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所所长王金岩:六十年风雨励志 创新路再攀高峰

《中国航空报》:作为国内航空机载领域的一家重点科研单位,上电所60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技术发展历程?
王金岩:上电所的前身是上海市电讯电器工业公司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是上海地区最早从事民用无线电电子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曾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和首批国产计算机印制电路板。随着1969年整体划入国防科委六院,上电所真正开始涉足航空领域,基于在民用无线电领域的技术积累,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内首台第二代多普勒导航雷达,并成功装备运10、歼轰7等飞机平台,成为当时国内航空无线电领域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内军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上电所将研究的重点方向从无线电技术转向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领域,在航空电子综合技术、驾驶舱显示控制技术、综合信息管理技术、机载总线与网络技术等专业方向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产品在国内歼击机系列、特种飞机系列和直升机系列等第三代作战装备上获得了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航空电子系统实现从分离式向联合式的跨越。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电所认真对接航空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在“科技创业、人才兴所”战略指导下,提出了技术领先的战略发展理念;在技术发展上形成了“技术环境与能力支撑、技术过程与组织管理、技术进步与创新驱动”三个层次协同发展格局,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保证;进一步确立了军民机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航空无线电技术、无人机指挥控制技术和空中交通管理等专业方向,产品研发覆盖军民机航空电子子系统与设备、航空无线电系统与设备、机载任务系统与设备、无人机通用地面站和空中交通管理等领域;确立并发展了军民机航空电子综合技术、航空无线电技术、无人机指挥控制、驾驶舱显示与人机工效技术、综合任务管理技术、空中交通管理技术、核心信息处理技术、航空软件工程等八大专业技术发展平台;构建了学科健全、体系完善的专业技术架构,建成了20个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技术实验室,先后承接了一批重点基础技术预先研究项目。
在“信息化、网络化、体系化”成为武器装备发展新特征的当下,上电所务实推动平台主线创新战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过程创新和体系创新,在持续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依托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深入推进先进航电架构、智慧座舱等前沿技术研究,引进国际的先进架构设计理念,运用面向复杂系统过程方法,瞄准先进航空电子架构,力争在架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支撑未来航电系统新的专业技术体系,获得一批高精尖端的技术,为部队作战体系、作战效能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航空报》:伴随新一代航电专业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上电所目前形成了什么样的产业发展布局,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
王金岩:上电所在确保完成“保军”主责的同时,商业成功也是我们始终追逐的目标。近年来在航空主业的基础上,加速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夯实军机航电、民机航电、通信导航、空管装备等航空技术基础的同时,在产业发展上做“加法”,实现航空技术的跨行业、跨领域发展,按照航空主业、军民融合、持续健康发展原则,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目标。
在军机航电产品方面,我们始终秉承“科技报国、装备强军”使命,在驾驶舱显示控制子系统、综合数据管理子系统等传统优势领域深耕不辍,为国内第三代、第四代航空武器装备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系统产品,为部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同时充分运用预先研究积累的技术成果和逐步形成的复杂系统工程研发能力,大力开展机载加受油系统、反潜任务系统等新产品研发,持续完善产品谱系,为上电所战略增长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民机航电方面,我们一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在集团公司与GE合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C919项目的历练,上电所已从单一功能设备供应商成长为民机航电系统级产品供应商。在系统设计与集成、项目管理以及适航取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具备符合CAAC25部要求航电系统研发能力。目前上电所研制的驾驶舱显示系统、主航行系统等已成功应用于C919、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和多型民用直升机中,在运12国产化项目中首次承担航电系统设计与集成验证任务。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与法国泰雷兹开展合作谈判,成立面向民用直升机航电业务的合资公司,目标是打造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家族化航电系统产品。
在航空无线电方面,我们始终瞄准无人机地面指挥控制系统和综合无线电系统两大战略方向。目前已成为空军无人机通用地面站和海军无人机地面系统产品平台的主要承研单位,实现了无人机地面站通用化,为上电所无人机地面指挥控制技术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发展基础。基于无边际创造、非对称超越的创新理念,在空管应答机、空中防撞系统、图传系统等传统航空无线电产品的基础上,联合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成功研制了基于SCA架构的机载综合无线电产品,实现了对传统无线电产品的颠覆式创新,随着产品推广应用,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在民用系统装备方面,我们深入贯彻航空工业“三同”原则,秉持“三高”方向,积极推动先进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通过空管二次雷达应答技术向船舶电子领域的转移,上电所埃威公司成功跻身航海电子领域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在船舶电子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军用电磁兼容技术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上电所埃德公司成功占位军民用滤波器市场,实现了滤波器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双丰收;利用在军航空管产品开发的技术积累,在中航科工支持下成立空管系统装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空域综合管理、通航运营服务、空管设备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
《中国航空报》: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企业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上电所在管理变革方面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王金岩:2008年之前,上电所通过转型成为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实现了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健康持续发展。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内部业务架构和管理的基础上,上电所开展了业务架构和企业管理模型的再定义,已经实现了从“任务驱动”向“组织驱动”的跨越。针对未来复杂系统研发的新特征,我们正在针对企业未来业务场景定义,最终实现向“模型驱动”的迁移,目标是通过实施企业全要素管理扭转资本和劳动力随企业规模扩张效率边际递减的趋势,全面推动架构治理和基于模型驱动型企业模式的建立。
一是优化企业业务架构,构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经营管理体系,优化经营秩序。上电所通过引进架构治理概念,在优化内部业务架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全所的综合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依据多项目管理平台量化部门绩效管理,打造企业内控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将成本意识前置于产品设计环节,建立全要素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
二是优化企业创新体系,践行平台主线创新战略,提升系统级产品创新能力。上电所坚持用户导向,在对照航空技术体系梳理专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平台战略的思想,形成了三大战略业务单元,着力建设基于产品系列化发展的专业技术平台。引入复杂系统工程设计理念,应用架构设计方法和工具,开展工具链研究,利用专业技术平台成果,通过标准、规范、核心技术能力的提升,探索航空电子系统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发展格局,满足用户渐进式采办,增量式开发的装备发展需求。
三是优化企业管理体系,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过程组织,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按照技术与产品研发分离的原则,上电所结合架构治理,完善业务管理模型,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先后打造了符合业务管理需求的多项目管理平台;建设面向流程的多学科产品协同研发环境;引入DFX系统工程设计,建立面向航空产品的实验设计验证环境,提高制造符合性;有序开展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制造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现场工艺装备,逐步提高航空产品智能制造能力;引入客户服务的理念,建立面向客户的售后服务体系等,初步搭建了从技术研究、系统研发、产品试制、检测检验、维修服务全生命周期项目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当然,我们还要不断优化业务架构、组织架构,完善业务管理模型和业务流程,按照产品维、价值维和企业维打造满足未来业务场景的企业管理体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迁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中国航空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软实力,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上电所在文化建设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王金岩:上电所有着近50年从事航空装备研制的历史,我们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红色军工文化基因,这是军工企业永远的精神支柱。
在企业思想层面,上电所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通过开展企业精神、价值观等文化提炼工作,初步形成了共同发展的文化理念,形成了“四个共同”文化体系,实现社会、股东、企业、合作伙伴和员工等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发展;并在“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公司宗旨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报国、装备强军、事业圆梦”的新使命,激励广大员工树立报国强军的理想信念,不断实现个人事业的新突破。
在员工行为层面,面对“组织驱动”到“模型驱动”企业特征对员工行为文化的需求,上电所在文化落地过程中提出了“主动成长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在业务过程中不断显现组织缺陷与个人不足,在持续改进中不断提升员工能力,最终实现企业成功。
在企业制度层面,上电所开展了组织变革与业务流程梳理,在定义作业指导书的同时将制度流程化,以此来规范员工行为。为此上电所党委积极倡导企业合规文化,建立员工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在企业内部要求员工按制度、按流程办事,坚持“业务谁主管、合规谁负责”原则,倡导“合规光荣、违规担责”,重点强调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违规问责,探索从企业管理的业务维、运营维、价值维三个维度推进企业合规管理结构优化,逐渐形成具有研究所特色的合规文化。
《中国航空报》:对于上电所的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期许?
王金岩:今年是上电所成立60周年,当前我们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上电所党委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确立了“让飞行智能、简单、可靠,让天空智慧、安全、高效”的企业发展愿景,提出“科技报国、装备强军、事业圆梦”的企业使命。通过描绘企业发展的未来业务场景,确立了企业全方位综合能力提升的战略行动路线,希望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2030年将上电所真正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航空电子研究所。
上电所党委领导班子有三个愿望:一是上电所必须承担起航空主责,在国防武器装备转型升级中践行重点保军单位的使命,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做贡献;二是上电所必须实现员工幸福,我们要为员工营造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工作环境,目标是为他们打造可以托付终生的事业平台;三是上电所必须实现健康发展,完成重点型号任务,打造发展经济基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