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七旬退休教师王文明 弘扬中医52载

2017-03-01 11:21:10来源:四川文明网

打印 字号: T|T

王文明老人在配草药。
   四川文明网泸州讯(周超文 曾跃春 文/图)走进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砖房村三组77岁的退休教师王文明家中,还未进屋,一股浓浓的中草药香味就扑鼻而来,直沁心脾。正在忙着抓药配药的王文明兴奋地说:“别小看这些中草药,它的功效可大了,几十年来已为周边上万名甲亢、腰椎间盘、心脑血管、手脚麻木等患者解除了苦痛,他们大多只出点药本甚至一分钱也没花。”
  他的执著 潜心钻研中医52年
  1965年6月,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向全国发出后,拥有初中文化的22岁纳溪县白节区三华乡砖房村小教师王文明倍受鼓舞,他也由此开始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起中草药的功效来。
  药对路治病,不对路则致命。王文明深深明白这一点。为早日掌握中草药药理替村民治病,他每月从微薄的6元工资中抽出3元来购买《药性歌括四百味》、《中药十八反》、《常用中草药手册》、《药性赋》等书籍。在其后的20余年里,仅买药书就花去了他2000多元工资。如今这些书籍虽已泛黄,但书中的大多内容,王文明至今都能背诵。
  在购买各类中草药书籍的同时,王文明还向名医高师上门求教,利用寒暑假无数次去泸州、贵州、云南等地,找专家论证,与名师探讨,不断丰富自己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并将之用于自己和家人实践。这些经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理论,让王文明的中草药在甲亢、心脑血管、偏瘫、腰椎尖盘突出等疾病防治上取得了极佳的效果。50多年来,王文明以精良的医术,为十里八村上万的百姓解除了疼痛的折磨。尤其是个别村民和市民,在城里大医院都已不再给予治疗后,在经过他中草药的调理下,居然重获新生,少则多活了3、5年,多的超过20年。
  他的付出 中草药大多来自悬崖峭壁
  王文明生活于海拔700多米的10万亩大旺竹海林区,茫茫林海为一味味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品种之齐,令很多地方望尘莫及,但有些中草药生长于悬崖峭壁间,却又令人心生胆寒。
  每次上山采药,王文明徒步三二十公里是他的家常便饭。“路途远对我来说还是锻炼身体,最让人担心的还是采挖悬崖峭壁上一两味草药。”王文明说,好在他经过了50多年的历练,练就了他身轻如燕、在悬崖峭壁上如猿猴般的身手,让生长在悬崖峭壁间的一棵棵药草“轻松”飞进了他的背筐。“虽然我们为王老师敏捷的身手叫好,但也时常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身下是数丈高的坡坎,如稍有闪失,后果将不堪设想。”谈及王文明采药,村民莫不竖起大拇指赞叹。
  大旺竹海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据王文明老师不完全统计,山中各类中草药物种上百种,何首乌等诸多中药材也不鲜见。这些中药材大多长在悬崖绝壁上,采药者得有胆量才行。
  “在采药季节,我每天要翻山越岭几十里路,有时还会遇到毒蛇。”王文明说,“尽管辛苦危险,但没有一次背着空背筐回来。但是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挖几十斤。每每这时,总要让我兴奋好几天。”
  他的心愿 期盼能有人来接班传承中医
  52年来,经王文明治疗的甲亢、心脑血管、偏瘫、腰椎尖盘突出、类风湿等患者上万人。“我虽然钻研中草药并实践了50多年,现已有了一套自己总结的中草药治病理论,但终有一天我也会老去,只是现在无人可传时常让我夜不能寐。”说起自己77岁高龄了还没有传人,王文明老人颇为担忧。
  王文明告诉笔者,他的4个儿女都没有多少文化,均未继承他的衣钵。他介绍,就拿目前西医治疗甲亢和骨质增生两说,都是动手术,甲亢手术大多会让患者带来眼睛变大等副作用;而骨质增生术后,也有可能重新生长。而用他的中草药来治疗,无副作用且不复发。尤其是骨质增生这一类病痛患者经他治逾的已超过500例,还没有一个患者复发过。
  然而,随着年事渐高,类似上山采药的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王文明担心自己钻研的中医绝技失传,于是迫切想寻觅到合适的接班人,传承自己诊治技艺,让自己经过50多年的诊疗经验,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但王文明又提出条件,“要想传承我的技艺,必须象我一样恪守看病只收成本甚至一分钱不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