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本网应邀采访福建罗源王氏宗祠落成庆典

2016-09-18 20:14:27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世界王氏网罗源县讯(王增述 陈丽娟)9月17日,福建省罗源县王氏宗亲联谊会在风景幽美的起步镇洋北村田后自然村隆重举行罗源王氏大宗祠落成庆典活动。













    罗源王氏大部分是闽国三王后裔,自两年前本网总编应邀前往帮助组织成立罗源王氏宗亲会以来,尽管全县只有3000多王氏宗亲,但他们感恩先祖团结创业,毅然白手起家建造祠堂,在田后村全体宗亲敬祖思源无偿奉献几十亩土地,拓土奠基开始,在湖北随州鑫福石业公司董事长王锦福宗亲慷慨解囊捐献巨资全力参与下,一座美轮美奂的王氏祠堂终于屹立在文峰遥拱,龙虎列帐,财水环流的风水宝地上。今天,拱门林立,贺柱焕彩,锣鼓喧天,礼炮轰鸣,宗亲会成员们热烈欢迎来自全县30多个王氏聚居村和王氏企业公司的宗亲代表欢聚一堂,共商盛举。



    福建省王氏宗亲社团联谊总会会长王和炎,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副会长王磊,办公室主任王幼松和福清市高山王氏宗祠、连江王氏宗亲代表以及江西上饶、浙江文成王氏驻罗源企业家等应邀前来祝贺,受到罗源县王氏宗亲会和祠堂管委会的盛情接待。



  

    上午11点,庆典仪式拉开序幕,首先宣读了祖地固始和各地的贺信。罗源县原人大副主任、罗源王氏宗亲会会长王永春致辞(全文另发),洪洋大目村主任,宗亲会监事长王建国公布建祠资金使用情况。

    接着,来宾代表,福建省民政厅原社团办主任,福建省王氏社团联谊总会会长王和炎应邀致贺词并向庆典大会赠送《中华王氏大典》。

    本网总编应邀到会道贺,并向王永春会长和王兴佺副会长赠送委托上海书法家王世李书写的“开闽世家、源远流长”墨宝及王世李作品选;向罗源县人大原副主任,宗亲会顾问王家驹宗长赠送《世界王氏》六期刊物,颇受罗源宗亲喜爱。





    庆典活动很有特色,在畅叙宗谊的清歌家宴上,秘书长王增述通过主持人宣布了当场捐资的个人、村组的金额和项目,王锦福又领头捐了木柱20 多万,宗亲捐资热情高涨,认捐声迭起,把庆典活动推向高潮,赢得了阵阵掌声。副会长王义民、王开浩等还安排了墨宝留存的书写节目,丰富了活动的内容。

    2点,祠堂外鼓声和炮声,握别声响成一片,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排排迎风袅娜的红贺柱又给祠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3000人的宗祠已投入建设资金600多万,罗源王氏宗亲真的不简单,创业精神值的学习,来贺的嘉宾都伸出拇指,他们说今天的庆典活动办的真是圆满成功!
    最近,人民网刊文:祠堂是存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我一直笃信: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现在,家乡正在大加宣传弘扬宗祠文化,我很以为然。在巍巍千年雪峰山下,在湘西南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祠堂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美轮美奂,恰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神往。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中国网专家博客说,宗族文化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宗族文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极难撼动。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宗族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地在中华儿女那里扎下根基,尤其是祖先崇拜在国人心里更是毫不动摇,离乡的游子携带家乡的掊土已成为世俗的传统,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也成为人性深处近似动物本能的习惯性中级表现,祠堂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