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浠水九龄公·王氏太君祠祠宇记

2016-03-08 10:38:32来源:王氏编辑部 三槐堂

打印 字号: T|T
王氏太君祠祠宇记
  撰稿人:王建设


    浠水九龄公王氏源出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江西武口,始祖九龄公嵩卿,自南宋建炎年间于公元一一二八年游学浠水入赘盛氏,后裔昌盛,数十万之众,播迁海内,九百年间,王氏先祖,宏开基业,英才辈出,遍览族谱,自宋至清,出任朝廷二品以上官员有16位,灿祖九人,焕祖二人,炳祖二人,兴祖三人。四品以上官员64位。盛氏育有四子,长子文焕为元朝武魁,次子文炳随兄征战南北,长次幼年随父居团溪,三子文灿、幼子文兴、随母居关口,三子文灿,博学多才,南宋中举,迁居古河,创业兴邦,开创王氏宋元两朝之王氏辉煌,更兼荣祖千八,官至一品,出任朝廷内阁大学士和朝廷宰相之职,告老还乡后创修九龄公王氏宗谱和前二十辈派。
王氏望族 源出太原 九龄本支 迁自江南 后辈兴盛 户口浩瀚
人丁兴旺 叶茂枝繁 荫泽浠水 子孝孙贤 广播天下 五省卅县
人才济济 农工学贩 军教科文 皆有模范 本宗儿孙 力求共勉
元末红巾 浩劫之乱 殃及古河 合族蒙难 迁逃各地 隐居避反
兴祖一部 远迁浙陕 灿祖大部 饱受离散 马龙巴河 竹瓦英山
兰溪黄石 蕲春霍山 安徽陕西 鄂城罗田 遍及海内 苦不堪言
累世于今 渐著人烟 生生不息 族祚日蕃 星罗棋布 栖息繁衍
    承先所以启后,收族实为扬宗。
    九龄公王氏族谱自官至正一品千八祖创立派号、首修宗谱以来,历经明清帝国鼎盛时期,历代名仕,承前启后、完整延续了九龄公王氏历史文化。首届族谱通修,全体族裔,历经三年,万众一心,跋山涉水,行程万里,收宗穆族,一部编纂详尽,创意新颖的三十卷九百万字的大族谱圆满成功,开创修谱历史之先河,成就浠水历史巨著。完成历代先祖通修族谱之夙愿。
    子孙之计,积于万世。近取诸今,远取诸古,小至于身,大至于国,豪门望族、名士英雄、族之众矣。然威权不可恃,富贵难久持。所以有豪侠盖世,富可敌国者,旋世而没,唯文脉永续,耿介相持,是所谓“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也,唯族谱载之,千秋不古,万代相传.

清朝名仕 梦鲤一房 四代二品 名震朝堂 国英统领 八大支房
立足马龙 创建分堂 安公寿榕 享誉八方 福建总督 告老还乡
后续辈派 公之继创 三月初三 追远祭祖 九月初九 古河本堂。
又鉴先祖 播迁甚广 山重水复 坟茔渐荒 斗转星移 祠毁水乡
根基所在 没齿难忘 重修宗祠 意在承昌 祖先魂灵 聚集一堂
安邦兴族 世泽绵长 治业齐家 于宗有光 上继祖先 殷殷厚望
下可垂范 后世儿郎 民族文化 我当弘扬 传承历史 延续辉煌
唯念先祖 厚德以偿 国英家族 名门之乡 马龙福地 续发祺祥
祭典先祖 族之切望 充分利用 修谱余资 仁人志士 慷慨解囊
筹资建祠 九龙山上 莲花山中 要道之旁 象征王氏 九龙翱翔
莲花朵朵 世代传扬 车水马龙 奔腾无疆 千秋永载 万古流芳。
    王氏太君祠于2014年初动工兴建、2015年底竣工,历时两年,气势辉宏,祠前广场,千余平方,浠散要道,近在咫尺,驱车可进入广场,门楼上方王氏太君祠金光闪耀,拾级而上,步步登高、进入祠堂大厅,祠堂主体钢混双层结构,仿宋代建筑设计,大厅一进三重,俯视王字形,厅高9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祠内二楼设四大祖分堂,祠外将续建一座九龄公王氏宗祖纪念碑和九龄公、盛太君大型彩色雕像。
    遵从固本思源、尊宗敬祖、启迪后人之宗旨,本着为王氏先祖树碑,为忠孝之士立传之初衷,颂先祖功高盖世,歌贤达丰功伟绩,唱族裔众志成城,趁太君祠成功落成之庆,甚感族众赤诚,共襄盛举,谨以此文记之,以飨先祖,以荐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