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装甲兵王锐的强军梦(文字实录)

王锐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接受中国军网专访。
周成云:主持人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班长徐斌旭,徐班长你好。
徐斌旭:大家好。
主持人:以及我们刚刚说到的“网红”,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长王锐,王锐你好。
王锐: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三位做客演播室。下面先通过一段动漫了解一下王锐。
(播放视频)
主持人:刚才在片子里面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王锐是目前在两栖部队取得“双特”最年轻的战士。我想先问一下周部长,考“双特”到底有多难?有什么样的硬性指标?
周成云:考“特级”是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有理论,有实操,有白天的考核,也有夜间的考核。比如驾驶专业,实车操作科目、实习科目都要优秀;还有在昼夜分别通过3.5公里,13组限制路和障碍物。整个考下来确实不容易,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检验以后,达到人装合一的目的。
主持人:应该是综合性的考验。
周成云:对,非常综合的考核。
主持人:考特级都这么难,考“双特”岂不是更难?我打个比方您看对不对,小学的时候我们考语文和数学的双百分,班里能考双百分的人寥寥无几。
周成云:“双特”和双百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两栖装甲兵有三大专业——驾驶、通信、射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是驾驶员,考一个特级,可能需要通过八年努力实现。拿到驾驶特级再拿到通信特级,可能要更长时间。因为是学完一个专业再学一个专业,这个过程是比较辛苦的。要抽出很多时间,要请教师傅,跟战友学,抽出休息时间练。要达到人装合一,还是非常艰辛的。
主持人:王锐拿到“双特”花了多长时间?
王锐:我今年是第八年,现在是一个驾驶特级,一个通信特级,还有射击一级。
主持人:好厉害。刚才周部长说了拿一个特级就很不容易了,可能有的人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拿一个特级,你八年时间拿了两个特级,一个一级,确实很不容易,厉害。徐班长,你作为考生,从一个考生的角度来说,考特级难不难?
徐斌旭:刚才周部长也说了,必须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就是说每过一个科目必须达到优秀这个成绩,如果有一科不优秀就被刷下去,所以在这个方面是非常难的。
主持人:你还记不记得你考特级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比较难的事?
徐斌旭:光理论,总共有一千多道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用电脑答卷,判断出正确的答案,还要达到优秀的成绩。我们都是加班到很晚才睡觉,就是为了备考特级。
主持人:确实挺不容易的。周部长,在您手底下过的考生很多了,像王锐这样八年考了“双特”的考生多吗?
周成云:我当主考有八年,在我手上参加考特级的人数达到2300多人,单科专业通过的还不到七百个人,也就是不到30%的通过率。如果是“双特”的话,在我的印象中目前只有三个人。其中我自己本身就是“双特”,我是有驾驶和射击两个专业的特级;另外一个是某团的参谋长,已经转业了,他也是花了16年时间才拿到“双特”的。然后就是王锐,他花了八年时间完成了“双特”,很不容易的。
主持人:的确,像您说的射击、通信和驾驶三个专业,是互不相干的,相当于你们是在一辆装甲车各司其职,王锐一个人就把这几项都包揽了,挺不容易的。王锐,你在知道自己取得了“双特”两栖装甲尖兵荣誉的时候,内心是不是挺得意的?
王锐:也不是得意,感觉压力比较大。
主持人:我觉得拿到这样的荣誉会很高兴,压力从哪来的?
王锐:作为一名战士就要做战士该做的事,我们做的事就是为打仗而准备的,应该把精力放到训练上。如果学到一点东西感觉得意了,满足了,这不是一个战士该有的想法,还要着眼于未来战场,练精、练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主持人:就是说自己的翅膀还没有想象中硬朗?
王锐:对。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最帅呢?
王锐:最帅的时候是我参加的一次新装备列装。当时是挑一部分人去把装甲车开回来,当时我是第二年兵,能把我抽中,我感觉组织对我的技术还是很认可的,心里很兴奋。到了以后,一排装甲车摆在那里,开动那一天下小雨,而且我们开着装甲车上了高速公路,周边站了很多人都在看,还用相机拍,那个时候心里真的非常自豪。当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技术练好、练精。
主持人:像刚才王锐说的,开着两栖装甲车都是在战场上、训练场上跑,好像和公众接触的并不是很多。当你看到别人拿起相机拍摄,为你鼓掌的时候,作为一名军人的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同时也觉得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认可。下面通过一段短片,了解一下王锐和战友们平时的训练生活。

王锐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接受中国军网专访。
主持人:看你们的训练生活,有一种看炫酷大片的感觉,尤其战车在海浪里上下翻腾的时候。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王锐躺到了车的下面,两条履带从你的身边过去,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训练科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训练呢?
王锐:这个是心理行为训练。很多新同志接触我们这个专业的时候,看到这个大家伙心里有一种怕的感觉,油门一加,一上坡,看到的全是蓝天,其他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特别紧张。我也经历过这个环节,所以我们为了克服这种紧张感,就搞心理行为训练,不要怕它,车开过来的时候你躺在车下,恐惧克服以后,还怕操作它吗?
主持人:车过的时候距你鼻尖多少公分?
周成云:十公分。
主持人:相当于在车下去训练车里的一种良好心理状态和素质。王班长和徐班长,你们坐在车里是什么样的体验。我觉得对于普通网友来说,大家觉得很好玩,很炫酷,但我听说在车里边的温度很高,有的时候像蒸笼一样,我想问问二位,坐在两栖装甲车里边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
王锐:车内的温度高,能达到40多度,尤其海巡的时候都集中在三伏天,车内温度非常高。一趟下去,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多小时,上来以后,身上可能就湿透了,汗就跟流水一样,有的时候灌了一大壶水,一下就喝完了。
主持人:徐班长呢?
徐斌旭:下海的时候有鱼群跟在后面,会跳在车表上,我们一上岸,鱼已经烤干了。
周成云:鱼跳到装甲车板上,回来一看鱼已经烤干了,装甲板温度很高,通常会到40多度。
主持人:而且周围的环境是不可预知的,这个情况下开车也满危险的,有没有出现过什么危险状况?
王锐:我们每一次下海都是比较危险的。
主持人:危险在什么地方?
王锐:可能面临各种事故,比如到海里面,车出了问题,或者操作出了问题就可能会有人员牺牲。所以,每次下海之前都是认真检查,反复检查,确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主持人:在你八年的从军生涯里,在你的驾驶生涯里,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王锐:有。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13年5月,当时我担任教练员,第一趟是我开的。当时车没有任何问题,我在车长位置。后来水门打不开,我说把系统全部关掉再来一遍,试了一下还是不行。旁边的驾驶员看了一下也没有漏油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两栖装甲车就往军舰的方向漂过去了。当时舰上好多人,大家都在叫,确实也比较紧张。
当时我没多想,工作帽一扔就跳出车外。跳下去时,水已经到大腿了,我拿了杆子,撑那个舰。第一次没有准备太好,一个浪打过来,差点摔倒,当时把腿还给磕伤了。我一想,要是推不开的话,车和舰撞在一起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一定要把它推开,所以卯足劲儿给推开了。当时好多人在欢呼,事后想想确实很危险。
主持人:确实挺后怕的,你当时站的位置和即将撞上的舰之间最近的距离有多少米?
王锐:也就一米的距离。
主持人:这个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王锐:对,如果晚一点的话,一下没有撑开的话就撞在一起了。
主持人:有受伤吗?
王锐:腿上划了一个口子。
主持人:刚才说身上有很多伤疤,都是再处理危急情况的时候留下的吗?
王锐:因为我们的车都是“铁疙瘩”,里边空间也比较狭小,蹭一下很正常,身上很多伤疤,手上最多,卸螺丝、螺帽,用力一搬就划开一道口子。我的这个牙就是一不小心磕掉了,腿上的伤口比较多。
主持人:这个更像是你无言的军功章。看到这个会想起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危难情况的,虽然想想有点害怕,但觉得自己能处理这么危急的情况,能挽回这么大损失还是很自豪吧!
王锐:军人身上没有伤痕不叫军人。
主持人:训练很辛苦,又这么危险,有没有想过这么难,这么危险放弃算了?
王锐: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当兵第五年的时候,一次训练一不小心从车上摔下来,把腰搞伤了,在医院躺了挺长时间,也面临退伍的问题,家里担心我身体,很心疼,说实在顶不住回来也没什么。我们连队的传统非常好,战友们也非常刻苦,每天看他们搞训练,自己就想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慢慢这种想法就没有了,伤也好的特别快。
主持人:你当时的心理,是不是觉得别人都行,为什么我不行,别人做得到,我也一定能够做得到,有这个感觉吧?
王锐:对,当时在医院我就想腰受伤了怎么办,以后出去什么都干不了了。但是想作为一名军人这点伤算什么,好了还是该怎么训练怎么训练。
主持人:周部长,在考场上,您是考官,但是考场下,您把他们当徒弟,也手把手亲自带。您作为师傅,看着他们训练这么辛苦,是不是也挺心疼的?
周成云:这个是当然的。考场上,我们是为了促进训练,但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的感情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感情,互相关心,是两回事。
主持人:会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吗?
周成云:我希望他们早日成才,希望为我们部队积累更多的战斗骨干。如果平时考核放松一点,就是在战场增加他们的风险。所以平时严格考试的目的,就是战场上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主持人:所以考场上严一点,王班长、徐班长都是能理解的,训练场上多留一点汗,哪怕是血,在战场上挽回的可能是一条命。
徐班长和王班长两个人是在同一个车组,同样都是教练员,住也是住在一起。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会不会跟他暗暗较劲,比如我们看到《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和伍六一那样的,你会不会跟他因为什么事较劲呢?
徐斌旭:有的。我们带新兵的时候,他带一个班,我带一个班,我们俩就暗暗比拼。
主持人:看谁带的班更好。
徐斌旭:看谁带的兵更厉害。
主持人:还有什么事呢?比如专业上,刚才说同一个车组会不会因为专业上的事情跟他较劲,下次一定比你好,你考一个特级,我也考一个?
徐斌旭:2015年的时候,单位组织尖子比武,他当时拿了驾驶的第一名,我拿了射击的第二名。后来他考了特级,我也是暗暗较劲,今年如果有特级考试的话,我也把射击特级拿下来。
主持人: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就会督促自己往前走。那你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跟王班长红过脸?
徐斌旭:我们平时带兵,有些观念不一样,因为这个,有些时候可能会有意见不一样的情况。
主持人:因为带兵理念的问题。
徐斌旭:对。
周成云:装甲兵有一个特点,在作战过程中他们是互相依存的,成员之间的整体素质就是这个车组的战斗力,不论哪一项有问题都会影响车组的整体水平。所以,车组人员强,车组才会强。
主持人:相当于是抱成团作战。
周成云:我们驾驶员要开车,各项准备都得做好。如果我把车开得摇摇摆摆,打的难度就高了。我把车开得很好,但瞄不准,打不准,这也是降低了车的战斗力。所以说拳头伸出去,我就要有打倒敌方的能力,要不然人家马上就把我打倒了。
主持人:车组里面的几个人就像是一手之中的几根手指,在关键时刻要握成一个拳头。
王锐:握指成拳。
主持人:大家的专业必须是一样好的,这样才可以装满一桶水,打出组合拳。
王锐:其实我们也是互相勉励和互相较劲的,你达到这个水平,我达不到的话,心里就自责。我从别人身上也学到很多东西,我决定转行学射击的时候,就是从学二炮手开始的。当时我和徐班长把门一关,在车里面讲怎么做,一步一步学。
主持人:徐班长,还记不记得当时王锐请教你问题的时候,最长花了多长时间?
徐斌旭:我记得当时是早上8点钟我们到车场,一直到团里开饭号响了,我们都没听见。后来,因为车里太闷了,我们要去外面休息一下,结果一开门,我一看表,都12点半了,过了午饭。
主持人:午饭都忘记吃了。
王锐:对。比如说拆一个炮拴,反复拆,哪儿不对,他们就要和我讲,告诉我怎么做。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的《战狼2》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有?
王锐:看了。
主持人:最后有一个坦克大战的片段,开坦克和你们开装甲车一样吗?在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
周成云:开两栖装甲车比陆上的坦克更复杂,因为陆上坦克只在陆地上操作,但两栖装甲车既要操作陆上的,又要操作水上的,因此它有两套操作设施和两套系统,所以两栖装甲车难得多。
王锐:有的专业系统连在一起,有的是分开的,比如下海和陆上的操作方式就不一样。
主持人:海面的浪涌,这是不是对驾驶也有影响呢?
王锐:对,也有影响。
周成云:浪大的时候,会影响车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驾驶员手动控制。
主持人:这个时候更要看驾驶员的功力和全车人员的配合。知道大家今天要来我们演播室,我们的同事问了一个问题,开装甲车和开私家车一样吗?
周成云:不一样。汽车视野很大,里面还有空调,很舒服。坦克里面的视野很小,潜望镜视野有限。然后是它的力度,比汽车操控要难得很多。再就是坦克内部的环境闷热,空间狭窄。所以一般人在装甲里是很难承受的。
主持人:可能坚持十分钟都很困难。
王锐:汽车大玻璃看的很清楚,我们的装甲车就是一个小窗户,比如说前面有一段路可能是看不见的,是盲区。只能从远处看,记住,在这里要知道怎么开,要记路。
要通过比较窄一点的路,各种弯道的路。需要我们驾驶员要精准的控制。
主持人:这么大的铁家伙,控制它走这样的路线,需要有灵活的动作,确实有难度。
王锐:它的长、宽、高都比普通坦克高一点,我开的时候需要知道车头和尾巴在哪里,就像自己走路一样,知道该迈哪个脚。
主持人:听你说的感觉,开着装甲车就像是控制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周成云:要有机融合。
主持人:我们看到如今的王锐,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聊到现在,我突然很好奇曾经的王锐是什么样的?周部长,您第一次见王锐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
周成云:2015年6月的时候,我到他的部队里去给驾驶特级监考。那天很热,气温很高。整个考场都是灰尘弥漫,能见度很差。我当时在障碍物和限制路那里,看到一个车开得飞快的人。考特级不像平常训练,可以偶尔露一手。考特级要求在规定的速度下,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一般人很谨慎。当时那个车飞快地穿过了S形限制路,我看到这个车这么猛,一下子冲到坡顶上,我以为会飞过去,把车砸坏。但是,当他非常精准地到坡顶时,一脚油,轻轻的,车头往下低了一下。这个动作做的非常漂亮,我一看这个小子就是高手。
主持人:看了眼前一亮。
周成云:因为我监考了那么多次,厉害的人特别多。所以考完以后,我让人把他叫过来。
主持人:想看看是谁开车这么厉害。
周成云:我叫他过来谈一谈体会。就像读书的时候,老师总会记得最好的和最差的。当时看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很结实,晒得黑黝黝的,我很喜欢他。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2015年的时候,我刚考上特级,考试结束的时候,他也考完了实车操作。这样,互相都留下了好印象。我们互相学习,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主持人:第一印象就奠定了以后您把他收为徒弟的基础。
周成云:是的。后来有一次通电话,正好是他春节休假的时候,他路过广州,跑到我这里来。我问他来干什么,他就说时间紧,时间急,还想找你借点专业书看一看。
主持人:不是过来拜年的,是来借书的。
周成云:我见到他就很高兴,把他当做自己的小孩一样。我说,过完年再说。他说时间非常紧,要考特级,。当时我非常感动,我们战士都像这样的话,我们的战斗力就很棒。作为一个专业教学的领导,自己的战士有这种精神,为了进步这么入迷,我真的很感动。
主持人:这种劲头很可贵。
周成云:对。
主持人:现在问一问徐班长,刚才夸了王锐很多,现在你来爆爆料,说说王锐的“囧”事。
徐斌旭:他当兵第二年就考取了专业一级,那个时候在连队已经是比较厉害的。有一次我们在海上做颠簸训练,结果他开着车在海里一直打转,我看他怎么不往前走呢?后来他回来,知道是因为一些原因,车就在海里打转。
主持人:当时是怎么回事?
王锐:当时操作有一些失误,有点乱了,不知道怎么做了。结果半天才把车开回来。
主持人:既有人夸你,也有人说了你的囧事。我想知道这么多年的成长,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王锐:在部队学习不断进步,慢慢学习的东西多了,给自己慢慢树立了目标和理想,这是我的原动力。念书的时候也喜欢篮球明星。当了兵以后,我就特别佩服我们班长。他也是特级驾驶员,他鼓励我考特级,练专业。第一年我就跟着他学驾驶,班长无论做什么都带着我,修车也让我上手,不怕我修坏,开车也是,坏了他来修。我非常感谢他,我感觉他非常全能,什么都会。他又是营里的教练员,全营都很崇拜他,所以我就想,我以后要成为他那样的兵。
主持人:现在的小目标是什么?
王锐:我考了两个特级,现在正在准备“三特”的考试,争取把射击特级也拿下来。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努力,不断训练。
主持人:刚才你说的这些人,作为追赶目标,你已经超越了他们。现在有新的偶像吗?
王锐:原来我视我们班长为偶像,他退伍以后,我专门给他打电话。我说,班长,我超过你了。班长也很高兴。以前自己是比较粗心的人,就知道研究车,对理论学习不太关心。后来,我们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我感触很深。经过学习,我对国家和军队有了新的认识。我特别崇拜习主席,尤其近几年一系列新的政策出台之后,我更崇拜习主席。
主持人:找到了新的偶像。
王锐:对。
主持人:从开始你说的读书时期,篮球明星是你的偶像,到后来班长是你的偶像,到现在王锐也成了大家的偶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成长轨迹,成长的心路历程。我们刚才说到的,不管是驾车还是考级,都是你们日常的小事,是每一个人都会做的事情,但想把每件小事都做好,甚至是做到极致,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经常说,真正的伟大往往诞生于平凡之中。
非常感谢三位今天来到我们中国军网的演播室。直播的最后,我们用一首写给普通又不普通的王锐,也是写给千千万万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士兵的歌曲来结尾,感谢收看今天的直播,再见。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