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大王”王启发的万里拥军路
那还是1976年,王启发当兵第四年。接到复员通知那天,他一宿没睡着。“我为了当英雄来的,结果就这么走了?”他在床板上翻来翻去。直翻到快天亮,他渐渐想通了。
退伍那天,他跳到饭堂凳子上:“同志们!退伍后如果当农民,我一定争取当陈永贵式的农民;如果当工人,我就要当王进喜式的工人;如果当干部,我要当焦裕禄式的干部!”
战士们全望着他。王启发又吼:“战友们,难道不该为我的理想喝彩吗!?”
大家使劲儿鼓掌。团领导说:“王启发一席话顶好几节退伍教育课!”
王启发走了。
可是,用他的话说,“我把魂儿丢在了部队”,在外面飞得再高再远,这辈子总要回来的。
模范原本是好兵
“离开部队几十年了,我还感觉自己是个兵。”谈起在军营那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王启发感慨不已。
当年,他在空军驻晋某部担任军械员,工作是向飞机上悬挂、排放炮弹,检查射击仪器设备。他用砖头练臂力,一块一块向上加,后来单手一次能托15块砖,50公斤炸弹要两人抬一个,他一人提两个……
王启发搞革新也是一绝,发明的飞机拖靶倒锁钩,靶场多次现场试用后,主管部门当场拍板:批量生产。
就在他憧憬着部队的美好前景时,由于部队调整改革,“红人”王启发,也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能不能一辈子当兵,组织说了算;可能不能一辈子拥军,我自己说了算!”离开军营时,王启发立下了志愿。
1995年,已经成为“毛线大王”的王启发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组建的集团公司成为“全国百强民营企业”。从北京捧回“劳模”证书的那天,王启发没有回家,直接坐上火车,去了雁北高原上的老部队,“当年说下了大话,得干出点成绩才敢回去”。可一别近20年,“老熟人一个没有了”。年轻的官兵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班长”,邀他参观新的营区,给战士们上课。
“我是受教育来了!”听着久违的军歌、号令,看着一张张昂扬的青春脸庞,王启发热泪盈眶,“我把魂儿丢在这里,今天终于又找到了!”
“生命不息,拥军不止”
虽然离开了部队,可王启发的“底色”还是军绿色。“当过兵的、没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这是他执拗的理念,部队对精神意志的锻炼、对思想境界的提升、对心胸眼光的开拓,“是全方位的”。
这使得他对军人的欣赏和偏爱,“外人想象不到”,集团公司里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的技术骨干,80%都是复转军人。他的企业还是全国第一家设立民兵营的民营企业,每年都要组织员工集体到附近的烈士陵园扫墓、到军事院校军训、定期上国防教育课。就连企业周边的中小学,也在他的带动下定期到部队参观见学。
“拥军劳模”的名气大了,一些大专院校请他去做征兵动员、讲国防教育课。他一口答应。学校给他一张授课提纲,他看了看:“你叫我这样讲也行,但效果一定不好。你要是真让我做动员,就让我开‘无轨电车’(脱稿讲)。”
大学同意了。王启发开口就是一“炮”:“我和你们年轻人有代沟,但我下面要讲的你们一定关心:两个字,一个是‘钱’,一个是‘官’。”
台下学生们“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王启发从自己的“创业史”讲到企业用人理念,又讲到部队“大熔炉”,讲“吃苦就是吃补”……学生们一开始“陷在椅子里听”,后来一个个腰板挺得直直的,笑声掌声“轰轰的”。
那以后,周边8所院校年年请他讲课,“王启发讲完之后那报名参军的特踊跃”。
王启发拱拱手:正能量的东西,还有什么讲不通的?
用脚步丈量心灵
2013年1月9日,王启发作为颁奖嘉宾,参加了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典礼。“这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他说,这些基层的英雄是“钢铁长城的脊梁”,得为他们多做点事。王启发宣布:要用3年时间,慰问100个基层英模连队。“这就是我今后几年最大的事!”
他找来一面大旗子,写上“慰问英模连队万里行”九个字,再带上慰问物资——冬天的羊绒衣裤,夏天的防汗吸汗衬衫背心,都是他自己工厂生产的——出发了。
“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狼牙山五壮士连”“黄草岭英雄连”“杨子荣英雄侦察连”“松骨峰特功连”……60岁的王启发又拿出当初创业的劲头,天南海北一座军营一座军营地跑。到了连队,官兵请他讲课,一开始他还很用心地写讲稿,后来也不写了,战士想听什么话题他就讲什么,“全是真经历、真感情”。他的座谈交流总是“严重超时”,战士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纷纷找他签名,总以群情振奋、高呼口号结束。一些基层带兵人称赞:王启发很懂军人心理学,新兵入伍讲什么,老兵退伍说些啥,他想得很周到、提醒得很到位。
“我跟战士交流,没有代沟。”王启发特别自豪。多年来,他还兼任了“雷锋班”“安东卫连”等众多英雄连队的“编外辅导员”。
他感染着战士,战士们也感染着他。当走进一座座英雄辈出的军营,当那些遥远的英雄故事一下子变得无比近切的时候,王启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净化”:“这些英雄们也激励着我,让我觉得‘拥军万里行’越走越有劲儿,越走越值得!”
2013年5月,在慰问“塔山英雄团”的途中,王启发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突发。进手术室之前,他在一页台历纸上写下:儿子儿媳,如果我这次不能从手术室走出来,你们还一定要替我走完剩下的路。经过心脏搭桥手术,王启发昏迷四天,醒了过来。“动动腿,我还活着,说明我的‘拥军万里行’,还能接着走下去。”
如今,他走访慰问的英模连队已超过130个。“当时没细考虑就说100个,其实中国军队的英模连队多得很。我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路还长着呢!”他说。
(记者张玉清、张汨汨)新华社北京电
退伍那天,他跳到饭堂凳子上:“同志们!退伍后如果当农民,我一定争取当陈永贵式的农民;如果当工人,我就要当王进喜式的工人;如果当干部,我要当焦裕禄式的干部!”
战士们全望着他。王启发又吼:“战友们,难道不该为我的理想喝彩吗!?”
大家使劲儿鼓掌。团领导说:“王启发一席话顶好几节退伍教育课!”
王启发走了。
可是,用他的话说,“我把魂儿丢在了部队”,在外面飞得再高再远,这辈子总要回来的。
模范原本是好兵
“离开部队几十年了,我还感觉自己是个兵。”谈起在军营那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王启发感慨不已。
当年,他在空军驻晋某部担任军械员,工作是向飞机上悬挂、排放炮弹,检查射击仪器设备。他用砖头练臂力,一块一块向上加,后来单手一次能托15块砖,50公斤炸弹要两人抬一个,他一人提两个……
王启发搞革新也是一绝,发明的飞机拖靶倒锁钩,靶场多次现场试用后,主管部门当场拍板:批量生产。
就在他憧憬着部队的美好前景时,由于部队调整改革,“红人”王启发,也不得不脱下心爱的军装。“能不能一辈子当兵,组织说了算;可能不能一辈子拥军,我自己说了算!”离开军营时,王启发立下了志愿。
1995年,已经成为“毛线大王”的王启发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组建的集团公司成为“全国百强民营企业”。从北京捧回“劳模”证书的那天,王启发没有回家,直接坐上火车,去了雁北高原上的老部队,“当年说下了大话,得干出点成绩才敢回去”。可一别近20年,“老熟人一个没有了”。年轻的官兵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老班长”,邀他参观新的营区,给战士们上课。
“我是受教育来了!”听着久违的军歌、号令,看着一张张昂扬的青春脸庞,王启发热泪盈眶,“我把魂儿丢在这里,今天终于又找到了!”
“生命不息,拥军不止”
虽然离开了部队,可王启发的“底色”还是军绿色。“当过兵的、没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这是他执拗的理念,部队对精神意志的锻炼、对思想境界的提升、对心胸眼光的开拓,“是全方位的”。
这使得他对军人的欣赏和偏爱,“外人想象不到”,集团公司里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的技术骨干,80%都是复转军人。他的企业还是全国第一家设立民兵营的民营企业,每年都要组织员工集体到附近的烈士陵园扫墓、到军事院校军训、定期上国防教育课。就连企业周边的中小学,也在他的带动下定期到部队参观见学。
“拥军劳模”的名气大了,一些大专院校请他去做征兵动员、讲国防教育课。他一口答应。学校给他一张授课提纲,他看了看:“你叫我这样讲也行,但效果一定不好。你要是真让我做动员,就让我开‘无轨电车’(脱稿讲)。”
大学同意了。王启发开口就是一“炮”:“我和你们年轻人有代沟,但我下面要讲的你们一定关心:两个字,一个是‘钱’,一个是‘官’。”
台下学生们“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王启发从自己的“创业史”讲到企业用人理念,又讲到部队“大熔炉”,讲“吃苦就是吃补”……学生们一开始“陷在椅子里听”,后来一个个腰板挺得直直的,笑声掌声“轰轰的”。
那以后,周边8所院校年年请他讲课,“王启发讲完之后那报名参军的特踊跃”。
王启发拱拱手:正能量的东西,还有什么讲不通的?
用脚步丈量心灵
2013年1月9日,王启发作为颁奖嘉宾,参加了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典礼。“这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他说,这些基层的英雄是“钢铁长城的脊梁”,得为他们多做点事。王启发宣布:要用3年时间,慰问100个基层英模连队。“这就是我今后几年最大的事!”
他找来一面大旗子,写上“慰问英模连队万里行”九个字,再带上慰问物资——冬天的羊绒衣裤,夏天的防汗吸汗衬衫背心,都是他自己工厂生产的——出发了。
“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狼牙山五壮士连”“黄草岭英雄连”“杨子荣英雄侦察连”“松骨峰特功连”……60岁的王启发又拿出当初创业的劲头,天南海北一座军营一座军营地跑。到了连队,官兵请他讲课,一开始他还很用心地写讲稿,后来也不写了,战士想听什么话题他就讲什么,“全是真经历、真感情”。他的座谈交流总是“严重超时”,战士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纷纷找他签名,总以群情振奋、高呼口号结束。一些基层带兵人称赞:王启发很懂军人心理学,新兵入伍讲什么,老兵退伍说些啥,他想得很周到、提醒得很到位。
“我跟战士交流,没有代沟。”王启发特别自豪。多年来,他还兼任了“雷锋班”“安东卫连”等众多英雄连队的“编外辅导员”。
他感染着战士,战士们也感染着他。当走进一座座英雄辈出的军营,当那些遥远的英雄故事一下子变得无比近切的时候,王启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净化”:“这些英雄们也激励着我,让我觉得‘拥军万里行’越走越有劲儿,越走越值得!”
2013年5月,在慰问“塔山英雄团”的途中,王启发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突发。进手术室之前,他在一页台历纸上写下:儿子儿媳,如果我这次不能从手术室走出来,你们还一定要替我走完剩下的路。经过心脏搭桥手术,王启发昏迷四天,醒了过来。“动动腿,我还活着,说明我的‘拥军万里行’,还能接着走下去。”
如今,他走访慰问的英模连队已超过130个。“当时没细考虑就说100个,其实中国军队的英模连队多得很。我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路还长着呢!”他说。
(记者张玉清、张汨汨)新华社北京电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