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文:我在600多家智库前痛惜地说

2016-12-19 09:56:36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打印 字号: T|T
(原标题:王文:我在600多家智库前痛惜地说)
编者按: 2016年12月17日,由南京大学与光明日报主办的中国智库治理论坛2016在南京举行。全国近800位智库学者代表参加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在论坛开幕式上主旨发言,现根据录音将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非常感谢主办方把我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今天是我参加过的关于“智库研究与建设”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场会议。
过去我们常讲“知识界”、“学术界”、“科技界”,恐怕今天之后,可以理智库气壮地说“智库界”了。今天会场上有个条幅上写着“新型智库共同体”,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智库界”套用武侠小说的词,就是智库人有了“江湖”。从这个角度看,李刚教授组织的南京大学这场规模盛大的会像是“华山论剑”,而光明日报更像是“兵器谱”,而王斯敏主编就成了女版的“百小生”。
说到“江湖”,必须就要说“朝廷”。用现在的话,是讲“决策者”、“政府”。正如刚才有致辞领导讲到的,今天是一个特殊日子,自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距今正好有约三周年了;2014年底,中办、国内第一次专门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颁布指导意见,把智库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距今也有二周年了。
这两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对于像我这样的智库行业从业者,一个今年我飞了30万公里,地球飞了8圈,到约20个国家宣讲中国近百场的人来讲,大体有三个“变”,三个“没变”:
第一个变化是,因为官方在顶层设计、中央文件上的大力推动,“智库”逐渐成了公众与官方均认可、且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的行业。一些部委专门专门设立了“智库处”,智库成为打破专业划分、以服务目标为导向的一个行业共同体,也逐渐有了“智库界”,而且,我们的的确确是在G20?南海、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上,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过去也有“用武之地”,但却是零星的,现在却是成规模的,这反映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重要进展。
第二个变化是出现了一批智库界的新星和一些重要的智库产品。比如,社会智库像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盘古智库;地方智库像上海社科院、浙师大非洲院;高校智库如清华苏世民学院,我们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都做得很不错,成为像我这样的智库从业者与观察者长期的观察对象。
第三个变化是产生了推进智库发展的重大评价机制,像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还有学术期刊《智库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荆林波老师率领的社会评价中心也是一个重镇。这些评价机制正在成为智库界的规范力量!
三个变化,用一句话说,智库人的江湖,越来越大!
但也三个“没变”:
第一,虽然有了社会与官方的认同,但智库的思想供给仍然跟不上政策需求。中国智库研究了许多问题,但不少是伪问题;中国智库提供了许多方案,但不少是假方案,无法落实的方案。在这点上,决策者是非常焦虑的。
第二,虽然有了不少智库新星、智库新秀,但比起全球智库的知名度、公信力、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正如我在新著《伐谋:中国智库影响世界之道》中所描述的,我曾去过约100个全球主要城市的机场,很少逛免税店,但一定会逛书店。我很痛心,也要自我批评,机场书店是最高效的销售传播思想的地方,但我从没有见到过哪怕一本中国学者写的书。
近期,有不少媒体采访我,说起我80后学者如何如何有成长。我回应了许多次,80年的学者已不年轻了,明年就37岁了。福山当年定“历史的终结”(1989年)时是37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是36岁;蒙代尔32岁时候已写了《国际货币制度》,提出了“欧元”的最初想法。时不我待啊。中国智库界出现诸多积极迹象还不足以好到能够产生像基辛格类似这样国际战略大师的阶段。
第三,虽然中国智库界有了许多评价体系,各类智库的评估与排名在国内至少有10类,但是我们在全球影响力上仍然没有超过美国宾州版的全球智库排名。当然,中国社科院荆林波老师那边正在做这样的艰辛努力。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对全球智库的评价权。据说,2017年1月26日,麦甘先生又要推出全球智库排名榜单,他只有几个人的团队,怎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全球影响力呢?如果是思想市场在国际社会层面上看的话,我们应该去勇夺国际定价权。可见,中国智库研究界任重道远。
最后,我有一些发自内心的建议。
我们智库界的人士要有紧迫感,要在真正的社会进展中找到真正的问题。张五常先生说:“问题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做学问要找重要的入手。生命那么短暂,面一个人的创作期更短。选上不重要的问题下功夫,很容易转眼间断送学术生涯”。大家都有家国情怀,但时不我待啊。
我们智库界的人士要团结,要成为真正的知识、思想共同体,最好成立一个 “全国智库联合会”。因为全国有科协、医协、记协,却没有“智协”。
我们智库界的人士面向国际,中国智库之间不应该有竞争,而要互相帮衬,互相团结。中国智库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布鲁金斯、兰德公司。毕竟,在全球知识思想体系中,我们不能成为知识思想体系后殖民化时代的倾销地与被主导者。
谢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