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培根:一抹书香沁心脾

2016-06-24 10:53:52来源:江西日报

打印 字号: T|T
   哲人有言:“使鹅卵石至臻至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同样,使人生曼妙别致的,不是他人的修饰,而是书香的滋养丰润。万年县王培根一家就是在书香滋养下美满、丰润的家庭典型。走进他的家,“清正勤读”四个大字极具视觉张力,墙壁上挂满了字画,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王培根还在墙壁四面的半腰以上设计了悬挂的书架。他们一家人节衣缩食,每年读书经费开支超过万元,至今珍藏了逾2·4万册书籍。他说:“在书中体悟文字真谛,采撷智慧结晶,那一抹书香沁心脾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勤奋自学】
  读书的人,谈吐清新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这些特质在王培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我之所以爱好读书,完全是兴趣所致”。小时候家贫,他只读了4年书便辍学,没有书读,只好自学,但愈是困难,愈激发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念。他说,“我特别喜欢写作,经常跟别人作比较,琢磨怎样才能写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18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给一个待产的老师代语文课,讲课效果出奇的好。受到鼓励后,他倾情于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中。1973年春天,年仅20岁的王培根被推荐到上饶师范读书,虽然他文化起点低,但凭着自己的勤奋自学,他仍然可以给同学辅导作文。他说:“书籍是我最亲密无间的伙伴,潜移默化中浸润着我的思想,开启我的智慧,教会了我明是非、辨真伪、分善恶、知美丑,让我自信满满。”
  【读写结合】
  从乡村教师到乡镇干部,再到宣传部理论科长,王培根一直和书结缘,成为万年县公认的“理论权威”。他说,“无论是从事文字工作还是其他工作,自己都不曾有丝毫畏怯,因为书籍这位无形的良师永远坚定地站立于我的身后”。他不仅爱读书、爱淘书、尤其喜爱边读边写。读书,让他拓宽视野,感到有写不完的东西;写作,令他调动所有记忆,在知识与思考的冲撞中有序进行创造性的梳理、结合。书读得越多,创造性越强,著作也愈丰厚。数十年来,他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创作及主编了散文随笔《殷河随笔》《心瓣集》,报告文学集《感悟忠诚》以及论文八部,共两百多万字。2003年至今他连续三届被江西省委宣传部、省纪委授予 “江西省优秀党课教员”光荣称号,2007年被授予“上饶市社会科学界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成风化人】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王培根的影响下,家庭成员也在工作、学习中频频出彩。妻子多次被评为教育战线的优秀工作者,教学成绩连年位居前茅;大儿子积极从事企业活动,为一方经济的兴盛贡献力量;小儿子用自己细腻的笔触为社会发展大声疾呼,许多新闻报道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家也被评为上饶市“家庭美德标兵户”以及“五好文明家庭”。不仅如此,他们的好家风还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曾经有一名干部朋友特别喜爱打麻将,我主动做他工作,并用自己的学识彻底‘征服’了他。之后,他一有空闲就看书,现在他也能侃侃而谈了”王培根说,“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我切实感受到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我会继续带动大家一起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希望涌现更多的书香之家”。
  □ 本报记者 张 衍 文/图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