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西门明谷王氏历史简介
明谷----------地名,考同治九年《金溪县志》上的(县治图)就标有明谷,位置是现在出西城门左侧南面沿城墙一带,史料上又称邑南明谷。
一、明谷王氏其源头为太原王氏,尊皇帝第四十二代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字子乔)为始祖(一世祖)。
二、北宋期间,我祖五十三世祖王明公(松江知府)从金陵(南京)迁徙江西临川盐埠领,后又迁徙上池,明谷王氏属临川支派。
三、世系:王明-------王用知(卫尉寺丞)-----王益(祥符八年世士)------王安国(宋熙宁元年赐进士及第、王安石之胞弟)-----王饽-----仪仁------仕显-------德茂-------国英------彦远。
四、王彦远为王安国五世孙,南宋庆元间(1195年------1200年)自金陵返归金溪扫祭“卫尉公”王用之和谢夫人之墓,(王用之葬金溪琉璃月塘王氏祖坟山),后来便安家于金溪邑南明谷里(今西门),繁衍生息至今三十一代,二千多人,二千多人。尊彦远公为西门明谷王氏始祖(一世祖)。
五、明谷世系:第一代彦远-------第二代公茂(字公材)-------第三代绍祖(字仲瑞)、绍荣(字仲祥)、绍华(字仲英)、绍富(字仲仁)、绍贵(字仲和)。载谱牒公材生五子编宗:仁、义、礼、智、信为明谷王氏五大宗系。
六、仁、义、礼、智、信五大宗系属于宗繁衍最旺兴。从第六代起分为长、幼、冠、元,塔山四房,后到长房第十一代茂祥公迁芳水又分出芳水房。
祥三公(元明)长子王周(出继祥-----八公为嗣)为塔山房祖;
祥廿公(元尚)之子王瑜为幼房祖;
祥二公(元吉)长子王于为冠园房祖;
祥二公(元吉)七子王并(出继祥八公为嗣)为塔山房祖;
七、义宗长、幼冠元、塔山、芳水无房又长、幼两房繁衍最旺兴。
1、长房第八代宣一公(王经)为六大房(称上房)之祖,其名下第十一代升九(王纲)、升十六(王纶)、第十二代南国(王俨、升十九公之次子)、第十三代清所(王应试)、第十四代绍安(王命相)、思安(王命功)分别为六大房之祖。
2、幼房第八代富二公(王品文)为四大房(称下房)之祖。王品文生有四个儿子:阅一(王始)、阅二(王怡)、阅三(三殆)、阅四、(王治)分别为四大房之祖。
八、明谷王氏始祖彦远公族下人才辈出;明、清时代出进士四名:方公(礼宗)、民顺公(义宗)。出十八位举人,二十三个贡生,秀才和监生无数。
九、修谱:
1、元朝至元时期、义房仲祥公次子第四代君杰公(王文英)生于宋淳庚午年(1270年)第一次创作家谱。
2、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第九代王福庆(字秉材)第二次继续修家谱。
3、明朝嘉靖元年(1522),第十一代王玺(字国用)和王冕第三次修谱。
4、明末清初第十五代有年(字惟岁,号砚田)和第十六代王佐兴(字宸佑)二位话费了几年时间进行第四次修谱。
5、清道光末至咸丰初年各房分修家谱,为第五次修谱。
6、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以王照槐、王书田等人为首进行第六次修谱。
7、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王开先、王经殆、王坤生、王旭和、王兰芳等三十位族人进行第七次修谱。
8、公元2005年王宣汉、王福贤、王铜泉、王自谦等族人进行第八次。
十、祠堂:义房君杰公(王文英)长子第五代祥二公(王元吉)生于元朝至元癸巳年(1293年),在元朝中期期间建祠堂。具体时间失考,祠堂至今近700年历史。谍谱记载元吉公屡立战功,后以军功授广东广西滕州思罗塞巡检,又晋升为靖江阳朔尉,卒官府。先出资建祠堂后捐资建“惠应宫”。
1、明朝万历壬寅年(1602年),时任陕西布政使,明隆庆辛未年(1571年)进士,义宗幼房第十二代王稚登所书,明代书法家,因两同宗好友,在苏州两人相遇,谈起家事及朝廷官场之事,王民顺第一次上任湖北、广东寻按监察御史,在任期得湖广两地的爱戴,由其广东百姓大家派钱,在我组祠堂右侧建了一座花门树牌坊。祠堂左侧建了一座槐荫学校。他做官廉正爱民如爱子,后来皇帝加封布政使,调到陕西上任。
(太)王民顺第一次重修祠堂时,他改变了祠堂门面,请来王稚登,他两人边谈边写,当写“太”字时,他长叹一声,历代姓王没有当过皇帝,留下泪水,墨水滴在太字上,所以太字多加一点,太原王氏家族人多,人才辈多,就是当不上大官。
(氏)当写到氏字时,他又仰天长叹,想起宗亲王民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到处得到百姓爱戴,所在在氏字上加四划,也就是说(爱)字的化身。这两个字样在历史上我祖得出来的,反映二种情况:一是姓王的没有当过皇帝,二是当了官就得要忠,就会产生有爱之心。
(氏)(一)户姓,古代姓和氏有区别,氏从姓分出,后来姓和氏不分了,姓、氏可以混用。(氏族)原始社会中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生产、集体消费。
(二)旧习惯对已婚的妇女,同城在夫姓后再加父姓,父姓后加“氏”,作为称呼。
(三)后世对有影响的人,传种接代的称呼。
(王)古代指帝王或最高的爵位;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大,辈分高,如父王、王母;统一天下,以德行仁者,统治一此大邦。
2、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众族进行第二次重修。
3、清道光辛卯年(1831年)众族进行第三次重修。
4、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众族进行第四次重修。
5、公元2011年以县政协常委、捷安公司董事长、礼宗第二十九代裔孙王钦波为首,信宗第二十五代裔孙王铜泉主修,义宗第二十五代裔孙王福贤协助修,幼房第二十五代裔孙王天祥协助修,众族捐资进行第五次重修。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