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庆华:“古稀”志愿者每年组织活动上百次

2016-09-26 10:14:37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 字号: T|T
    王庆华是渝中区华福巷里的“红人”。 
    华福巷社区党委委员、社区文化志愿者、爱心专委会主任、大溪沟派出所特聘警风监督员、青少年辅导员楼栋长……一人身兼数职的王庆华,今年已经70岁了。
    “她用行动诠释了一名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品质与担当,我们都喜欢她。”华福巷社区的李阿姨说起王庆华,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王庆华作为社区文体建设中的骨干,担任文化志愿者期间平均每年组织活动上百次,撰写简报百余篇,成为街坊邻里熟知的热心志愿者典型。
    用心诠释志愿者精神
    想尽办法去帮助、去倾听
    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在区、街道、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总能见到王庆华的身影。“人的一生仓促、短暂,谁都珍惜。人的价值,在于耕耘,乐于奉献。”这是王庆华常挂嘴边的话。
    作为社区能人,王庆华对自己所在楼栋的16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哪家有事想找她帮忙,向她倾吐家事烦恼,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去倾听。
    华福巷49号6单元4-2住着一对高龄空巢老人。李宗义老人是南下离休老干部,身患严重的心脏病,曾换过两次心脏起搏器,且严重的哮喘病经常发作,而老伴刘光碧同样疾病缠身。多年来,王庆华主动帮扶二老,时常敲门问寒问暖,随时随地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老两口经常夸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把党性与文化志愿工作结合起来
    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庆华早年间养成的勤学专研习惯始终没有改变,除了保持以学为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外,还巧妙地把党性与文化志愿工作结合起来。
    王庆华与社区居民一道创作的快板诗《廉政文化建设心字歌》,曾多次在区、街道、社区进行表演,被街坊邻里广泛传唱;她个人创作的廉政小诗《话说廉洁》刊登在华福巷社区宣传栏内,常年供社区居民学习;她还一直负责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文明礼仪、道德讲堂等社区简报的编写,几年下来已累计百余篇。
    “光我一个人学也不行,得发动大伙儿一起学。”王庆华说,自从她前年参加了渝中区主办的“我学我秀、做幸福渝中人——万户家庭网上学”的活动后,备受启迪。她决心要让社区居民一起参与网上学。在她带动下,大伙儿学会了登录“渝中学习网”,社区逐渐形成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网上学习氛围。
    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创新组织青少年假期活动
    “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在王庆华看来,要落实日常的志愿者工作,需有计划地开展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为此,她一直与渝中区的教科文体各部门积极联系、协调,为青少年组织了大量的文体活动——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王庆华组织社区小朋友参加大溪沟街道举办的“学科学、爱科学”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重庆科技馆的各个展览;为了让孩子们懂文明、讲礼貌,她又带领他们参加社区组织的交通文明劝导、争当小小志愿者、学雷锋见行动等各种活动……
    “每逢寒暑假都有好多‘福利’,看话剧、做手工,参加不完的活动,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王婆婆的功劳。”今年10岁的孙芸芸是王庆华的邻居,她说,“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让我们的假期不再仅仅是看电视剧、玩电脑游戏那么单调了。”
    据悉,近年来,王庆华先后荣获渝中区创全国文明城区先进个人、渝中区首届邻居节和睦之星、重庆“小人物、大英雄”助人为乐道德风尚先进个人、渝中区首届邻居节“和睦之星”等不计其数的光荣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