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河北人”王大棍24年不停滞带领乡亲奔小康

“最美河北人”饶阳县张大棍为村民无偿讲解棚菜栽培技术。张婷婷 提供
引先进技术回村创业
饶阳县西沿湾村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粮棉为主,村民增收缓慢。1993年,村民张大棍听说山东寿光搞日光温室种错季蔬菜效益可观,萌生了种植错季蔬菜的年头,就动员了村里几个思想比较开放、有闯劲的农民到山东寿光考察学习。回村后,他带头与9户农民贷款6万多元建起了西沿湾村第一批6个蔬菜日光温室。为学技术,他几次跑山东寿光,聘请专业技术员到村指导种植。他与技术员吃住在一起,仔细观察他们的操作手法,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当年就收入1万多元。乡亲们见他挣了钱,也纷纷开始建温室。仅一年时间,该村就新增了200多个温室。
为把当地蔬菜事业做强做大,他率先在村里成立蔬菜协会,并申请注册了全县第一家合作社——祥湾果蔬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购置、统一销售,吸纳当地村民共同致富。乡亲们足不出户就能卖菜挣钱。后来,合作社又注册了“祥湾”蔬菜商标,走上了生产有机蔬菜的道路。2012年春节,祥湾果蔬合作社200多亩有机蔬菜作为标志性产品走向市场,一公斤“祥湾”有机韭菜卖到60元钱,是普通韭菜的20倍。目前,祥湾果蔬专业合作社共建立外销网点40多个,发展固定客户近百家,覆盖河北、北京、天津、上海等10多个省市,“祥湾”蔬菜已成为很多城市的“放心品牌”。

饶阳“祥湾”蔬菜已成为很多城市的“放心品牌”。张婷婷 提供
张大棍的棚室蔬菜种植成功后,他没有忘记帮乡亲们共同致富。在张大棍种植的一个日光温室里,种着一亩长势旺盛的茄子,这些茄子是张大棍正在试验期的、来自欧洲的新品种,年产19000公斤。作为合作社社长,他已经有数不清多少次这样的试种了,如果试种成功就在村民中推广;如果失败则由他一人承担损失。
他在技术上毫无保留,从如何选择品种、农资到销售渠道他都教给大家,并且把自己培育的优质种苗以极低的价格供应给大家。合作社成立以后,虽然工作忙了,但是他为乡亲们的服务时间却没有因此减少,除了派遣技术员走大棚、串温室,遇到谁家有了疑难杂症,他还亲自为乡亲们送去满意的服务。谁家有了困难,他总是鼎力相帮。
周边五县一区1200多家蔬菜种植大户找到他拜师学艺,他先后到过300多个蔬菜种植村现场指导,不管是谁请教他技术方面的问题,他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就跟人家走,地地道道的热心肠。在张大棍的带领下,西沿湾及周边村镇建设温室4000多个,年产蔬菜9000余万斤,销售收入1.2亿元,棚室发展步入快车道。当地人们都说“跟着大棍跑,一定能过好”。

“最美河北人”张大棍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服务。张婷婷 提供
“一家富了不算富,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所有乡亲走富路!”这是王大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6年以来,脱贫工作进入攻坚时期,张大棍为帮助村里及周边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率先在自己的合作社建起了党支部,并通过“支部+协会”、“支部+能人”、“支部+企业”三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支部的优势作用。同时,利用“1+10”党员联系户制度,组织支部里的12名党员对村里82户贫困户从技术、思想上进行帮扶,极大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影响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为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张健晨搞温室,张大棍亲自想办法找来一些旧柱子旧材料,只用极少的成本就帮他盖起了第一个温室,现在他家已经建起4个温室,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他还从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入手,不断提高棚室标准。目前,33个占地100亩的第六代示范温室现已建成,24个占地80亩的高标准钢架结构冷棚已经建成……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西沿湾村的特色棚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沿湾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张大棍一直没有停滞、没有懈怠,继续在推动产业发展和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探索着、耕耘着、奉献着。由于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被评为县级“模范种植户”、“十大杰出青年”;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户”、“种植状元”;省级“农业劳动模范”、“种菜科技致富带头人”、“百佳致富标兵”;国家级“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