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氏起源(一)

2017-04-16 19:05:26来源:中国报道

打印 字号: T|T
  泱泱中华,五千载文明传承,造就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和伟大的人民(炎黄子孙)。在伟大的炎黄子孙行列中,王姓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作为目前中国第一大姓,有近亿的人口,历代名人辈出,现在遍及全球。
    中华民族历来有追祖认宗的传统。那么,我们如此人口众多的王姓是从何而来的呢?宋代欧阳修所编著的《新唐书Ÿ宰相世系表》载明:“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明Ÿ廖用贤《贤友录》载明:“王,望出太原,周灵王太子晋之后,世传晋登仙,是王家之太子,遂称王氏。”另有众多的史料、家谱也可佐证。不难证明,王姓始祖是周灵王的太子晋。
    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生于公元前565年,周灵王长子。史载子乔公“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少年则立,名闻诸侯。在他十五岁那年,晋平公派使臣叔誉入周朝见,见到了他,相互辩论后大为折服。归国后告诉晋平公说:“太子晋行年十五,才识过人,能言善辩,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另一个大臣师旷听了不以为然,请求入周见太子晋。两个人相见后反复辩论,从天地万物,圣贤君臣,一直谈到治国之道,安民之事,最后才相信叔誉并非危言耸听。他对太子晋说:“瞑臣不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周灵王22年,即公元前550年,冬十月,都城洛邑附近的谷、洛两河水位暴涨,危及王宫安全。周灵王害怕水漫京都,决定壅塞两水。太子晋以民生为重,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应该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直谏壅塞之不当,不料触怒了周灵王,被贬为庶人(平民)。太子晋郁郁不乐,于周灵王23年即公元前549年贲志而终,年仅17岁。太子晋被贬,这是古今皇太子被贬的第一人,因而直声震天下,而后世子孙,亦以此遗传忠憨之性。屈原在《远游》诗中赞美子乔公道:“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子乔而嬉戏。”诗仙李白亦有诗云:“我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
    太子晋去世后,留有嗣子宗敬(亦称宗恭),少有大志。周景王时任司徒。但此时东周天下,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王政失坠,周室就衰。宗敬公毅然隐退,避乱迁至太原,在那里定居下来。因宗敬公是周王室的嫡传后裔,当时太原人就称他们一家子为“王家”,意为他们是王子王孙,王室之家。这样王氏就诞生了。这就是王姓中国人的主要源流,史称“姬姓太原王氏”。 (作者 王家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