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闽第一的由来
每年立春,福州郡首都要率群僚偕百姓代表前往闽王祠致祭,“以占农耕之早晚,岁之丰瘠。”并于祠中取一土丸捏制成春牛,游行各地,拉抬造势,发动百姓备耕。自宋至清,岁岁年年。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还特置“开闽第一”的匾额,以示官民对闽王王审知的尊崇。
向春神乞求,向土牛祷祝,是先秦时期就有的国家祀典,《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候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北京的先农坛就是明清两朝天子祭祀先农的地方,还设有劝耕台亲耕地让皇帝进行示范耕耘。闽都福州祈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以求五谷丰稔,寄托着百姓虔诚的信仰,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化的认知。
闽王祠原是王审知的旧宅,宋开宝九年(976年)重建为忠懿王庙,明万历间重修改称闽王祠。《开闽忠懿王王氏族谱》(北宋)载:皇朝祥符三年三月,东封西祀毕,赐今额墨书匾额,一曰:“绍越开疆”,一曰:“八闽人祖”。闽王后裔以开闽为堂号即源于此。
“绍越开疆”为时任吴越福州刺史钱昱所题,绍即继承,意思是在闽越族的土地、人文、资源、建设成就上进一步开拓、开创。
“八闽人祖”是宋太祖赵匡胤所题,福建古为“七闽”地,唐末王审知偕兄王潮,王审邽(史称开闽三王)率五千义军入闽“周天七闽,合增为八”;而人是做出来的,有“华之章服,夏之礼智”。“八闽人祖”可理解为:福建人文明进步的开始。
“鼙鼓中原沸似波,将军闽峤远横戈”。唐末淮南义军被迫入闽,生死茫然间王潮被推为主帅,他表示“春秋尚义,不作乱民贼子”,要“出交广,入巴蜀,以幹王室”。仁义之师后被以张延鲁为首的泉州乡绅耆老挽留下来。当时的泉州:州官暴政,匪乱不断,黄巢开山七百里由福建进广东的兵災尚未消尽。义军与百姓犹如泽竭的鱼双“相掬于湿,相濡于沫”。苦难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也幸运地存活了下来。王潮被命为泉州刺史,后来又入主福州。王审知继王潮为威我军节度使,治闽合计四十年,他带领福建百姓励精图治开创了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有着深沉的影响和不二的功勋。
族群的融合:义军与百姓完美融合,合作共赢,“民始改聚,地始改辟”,“諭编亡于仁义,化战壘为良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同化。
文化的重构: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外商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形成福建多元互鉴,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政治的建制:睦邻保境,建郡置县,闽国的疆域已基本确立了今日福建的政区。
经济的发展:占城稻的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引进,皇宫起民居的推广,造船业的发展,切实改变了福建的衣食住行。
海交的兴起:利用因战乱海外交往成为各个割据势力可独立自主的有利时机,将泉州港、福州港的海上贸易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为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义军将士和迎请辅助三王治闽的百姓后裔心里“开闽”的解释就是:闽疆的开发、开辟,有着其先人的一份荣光。开闽第一与其说是对王审知开发闽疆功勋的肯定,不如说是吏民百姓对其祖先开发闽疆的追忆。正如明礼部尚书叶向高所言:“公为祖极德,唯独公族之有荣,即全闽皆与有极耿光矣”。
周天子以朝歌为中心: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福建为蛮夷之地。西汉武帝迁闽越族于江淮间,随着汉人的不断南下,唐初退居闽南地区的闽越遗族又发生啸乱,史记为“闽獠暴动”,淮南道的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平叛,后陈元光上书要求向南方移民,增设漳州,“周天七闽,宜增为八”。唐末出自淮南的三王义军会入福建并留下来也有此因缘。中华文明正是因有这样一次次的同化、融合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相传曾立石示禁后世,有“不以南人为相”之条,后来王安石欲为相,司马光即以“心术似福州”反对。而恰是他给予了王审知“八闽人祖”的赞誉。令多少福建人感动不已:中原高贵的血统被重新捡拾,中原的习俗、典章、六艺、语言被奉为圭臬。“文风之盛冠十国”,蛮荒之地谓为“海滨邹鲁”,直到今天更因“事定千年无战伐”,福建人反而有最中华的自豪。
开闽三王南下的路也走过了客家先民,走过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的祖辈,文明的基因传遍各方。泉州是开闽三王入闽最先拥有的地方,靠着对文化融合力的张扬,将唐时的四大名港交州、广州、明州、扬州一一超越,成为宋元时期东方的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今天当“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时,重温历史,记住祖先从那里来,记住变化的整个过程,认识自我,不相忘于江湖。有着深厚底蕴,有着坚韧、敢为人先,包容、开放精神的福建,定然能再次把握历史的机遇,继写昔日的辉煌。
让精神永驻,让文明长继。“开闽第一”是为序章,迈步从头越,福建奋进!八闽有荣光。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