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扇”王星记传承匠心 孙亚青:40年专心做扇子

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亚青
记者:孙董与扇子的缘分不浅,更有人说您是“为扇而生”的人,您是如何与扇子结缘的?
孙亚青:最早接触的王星记扇子是在我十四岁,当时看到我姑姑在做王星记扇子的外加工,觉得很有意思,开始帮她打下手,接触下来发觉自己蛮感兴趣的,上手也特别快,就与姑姑一起动手做这份工作了。每次去交扇子的时候被老师傅夸有天赋,我也是颇有成就感。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孩子们有各种玩具可以玩,做扇子这样的手工劳动对于我来说更多是一份乐趣。毕业后,因为喜欢扇子所以选择到王星记工作,这份工作一做就是四十年。
记者:刚进王星记,学习手工技艺非常辛苦吧,有什么学习的心得可以分享?
孙亚青:要想练好手工技艺,就必须要勤学苦练,别的工人中午吃完饭会休息半个小时,我吃完饭立马坐到位子上去练,练习的时候,手指头都不知道戳破过多少次,才慢慢地找到感觉。我觉得学习不仅要勤学,更要勤问,我常常向工厂资深的老师傅请教。进厂几年后,厂里选了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去学习檀香扇“拉花”技艺。这“拉花”是檀香扇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技术,同时也是力气活,常常练得手臂都抬不起来,我这一学就是十二年。我特别喜欢接触新的东西,工厂一出新的花样,我都是自告奋勇要做,我认为接触新的东西就是多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学到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现在我也常常告诫年轻人,你的基础打多深,大楼就能建多高。
记者:您精湛的制扇技艺已经令人叹为观止,还在管理方面做出不菲的成绩,应该受到了不少的挑战吧?
孙亚青:1992年,单位培养我做车间主任,从专做技术到管理车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做好角色转换,我逼迫自己学习所有的制作工艺,了解所有的工艺流程。
1994年“天工艺苑”商场的一场大火使得王星记元气大伤,在这危机时刻,我与职工们选择坚持和拼搏。我带领职工们到全国各地参加展销会,不仅带回订单,而且深入了解全国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久后,我担任王星记湖滨门店经理,我管理的那三年,门店不仅扩大零售,而且还提供上门服务、开辟外贸业务等,而且门店年利润每年都是超额完成任务的。
2000年我受命成为王星记厂长,肩上的责任就更大了,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出短板并改革,从提高品质、改变管理模式、降低成本、制定制度等多方面逐渐打造出焕然一新的王星记。其后,王星记改制成“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利用系统管理模式管理公司,并且很早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河坊街上王星记门店是最早一家开电子发票的店铺,现在淘宝、天猫不仅有旗舰店而且还有我们授权的连锁店。
记者:2016年是王星记发展的“小高潮”,那接下来有什么发展规划?
孙亚青:2016年G20峰会将王星记推到舞台上,也让人重新认识王星记,了解中国扇文化。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用德把传统工艺做到极致,打造出真正具有杭州特色的产品,让王星记成为杭州的金名片、成为中国特色品牌。同时,王星记将进一步扩大国际视野,推动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抓住大事件、大项目机遇,进一步提升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借助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大通道,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