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玉兰:我要传承蒙古族书法

2016-09-21 10:18:14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打印 字号: T|T
    一方砚墨,一支削尖的竹板,王玉兰每天都要用她这两样宝贝练习书写蒙文竹板笔(乌朱格)书法。2016年,蒙文竹板笔(乌朱格)书法被列为鄂温克旗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玉兰也被确定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蒙文竹板笔书法书写中不能修改,必须一次性写好,要求文字运笔细腻、平和流畅、笔划清楚、均匀、整齐而美观。
    谈到竹板笔书法的传承,王玉兰坦言更多的是出自于对民族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情怀。39岁的王玉兰在鄂温克旗文化馆工作,副研究馆员。十几岁开始跟着舅舅学习写字,舅舅是蒙文竹板笔书法家族继承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带领出一批喜爱书法的学生。王玉兰在上学期间还学过毛笔字,蒙文美术字等。参加工作后,随着工作、生活上的事务日渐增多,她曾一度中断过练字。
    一天在单位整理卷柜时,她偶然翻出了自己曾写过的竹板笔书法作品,一张张工整隽秀的作品,几支自己曾费尽心思制作的竹板笔,勾起了她好多的往事,也让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她深深的意识到,要让蒙文竹板笔书法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人们看到这样的书法作品,直觉上可能会认为这些美术字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现在的青少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简陋的竹板能用来书写文字,强烈的工作敏感性让她意识到,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保护好竹板笔书法。说做就做,她找来竹竿,用钢锯把竹竿按30度角锯开、劈开,用水浸泡,再用锋利的刀子按斜线削成薄刃,竹板边楞用刀刮光滑,每天坚持练习竹板笔书法。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她取得了收获。
    “笔、墨、纸三位一体形成的书写形式,与我们越来越远,成为极少数人追求的艺术形式,其濒危状况更为严重,因此要拯救这一门古老而宝贵的艺术,应该将其作为保护对象传承”王玉兰讲到。在她精益求精追求这门书法艺术的同时积极申请将蒙古族书法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通过。作为年轻一代的蒙古族竹板笔书法传承人,王玉兰还有好多事要做,她的书法情愫在不断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