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文瑛: 机绣是一场艰苦的修行

2016-06-08 10:31:24来源:杭州网

打印 字号: T|T

    杭州工艺美术馆二楼是工艺大师的聚集地,这青砖黛瓦的楼宇里,是石雕、黄杨木雕、制伞等手艺人施展才华的场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文瑛也在其中。
    坐十几站公交车,再步行一站路,每天早晨,73岁高龄的王文瑛要穿越半个城市,来到她的工作室,在她的老缝纫机前坐定,开始工作。她面前是一幅双面猫咪,虽然作品才开始绣,但小猫少许毛发蓬松附着在雪白细腻的绢丝上,栩栩如生,叫人看了爱不释手。见到记者,她停下手里的活,顺手为“小猫”盖上一块干净的白布,笑眯眯站起来打招呼。
    大师从艰苦修行而来
    在五彩丝线的簇拥下,大师在缝纫机前坐定,为我们表演了一番机绣绝活,双脚踩动缝纫机,随着机针轻快跳跃,她双手轻盈转动绣面,上下左右,没多久,就在薄如蝉翼,轻若柔绵的绢丝面上,为那只小猫又添了几簇飘逸的毛发。
    不少人听到“机绣”,第一反应多是“电脑绣花”,用机器绣花应该没有手绣那么细致传神吧。但是欣赏过王文瑛作品的人,一定会被她传神的机绣作品惊呆——非洲雄狮、小花猫、西湖春晓、新疆女孩……大师手中的人物、动物还是风景,都是丰满立体,栩栩如生。没有见过大师工作的人,一定不会相信这些精美的刺绣作品出自一位貌似普通的老太太之手。
    王文瑛机绣最具代表性的是她的双面异色绣代表作。《藤篮猫咪》,绣品两面的猫咪发毛色系不同,神态各异地立于藤篮之上;《六合瑞雪与六合春早》则是一面瑞雪一面春日;双面异色异物异景的《雷峰今昔》,一面是雷峰古塔的残缺和古西湖印迹,另一面是雷峰新塔的精致和秀丽如画的新西湖景观,这幅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现馆藏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非洲狮,作品气势宏大,一面是瑰丽晚霞下卧于草原上的非洲狮,另一面则是嬉戏后浑身尘土的狮。
    早在1973年,她首创用尼龙线绣制出了双面绣《三熊猫》台屏,被杭州市政府选为礼品赠送给日本友好城市。
    1983年,王文瑛台屏《新疆男女小孩》一面是男孩抱狗,一面是女孩抱羊,这种“双面异色异物乱针绣”的绣法被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但是却成功了,并引起了轰动。
    做机绣之前,王文瑛还尝试过绸伞、绒绣等工艺品制作,但从1964年开始机绣后,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真苦啊,苦都苦死。刚开始我都不会踏缝纫机,那么细的丝线要绣一件作品,好慢啊。”但王文瑛说,她的优点是学一样、爱一样、钻研一样。一个星期后,她已经手不扶机,就能踩顺缝纫机了。
    绣一幅作品花一两年时间是常事,要绣出好作品,需要时间,需要“人机合一”的默契,件件都得花心思,眼睛、双手、双脚、内心要配合得恰到好处。
    正如她目前她正在绣的猫咪,头部所用的白色线,就分为不下20种颜色,“这样才能绣出立体的层次,一般色感不好的人根本区分不出”;而一幅《雷峰今昔》,颜色更是不下2000种。
    一位老艺术家的绮梦
    73岁高龄,满头银发,面对这位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你或许觉得,时光对她而言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但和她聊天后你才会知道,她满脑子绮丽的梦,构思中的宏大作品如万马奔腾,在脑海里呼啸而过;又如涓涓细流,一点点汇聚成湖。她觉得时间不够用,说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许多创意等着她去挑战。
    说起儿时绣花的故事,王文瑛面带微笑,仿佛在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
    “六七岁,街上传来卖花样的叫卖声,我问妈妈讨来两分钱,买来花样,绣鞋帮上的贴花。我婶娘,今年已经85岁高龄了,她每次见我就要说起我六七岁时,坐在棉床上绣花。落雨天,鞋子放在踏脚板上,脚盘起来,一针针绣得很仔细。”
    “如果现在有机会做绒绣画,我还是愿意去的。”说起五十多年前被迫放弃的绒绣,她如小女孩般执着。
    从事机绣前,王文瑛还做过三年的绒绣,回忆五十多年前做绒绣的日子,她满心欢喜。“我真当喜欢绒绣,澳洲进口的羊毛线,冬天摸上去暖乎乎的。各式各样的毛线颜色也自己染,星期天也不休息。绒绣作品大气开阔,真当很有艺术性,像油画一样,我相当喜欢,可惜1963年底,进口绒线断了来源,自此和绒绣作别。”
    王文瑛说她的机绣作品一定要独一无二,没有人能做出来,做出来,又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她说现在家里的丝线摊了很多,在家绣锦鲤。她说小动物有点绣厌了,想挑战其他可爱的动物。
    王文瑛的创作挑战往往从构思开始,“哪里先绣,用什么针法绣,狮子毛、狗毛、猫毛的质感都不同,水果、花朵、亭台楼阁的针法也不同,锦鲤的鱼鳞又是另一种技法的挑战。对她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构图的创新,针法的创新。
    她说,将来计划绣佛教题材作品,什么样的底稿都已经在心里打好了,就要绣的和别人不一样。
    “我现在要和时间赛跑,人家跑这里开会,那里当评委,我宁愿把开会的时间省下来,多一件作品是一件作品啊!”王文瑛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