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李慈铭与王闿运

2016-12-07 11:08:16来源:深圳商报

打印 字号: T|T
安迪(上海)·东写西读

    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把李慈铭点为“天富星扑天雕李应”。李慈铭一辈子为贫穷所困,却被点为“天富星”,未免有点讽刺,或许只是因为都姓李吧?如果李慈铭知道汪辟疆把王闿运点为“托塔天王晁盖”,不知要发出怎样的恶声。
   当年就有李慈铭的朋友董文涣引了张之洞的评论说:“孝达编修同年尝言,近时词章家,浙之李莼客、楚之王壬秋,殆无伦匹,诚非虚誉。”李慈铭在日记中很不以为然:“若王君之诗,予见其数首,则粗有腔拍,古人糟魄,尚未尽得者。其人予两晤之,喜妄言,盖一江湖唇吻之士,而以与予并论,则予之诗亦可知矣。”接着感慨道:“以二君(指张之洞和董文涣)之相爱,京师之才亦无如二君者,香涛尤一时杰出,而尚为此言,真赏不逢,斯文将坠,予之录录,不可以休乎?”只有陈乔森(逸山)曾说:“以王壬秋似李爱伯,予终不服。”李慈铭引为知己:“都中知己,惟此君矣。”(均转引自《李慈铭年谱》)
    晚清民初的孙雄曾把李慈铭与黄景仁相提并论:“仆尝谓近贤诗,以两当轩及越缦堂为正宗,乾嘉以来,名辈虽多,实鲜堪鼎足也。”汪辟疆认为这个评价“誉过其实矣”(转引自王培军《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即使与两当轩并雄,李慈铭也未必满意,《越缦堂读书记》:“阅黄仲则《两当轩集》,系常州新刻本,诗词俱较多,然都无取,盖仲则生平已删之作。又有诗话数则,其论李东阳、高青邱诗,亦未尽当。”
    论诗实在是很难一件事,尤其是让当事人满意。董文涣评李慈铭诗还有两句话:“初法温李,继规沈宋。”李慈铭不承认:“予平生实未尝读此四家诗也。”这是同治壬申年(一八七二)的事,查《越缦堂读书记》,同治壬戌(一八六二)却已有读《玉溪生诗注》的记录。再往前,他曾回忆自己在咸丰五年(一八五五)“欲泛滥名家,以冀无所不有,或拟香山、东坡”,也有“拟沈约”。怎么就赖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