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南宋清廉学官王西机

2017-01-02 15:54:30来源:桃源乡讯

打印 字号: T|T
 □ 林联辉
  锦斗仙华王氏宗祠,俗称“王氏溪坝祖厝”,厅上挂有一匾,曰《赋就占鳌》;门联与厅柱联,分别为“聚族无双地;开闽笫一家”“解元、状元第;博士、进士家”。自宋至今绵绵近千年,演说着锦斗溪坝王氏先辈辉煌荣耀史及其先贤王西机的传奇史事。
锦斗溪坝王氏宗祠全景图
闽王后裔
  王西机讳名士艾,字希武,号西机,官名胄,锦斗乡人,南宋嘉定癸未科(公元1223年)进士,是一个一世清廉的教育官。古代称帝王之子孙为“世胄”“贵胄”,因此民间传说西机取名为“胄”,是为了纪念锦斗王氏开基祖承信公。若论出身,王承信乃是五代时期“开闽王”王审知的曾孙。
  公元933年,王承信的祖父闽王王延钧升“桃林场”为“桃源县”;938年,其父王继鹏则改“桃源县”为“永春县”。王继鹏在位不满四年,被杀。他的两个儿子,因担心受到株连,长子王承佑避难安溪,次子王承信则从泉州横墩逃往永春,并在远离县城数十公里外的偏僻山乡锦斗栖身,肇开永春锦斗王氏之先河。“寻得桃源好避秦”。《锦斗仙华王氏族谱》对这一“避秦胜地”记载曰:“邑西25里许有村曰仙华,其阳之巅,泉甘土肥,树木林立。春日融和,则野鸟弦歌;天风微起,则万籁和鸣。僻而居之焉,耕云锄月,其乐无穷。”
  王西机为承信后裔、锦斗溪坝王氏的第10代传人。
赋就占鳌
  王西机少时天资聪敏,学习刻苦,《仙华王氏族谱》称他“性颖异,家贫力学”、“天挺人豪,心酣六籍”,且“得先世解元祖伯职公之传,亦长于春秋”。王西机与其先祖伯王职一样,都精通孔子的《春秋策》。
状元蒋重珍《赋就占鳌》题匾
  南宋嘉定癸未(1223)年,王西机赴省试斩获第一名,旋即赶赴临安府京试,进士及第,与状元蒋重珍同一榜。是科知贡举(主考官)为程珌,同知贡举(副主考官)为朱端常、朱著、郑自诚。
  状元蒋重珍见同科进士王西机文华盖世,很是敬慕,于是题了一幅《赋就占鳌》的额匾赠给他,言我虽有幸中了头名,可是你的文赋毫不逊色,接近鳌头!也许是蒋之赠匾,《锦斗仙华王氏宗祠》誉称“状元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后来,王西机出任广东惠州府教谕。
惠州二度
  王西机当任广东惠州府教谕,也是福建省第一个领教授职衔的人。王西机初至惠州时,惠州百姓知道他是个很有才干的清官,感叹他屈才小就,西机坦然作答,“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乐莫大焉,奚计其位之轩轾哉!”
  宝庆丙戌(1226)年,西机因治教有方、成绩显著,秩满考最,召回朝中,升迁太学博士,兼任礼闱教艺,从事国家学政工作。西机始终操守其志,轻裘缓带,廉明仁恕,从不欺民,爱护儒生,唯才是举,为教育事业披肝沥胆,为社稷黎民尽忠尽心。
  王西机任高等教育部门的领导期间,治教十分严格。正当行将宏图大展、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候,却发生了一起震动朝野的考场舞弊案件。某年大比开科取士,一姓同的典举(考官)与奸相史弥远上下其手,故作险怪之题欺压众位举子,又偷漏考题卖钱,录取那些并无真才实学的公子哥儿。西机发觉后,及时制止这起舞弊行为,使同典举不得不改填榜上名次,但他本人却遭到朝中群小的诬陷以及佞臣史弥远的弹劾,并被免去“高教”职务。这件事霎时闹得沸沸扬扬,人们纷纷为之抱不平。然而西机却泰然处之。
  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王西机从京城大臣贬谪惠州为通判(监州官),领承议郎之职衔,兼管建昌军仙都观与内外劝农事,基本上成为闲职的散官。然而,此次的再赴惠州,则成就了王西机与广东名胜“罗浮山”的一段不解之缘。
情满罗浮
  罗浮山位于惠州博罗县西北,横贯博罗、增城、龙门三县,纵横五百余里,山势雄浑,风景秀丽,飞瀑流泉,奇石幽岩遍布,别有福地洞天,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誉。西机经过穷搜博采,旁征广引,集前惠州文学家的《罗浮山记》和知州谭粹的《罗浮集》之善,于宋宝庆三年(1227年)编辑一书,称《罗浮图志》并撰写《后序》。后人称:“罗浮有志,始於王胄,功垂千载!”可惜的是,《罗浮图志》今已不存。
  王西机工于诗书琴画,其诗词感人至深,后人称他诗品如人品。他赏玩罗浮山水,且多题咏,著有《罗浮诗草》。也曾于罗浮山一道观中,泼墨一幅“岁寒翠柏”丹青图,并题诗曰:石门龙过海风寒,翠柏巉岩不可攀。擎天力尽孤臣老,惟有悬题墨未干!
魂归故乡
  淳祐戊申(1248)年,王西机因过于劳瘁殉职于任所,运柩归葬于永春。西机墓位于永春县城德风山,坐丁向癸。墓如其人一般简约,墓牌由三块石碑合成,碑上未有注明建墓甲子时辰及署款,仅仅竖行楷书“宋乡贤西机、王公先生墓”。可叹一代忠良,一世清官,卒之日行囊空空。惠州、永春两地士民仰慕思念,久久未能忘怀。永春建造“仙华”“省元”“联奎”等三座牌坊纪念他。德化金粟洞,锦斗象山亭均有雕塑西机的神像,把他作为菩萨来敬祀。
  西机活着的时候是一个耿耿忠臣,死后依然忘不了庇护平民百姓。《仙华王氏族谱》称赞曰“胄公为宗室忠臣,人归九京,犹存今古,而神游环宇,千载如生。”
  乾隆丁酉年,举人、钦拣知县正堂吕元烺,对清正廉明的教育官王西机的一生有很高的评价:“惜权门之足,操持不愧于灭明;无暮夜之金,清白实同于杨震。”并叹其“阻为谏官,弗克大用”,是多么可惜与悲哀的。
鸭魄鸟魂
  至今永春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王西机的故事,最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当数“鸭子墓”与“神鸟报喜”。
  前者讲的是王西机的祖辈年少时,以牧鸭为业,鸭母夜生双蛋,牧鸭童们都很喜欢与他一起放鸭。有一日,一只鸭子死了,他们把鸭子掩埋,第二天那死鸭子竟然活转过来。后来王西机的父母亡故,也埋葬在这里。此地便得名“鸭子墓”。
  后者说的是青年王西机一边读书、一边教书,还边耕田做农活。有一天,他正在稻田里除草,几只鸟仔在他头上绕来绕去,边转边叫:“王西机,王西机,状元不中等何时!”听了灵鸟的暗示,王西机急忙祭别祖茔“鸭子墓”往京赶考,故事的结局总是美好的,王西机果然一举成名。也许是“鸭魄鸟魂”传说之故,人们往往把进士及第的西机称为“状元”。可是这毕竞是民间的传奇故事,史实上的王西机,仕途却很艰辛曲折。
  参考资料:《永春县志》《锦斗仙华王氏族谱》《惠州罗浮山志》等。
  (照片系锦斗溪坝王氏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