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静宜:我愿做一个等待花开的教书匠

2016-05-24 10:38:52来源:凤凰河北

打印 字号: T|T
    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初见王静宜老师,便能体悟到她身上为人师长的独特气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王静宜就职于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同时担负着班主任的职务。与教师这一职业通常带给人的严肃、不苟言笑的印象不同,王静宜更像是一位随时立在学生旁边的挚友和玩伴。
    “我会打魔兽世界,也会在假期和学生一起做蛋糕,TFboys的歌也会唱。”三尺之高的讲台没有拉远王静宜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她说,她更愿与学生做朋友。她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和学生之间的“心交”之中。
凤凰河北专访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教师王静宜
    三尺讲台,一个教师梦萦绕心怀
    教书育人十五载,执着向前不言悔。
    “您为什么会选择长久地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王静宜的回答很简单:梦想。外公和小姨都是人民教师,自小的耳濡目染让王静宜很早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
    “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洋洋洒洒地讲课,对我来说就有种吸引力。”从儿时起,王静宜就特别渴望走上讲台,以至于后来无论是选专业还是参加工作,她的人生路都被这个梦想串联起来,“我从来没有离开小时候的梦想。”
    一心想投入教书行业的王静宜,差点在初中毕业时就投身到师范专业。“那时候初中毕业就可以上师范类中专,我为了想早点当上老师,打算报名。”王静宜说,在这个关头,小姨的劝导帮她走过了人生的第一个路口,“小姨说,在尽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前提下,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最终,她选择听取小姨的建议,放弃了“提前当老师”的想法。
    “高考填报志愿,一二三志愿,我全部报的师范类。”王静宜的老师梦从未褪色,而帮她实现这个梦的最大功臣,正是她的小姨。“看到小姨在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时候,特别羡慕,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站在那里。”王静宜笑道,仍旧在教育一线奋斗的小姨是她的偶像,更是努力的目标。
凤凰河北专访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教师王静宜
    打魔兽世界,唱TFboys,这位老师太“接地气儿”
    师者如父,老师有着天然的高大形象。但对于王静宜来讲,小学教师这个词语少去了一些严肃,多了几分童真。
    “课余生活中,学生们从不叫我王老师,而是叫我亲爱的,或者王静静。”王静宜说,老师不能把自己禁锢在学校和课堂,更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里。假期里,只要学生约王静宜出去玩,她几乎都不会拒绝:做蛋糕,唱KTV……作为小学老师的她无所不能。
    “有一次,我和学生出去做蛋糕,碰到外校的孩子问我的学生,这是你姨吗?学生说,这是我老师,结果外校的孩子都特别惊讶,说老师居然还能在假期和学生一起做蛋糕……”王静宜说着,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
    “只有跟学生们建立共同语言,他们才会觉得你跟他们一样。”为了拉近和学生的关系,王静宜把自己发展成了一个特别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无论是tfboys的歌,热映中的电影还是网络游戏,她多少都懂些,也正因为这样,她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曾经班上有个学生特别爱打魔兽世界,恰巧我也玩过,就跟他聊游戏。”王静宜说,学生起先很诧异,但随着老师的话语渐渐放下了防备心。先做朋友,再讲道理,学生自然更容易接受。

王静宜与她的学生们合影
    创造“走心”学法,让学生爱上写作业
    让学生爱上写作业——这个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事,却让王静宜变成了真:她所在的石家庄外国语小学五年级,一直在尝试做这样的事。
    “对于语文来讲,‘听写’是很重要一环。”身为语文老师的王静宜,深知“听写”对于学生的意义。而以前的听写方式,几乎都是家长念词语,孩子在作业本上写。“说实话,这种方式很枯燥,孩子不喜欢,家长也觉得没劲。”王静宜说。
    后来,经过五年级教研组研究,老师们换了一种思路,尝试着让学生们爱上“听写”。“每天我都会把要听写的词语化成一句我想说的话,我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里面,这样读起来,你就不会觉得彼此距离太远。”王静宜说,这样“走心”的听写方式让孩子们愿意写,家长们更愿意念,也更容易在孩子心中形成深刻的记忆。
    “有时看到好的句子我会记录下来,然后我愿意分享给家长朋友们,家长再分享给孩子。”这种分享模式,在作为老师的王静宜和学生、家长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为孩子营造出一个有趣、有味的学习氛围。
    自从有了“听记”这项作业,王静宜班上的很多学生都开始爱上了写作业。王静宜说,她的班上有学生能把每天听记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很多家长也会把听记的文字都保留下来。
    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王静宜的“听记”从来没有因为节假日或身体的疲惫而中断,这项作业也已经成为架在她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

王静宜向笔者展示“听记”内容
    研学之旅中体悟教育之道
    肯用心就能收获回报,这点在王静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今年4月,王静宜和学生们参与了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故宫研学之旅活动,虽然仅一天时间,但是对学生们都有很大的触动,王静宜更从这次经历中悟出了自己的教育之道。
    “平时在课堂上讲的再生动形象,也不如亲眼一见来的真实。”王静宜说,学校组织的研学之旅,对学生的历练和学习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在实际接触中度过的这一天,可能相当于在学校上一周的课。
    “在研学过程中,除了能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沟通的能力、倾听的能力,”王静宜说,路途中,小组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着与导游沟通,与故宫工作人员沟通,都让学生们受益良多,这些经验对培养这些孩子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在这次研学旅途中发生了一件小插曲让王静宜印象深刻:故宫研学之旅一路走下来,包括王静宜在内的老师们都精疲力尽,嗓子发不出一点声音。“班上有个不善言辞的孩子,拿着一瓶水,把瓶子盖拧开对我说‘喝口’。”王静宜说,那一瞬间,填充进她心里的是满满的欣慰,“我感觉这就是我的儿子,儿子知道心疼妈了。”

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故宫研学之旅活动合影
    供职名校,她向着“全方位老师”奋勇前行
    众所周知,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堪称中国中学教育发展史的一座丰碑,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创造了数个第一,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最优秀的中学之一。在这样一所誉满全国的学校中教书,肯定会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劳。
    “不仅仅成为教书匠,学校要求我们成为专家型教师。”王静宜说,在这所学校教书,无论从素养上还是教书技能上都必须有过硬的本领:不管是初登讲坛的新教师,还是从业多年的老书匠,每学期都必须通过评优课,“必须要根据时代变迁改变思维,改变思想理念,拥有创新精神。”
    “我们学校的老师,可以说是全方位型人才,学校给老师规定范畴比较广。”王静宜说,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并不以学生成绩作为老师考核的唯一标准。除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家长、学生乃至社会上的认可,都会作为评判标准。
    “也正是因为学校给我们很宽泛的空间,我们才能给学生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王静宜说,在她的理念中,不能以成绩定输赢,即便成绩很重要。“我们不能眼睛里只有成绩,对于教师而言,有师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结语:
    在跟王静宜的交谈中,笔者能真切的感受到她对学生真挚之爱。每每聊到学生,王静宜的脸上都会洋溢着微笑。采访中,她的一句话令笔者印象深刻:教育是一个值得等待的职业。是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这盆花不开,不意味着他不是一盆好花,我们要耐心的浇水,耐心的除草,耐心的去呵护,那个时候开出来的花才会娇艳,而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许他根本不是花,而是一棵树,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开花,但是他有足够的能量长成参天大树,给人以阴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