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古韵:毗坛县
毗坛县,始于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止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 。《汉书·地理志》载:“毗陵,莽曰毗坛。”宋《咸淳毗陵志·地理》载:“新室改毗陵为毗坛,无锡为有锡。”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西汉外戚王氏家族成员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新政”。其依循儒家理想托古改制,中央官制及名号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即行变更。7月,王莽依《周官》、《王制》等文改变地方官名,刺史称州牧,太守称卒正,县长称县宰。同时分合郡县,全国共设125郡、2230县。前朝郡、县名大部分被改,毗陵县即在此期改为毗坛县。毗坛县治所地仍在毗陵县城(即今常州)。
公元23年,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摧枯拉朽,动摇西汉政权。当年王莽被杀,刘玄称(西汉)帝(公元23-25)。刘秀乘机建立东汉王朝,史称“汉光武帝”。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由王莽所改的郡、县名一概复原,仅使用17年的毗坛县复名为毗陵县,毗陵县名沿用至东晋。由于毗坛县存续时间较短,相涉诗词很少,现采撷到由苏轼所作,暗讥王莽改制的七绝诗一首。
【注释】①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公元9年元旦篡位称帝,改年号为“始建国”。②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百尺穿井,王莽时有臣上书称,穿井得白石,石刻王莽可当皇帝。千金购飞人,指王莽招募天下奇技之人,欲攻匈奴,有人应募自称能日飞千里。
【浅析】此诗为七绝体。是一首深藏玄机的借古讽今之作。作者在诗中明讥王莽无视汉家定规,标新立异,批驳其不辨真伪,可行与否的“事事新”。执政后的无序改制,则是其“事事新”中之一新,全国绝大部分郡、县名在此期被改,毗陵县由此改成了毗坛县。诗中实则暗讽北宋时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连夜井”暗指王安石进言推行“水利法”;“解飞人”暗指王安石用兵西夏。作者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坐罪夺职。本诗虽未直接写有毗坛,但阐述了毗陵改为毗坛的历史背景。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西汉外戚王氏家族成员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新政”。其依循儒家理想托古改制,中央官制及名号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即行变更。7月,王莽依《周官》、《王制》等文改变地方官名,刺史称州牧,太守称卒正,县长称县宰。同时分合郡县,全国共设125郡、2230县。前朝郡、县名大部分被改,毗陵县即在此期改为毗坛县。毗坛县治所地仍在毗陵县城(即今常州)。
公元23年,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摧枯拉朽,动摇西汉政权。当年王莽被杀,刘玄称(西汉)帝(公元23-25)。刘秀乘机建立东汉王朝,史称“汉光武帝”。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由王莽所改的郡、县名一概复原,仅使用17年的毗坛县复名为毗陵县,毗陵县名沿用至东晋。由于毗坛县存续时间较短,相涉诗词很少,现采撷到由苏轼所作,暗讥王莽改制的七绝诗一首。
王莽①
宋·苏轼
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事新。
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②。
【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间进士,历任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宋朝著名诗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宋·苏轼
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事新。
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②。
【注释】①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公元9年元旦篡位称帝,改年号为“始建国”。②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百尺穿井,王莽时有臣上书称,穿井得白石,石刻王莽可当皇帝。千金购飞人,指王莽招募天下奇技之人,欲攻匈奴,有人应募自称能日飞千里。
【浅析】此诗为七绝体。是一首深藏玄机的借古讽今之作。作者在诗中明讥王莽无视汉家定规,标新立异,批驳其不辨真伪,可行与否的“事事新”。执政后的无序改制,则是其“事事新”中之一新,全国绝大部分郡、县名在此期被改,毗陵县由此改成了毗坛县。诗中实则暗讽北宋时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连夜井”暗指王安石进言推行“水利法”;“解飞人”暗指王安石用兵西夏。作者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坐罪夺职。本诗虽未直接写有毗坛,但阐述了毗陵改为毗坛的历史背景。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