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兰:我要传承蒙古族书法

谈到竹板笔书法的传承,王玉兰坦言更多的是出自于对民族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情怀。39岁的王玉兰在鄂温克旗文化馆工作,副研究馆员。十几岁开始跟着舅舅学习写字,舅舅是蒙文竹板笔书法家族继承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带领出一批喜爱书法的学生。王玉兰在上学期间还学过毛笔字,蒙文美术字等。参加工作后,随着工作、生活上的事务日渐增多,她曾一度中断过练字。
一天在单位整理卷柜时,她偶然翻出了自己曾写过的竹板笔书法作品,一张张工整隽秀的作品,几支自己曾费尽心思制作的竹板笔,勾起了她好多的往事,也让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她深深的意识到,要让蒙文竹板笔书法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人们看到这样的书法作品,直觉上可能会认为这些美术字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现在的青少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简陋的竹板能用来书写文字,强烈的工作敏感性让她意识到,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保护好竹板笔书法。说做就做,她找来竹竿,用钢锯把竹竿按30度角锯开、劈开,用水浸泡,再用锋利的刀子按斜线削成薄刃,竹板边楞用刀刮光滑,每天坚持练习竹板笔书法。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她取得了收获。
“笔、墨、纸三位一体形成的书写形式,与我们越来越远,成为极少数人追求的艺术形式,其濒危状况更为严重,因此要拯救这一门古老而宝贵的艺术,应该将其作为保护对象传承”王玉兰讲到。在她精益求精追求这门书法艺术的同时积极申请将蒙古族书法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通过。作为年轻一代的蒙古族竹板笔书法传承人,王玉兰还有好多事要做,她的书法情愫在不断的丰富。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