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洪忠· 简述盐城王氏《一》

2016-11-10 17:41:02来源:王洪忠

打印 字号: T|T
               ------三槐堂盐城龙冈民王重一公世裔
   一、家谱
   清顺治15年谱序记载,重一以上世系遥远不及考,重一祖,原苏州阊门人,元季避兵乱,遂去故里。至洪武皇帝苏州克复,重一祖携弟重二迁居江北。重二居兴化,今有世胄为昭阳巨族。重一祖居盐城西郊十八里龙冈,耕读传家,世人称为民王。以区分后来也迁居龙冈,以烧灶煮盐为生的另外一支王姓,始祖为希尹公,世人称为灶王。我族总谱自清顺治15年首修谱,清乾隆33年二修谱,道光10年三修谱,光绪21年四修谱,民国26年五修谱。一些支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等都有修谱,我支系于2013年初完成了历史以来比较全面的一次修谱,精装一套2册,先后被盐城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西省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收藏。
     二、家祠
   祠堂的作用除了族人供奉祭祀祖先外,还有其他多种用处。我族祠堂初建龙冈西街,系三世祖孟贵公后裔15世祖儒臣(号汉卿)公住宅施与族众改为祠堂,后旦华公主导变置迁建北街,祠堂的规模、装饰在龙冈第一,有康熙皇帝的圣旨碑刻、宋曹书法家关于我族王忱孝子故事的《白燕赞》碑刻、淮安知府潘爻的《白燕诗》碑刻等等,抗日战争期间,该祠堂后被日伪军于1943年强行拆毁,取砖木用于建碉堡之需。我支派在马沟王庄(现三槐村)也建有祠堂,堂号“三槐堂”,祠堂对联延用老谱“三株槐树昭前代,万里鹏程励后人”。2005年被张姓住户旧房改建拆毁。
   三、板轴
   家传板轴,系18世驭轩公与19世月楼公,二人利用课余时间(二人系晚清太学生、私塾先生),约在光绪10年,根据龙冈祠堂的本门祖先轴、结合家传老谱、家传8世祖仓公以下祖先轴所立。一直供奉在王家庄祠堂,1966年文革扫四旧时期,20世士杰公(王林宽将军之父)利用时任王庄2队保管员之便,抢先把五片板轴隐藏在场头草堆中,使得板轴幸免于难,流传至今。
四、券砖
   “永远墓券”文字砖刻,是16世祖王奇山、王谷山兄弟二人为其父绍祖公安葬时,连带祖父天仁公、祖母熊太君,请地学大师占卜、作法与开皇后土元君购买茔地的文字砖刻一块。制作于清嘉庆丙子年(公元1816年),1970年迁坟时挖出,一直保存至今,上面文字残缺不全,后经笔者仔细考证,终于全部破译。它和板轴一样,都是我族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文物。
 
   盐城龙冈(三槐堂)《王氏宗谱》编著    
      盐城龙冈王氏民王重一公世裔宗族理事会    王洪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