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城大套乡王庄王氏始迁祖汝阳公的探析
2011年春月幸识盐城大套乡王庄王信明宗亲,据其提供家谱记载:一世迁淮 始祖汝阳公 字運春 配宋氏孺人生一子名天举 公本浙江金华义乌人 事因父袆公字子充翰林学士 初仕元 旋去官隐於浙东青岩山 洪武二年召修元史为总裁官 后奉使殉节云南 公不入宦途 乐志於山林泉石来居北沙滩 寄怀於海阔天空之志,其高尚有隐君子之风 迄今宗支繁衍 殊令人仰 祖德焉
阅知该支王氏尊奉明朝时金华义乌县人翰林学士王袆为迁淮始祖汝阳之父。2012年信明等盐城王庄宗亲南下义乌寻根问祖,由于迁淮始祖名讳不符,未果而归。但《风林王氏宗谱》、《峻岭王氏签祠宗谱》记载王袆生二子,长曰缙,幼曰绅,并无名讳“汝阳”的儿子,那么这“汝阳公”与袆公又有什么关联呢?笔者多年来查阅了义乌、金华、浦江、兰溪等地诸多凤林王氏宗谱,认为盐城大套乡王氏系凤林王氏十六世孙袆公曾孙汶公之后裔,“汝阳公”即“汶公”也。
一、王袆曾祖至曾孙王汶的生平家谱记载情况。
据《风林王氏宗谱》、《峻岭王氏签祠宗谱》记载,王袆(1322—1374.12.24),字子充、号华川,为风林王氏邠国公王彦超第十六代裔孙,元末明初著名文史学家,著有《华川集》等文史行世。至正廿二年十二月朱元璋召王袆入应天府(南京),洪武二年(1369年)成立元史局,以中书、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元史编修总裁,后奉诏出使云南,谋华夏一统,大义凛然,被元朝旧臣所害致死。建文帝封“翰林学士”、“奉议大夫”谥“文节”。英宗皇帝正统六年闰十一月廿六日追封“忠义孝庄府”。宪宗皇帝成化甲子四月三日追封“翰林学士”改谥号为“忠文公”。
王袆曾祖父王炎泽(1254.1—1332.8)、字威仲、号南陵,皇佑五年进士,东阳、常山儒学教谕,石峡书院山长,以善教著称,学者尊为南陵先生。妻付氏,生二子,长良玉,幼良珉,女三,疾卒于大元至顺三年八月十三日未时。享年八十。
王袆父良玉(1289—1363),字怀璞,秉性高介,母陈贞,研访经史,为婺州路儒学训导,后至常山教谕。子三,长曰裕,次曰袆,季子補。王袆娶妻何妙音(随母居 )。
王绅(1360——1400)系王袆次子,字仲缙,宋濂弟子,袆遇害时绅年十三,年幼时受兄绶抚育如父,母妙音思念丈夫得病重,绶、绅因母病时割股肉作药引,诚孝心。后因文辞著称,蜀献王朱椿闻其名,聘至藩府,以贵宾礼遇待之,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一月,在蜀王的资助下,赴云南访求父亲遗骸,未获,作《滇南恸哭记》,后带父亲木主神位回义乌厚葬。复回藩府,蜀王礼待更加周到,不久以文行荐举,召为国子博士,,在学舍讲解经书,馆听众鸦雀无声。曾参与修太祖实录,与方孝儒友善,著有《继志斋集》三十卷。洪武帝封王绅忠孝二经序,忠孝府,忠孝世家。
王稌,王袆孙,王绅之子,字叔丰,师从方孝儒。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六月登帝位,方孝儒拒起诏书,被朱棣杀害,惧之,无人敢去收尸安葬,王稌与郑恂暗中去聚宝门外收尸料理方孝儒后事。永乐中以儒士荐举预修郡邑志,及採上二朝实录事迹。因方孝儒死难并遭株连九族,王稌自此决意仕进隐居青岩山下读书著述,自号瞆樵,著有《青岩类稿》,辑方孝儒为《侯城集》。
王汶系王袆曾孙,王稌之子,字允达,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在官守正不阿,为官三载,谢病回家,筑精舍齐山与青岩山中,称万书楼选取历代蔵书,潜心诵读,人称齐山先生。
二、王汶不乐仕途,隐居他乡的家谱等历史资料佐证。
1、弘治改元(1488年)与陈献章同被朝廷征召,竭力辞绝,谢峰、章 樊劝勉他应征,过了年多才去上任,至河西勉力起草疏条八事、先诚正、守俭约、杜谗侫、择任使、崇儒术、厚民生、谨边防、变风俗,到淮安,病加剧於是焚前八事稿,未抵京,卒于途。著有《齐山文稿》。
2、关于王汶赴京未抵卒于途一事,《圣寿谈从》记载:“死了。士夫曰:既死不必究他。伯起曰:便不死也,难究他。士夫曰:何故?伯起答曰:他读得书多。士夫默然。”
三、盐城大套乡王庄王氏世系年代的推论。
1、王袆生于1322年,卒于1374年。盐城大套乡王庄《王氏宗谱》始修於天启五年(1625年)由六世孙成吾公撰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续修谱时由十二世孙必模写序,同治五年(1866年)由十二世孙必久续修宗谱,虽其家谱中各位先祖均未注解生卒年月,但世系相传脉路清晰。我们假设十二世孙必久公续修谱时年龄在六、七十岁以上,那么王袆出生至十二代世孙必久公续修宗谱年间也就544年左右,袆公到汶公(汝阳公)是四代,汝阳公到必久公是十二代,再加三代,每代平均间隔为约29年左右,符合常规推理。
2、笔者迁桐始祖越公与袆公均系凤林王氏彦超公十六世裔孙,出生年份接近,笔者为越公二十二世裔孙,而盐城大套乡王氏“信”字辈,如信明宗亲与我年龄相仿,为汶公十九世孙,两者世系代数吻合相当。
四、关于盐城大套乡青龙岗地名的由来分析。
1、王袆母、妻何妙音、长子缙、次子绅等五孙卒后均葬于青岩山之象鼻岗之南。
2、其族人王威南征百讨廿七载,身经百战,汗马功高,明太祖封开国功臣,武定侯,天下都统兵义兵万户元帅,食邑千户,子孙世世袭职与国同休,世居县北(义乌县北)二十里龙岗。
笔者认为:汝阳公卒葬地青龙岗地名的由来是故地义乌青岩山、龙岗的合称地名,是“汶”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和期盼叶落归根回归故里的一种愿望体现,以不忘故土、慰藉思乡之情。
综上所述,“汝阳公”就是袆公之曾孙“王汶”。汶公征召赴京未抵,至淮安,途中突发“急病”而卒。试想一个人不愿去做的事,人们往往会以一种合理的理由或借口而推辞,由于皇命难违,恐涉牵连祸及义乌九族,故出此计“途中病卒”而推辞不仕,将“汶”改名讳为“汝阳”而隐居於淮北人烟荒芜之地。试想千里之外的盐城王庄后裔怎么会尊奉金华义乌人王袆为祖,若不是“汶”避难,怎么会择淮北荒凉之地而隐居。
以上是笔者的见解,供各位凤林王氏宗亲及家谱爱好者共同探讨。
凤林王氏峻岭沙溪派越公二十二世孙桐庐岩桥 志强 谨识
二0一六年七月一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