学无止境。
  
  既繁琐又重大、时间紧任务多,是综合信息工作的两大特征。为此,王欧雯努力做到在计划上有序、在落实中有力、在反馈上有声。她以时间表、任务栏的方式,把各项工作分列出来贴在电脑旁,逐项完成后再检查推进,确保不延误各项工作任务。
  
  针对理论调研越来越注重实务价值的特点,非科班出身的王欧雯啃起了厚厚的专业书本。她担心自己的经历局限写作的思路与视角,再一次开启了其独特的学习取经之路。工作之余,她深入业务科室,对照法律法规,向办案人员咨询请教实务知识;多参加地方组织的培训,多与各单位的“笔杆子”打交道、收集资料,利用一切平台资源,掌握县情县况。
  
  2014年,王欧雯通过公开选调来到了长沙县检察院,工作强度、要求、节奏都大幅度变化。面对冲击,只有加班加点、提高效率。有一次,因为几个重要调研活动同时进行,王欧雯和同事们连续3个月加班至深夜11时以后。
  
  再忙也坚持阅读
  
  学习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捷径。
  
  王欧雯深信这一点,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人生格言,坚持向书本请教,向前辈请教,向群众请教。每年,她都给自己列出读书清单,坚持无论工作压力再大、工作再忙,也要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同时,利用青工委、院文联平台,积极组织同龄人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身处湖南读书风气最盛的检察院,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王欧雯说,随着检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凸显法律监督者的定位,综合信息工作要更有意识地为检察发声、扩大法律影响力,未来的综合信息工作人员也要加强提高研究思维和法律素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她说,“时不我待,要成为一名‘三能’干部,我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