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倾情德艺馨——记广东美术家协会原理事王新

一
70多年前,王新出生于海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父亲是制作雨伞的,王新边读书边帮手,慢慢也学会了制作雨伞的技术。特别是父亲让他学画雨伞花,恰是他所喜欢的,便大胆在雨伞上画了起来,并且越画越好,后来雨伞上所有的花鸟画都由王新来完成,因而他逐渐在这个行业中享有了小名气。
小时候,王新经常与邻居小孩一起到田沟边挖一种牛筋土,即是那种粘性强的黑色田土,无师自通地捏成鸡、鸭、鹅、狗等造型,或在泥巴中钻一两个洞口,晾干后,还可吹出乐声,由此得到满足。
王新说,海丰是民间艺术的沃土,其种类繁多,剪纸、木雕、石雕、具雕、嵌瓷、泯塑、彩塑、灯饰……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精巧的艺术风格。王新深受其影响,以至数十年过去了,王新仍一直清楚地记得城隍庙每年纸糊的神像,其造型生动、工艺复杂,激发了幼小的王新的想象力,使王新日后对佛、神像的制作工艺有了深刻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取向。上世纪70年代,王新受聘到潮州开元寺帮助塑造四大天王和十八罗汉、地藏王菩萨,家乡的民间艺术就给他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价值。
王新的美术启蒙老师王文质爱才重教,他的水彩画非常好,对王新等一些爱画画的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王文质非常注重实践,他经常带学生一起到风景优美的南门湖及附近农村写生,每次的示范和重点指导,使大家进步很快。期间,他还常把王新的水彩画当作示范,并常把他的写生画贴在学校的专栏上展示。老师的鼓励,成了王新的动力。不久,王新创作了第一张作品《拾柴去》并在当时的海丰红城日报刊登,还得了一点稿费,这让他十分兴奋和激动。后来,校内外一些宣传工作需要创作,都会请王新去帮忙。
回忆往事,王新十分感恩彭湃中学的蔡友道老师,初中毕业后王新的父亲要求他入雨伞行做工,不要再读书了,可减轻家庭负担。蔡老师闻讯多次家访做王新父母的思想工作,说王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术苗子,而且眼前有个机会,如果考上中南美专附中(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的前身),不但免付学费还吃住都不用交钱。王新父母动心了,同意王新参考。王新说,当年去汕头赴考时,蔡老师还拿钱给自己作路费和生活费。
二
1966年,王新在广州美院雕塑系毕业后,即被安排在广州市农民运动讲习所搞雕塑创作。1970年,王新被调到汕头。他长期在汕头地区文化馆、艺术馆工作,并为汕头各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及业余美术爱好者当培训老师,实实在在地做了大量的“嫁衣”工作,如美术辅导、组织培训、创作、策划举办各种研讨、展览、交流、参观学习等。同时,多年来为业余或参赛者的创作指导,使其作品能送到全省或全国参加展览并获奖。尤其对那些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包括来自家乡海陆丰的学生,王新更是尽心尽力给予辅导和指点。三十多年来,由他主办的各种类型的美术创作学习班不计其数,培训的学生及业余作者近500人,其中不乏有成就的人。
王新负责举办的各种画展、巡展、学术交流等活动,走过了全国十几个城市,为推动和繁荣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丰富群众美术业余创作以及扩大对外交流和影响,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和努力。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王新一直重视作品的时代精神,要求自己的作品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鼓舞人。王新回顾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时期,他创作《山村代表》石膏制作的雕塑作品(1.2米×1米),入选1965年度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该作品长期保存在广州美院雕塑系。1968年创作雕塑作品《毛主席像》1米高石膏像,被选送参加在上海市举办的全国毛主席像设计方案的展览展出,同时应邀到上海参加研讨会,后又被选送到广州市农业展览大厅陈列,并被放大制作为7.1米高的石膏像。
1974年,王新创作了雕塑作品《渔工怒火》生动地表现了渔工的典型形象,被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广东画刊也进行登载介绍。
1980年开始兴起城市雕塑,王新创作雕塑《特区姑娘》参加广东省美展。又应饶平县政府邀请创作了巨型雕塑《黄岗丁未革命纪念碑》,十分壮观。1988年,王新为福建长澄县“方方纪念园”创作雕塑“方方纪念像”。改革开放之初,王新为海丰县鸡鸣寺雕塑《金鸡出笼》大型石雕,供游人欣赏。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新为汕头市农科所创作三十座雕像,构成汕头市农科所雕塑公园,内容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肖像,每尊雕塑大小不等,成为公园内的一大亮点,并作为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旅游观赏地。同时,王新与洪白方合作年画《孙中山和宋庆龄》、《全家乐》、《描龙绣凤》,由广东美术出版社印制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并陆续创作了一批国画,如《启蒙》《永丰炮声》《潮汕狮头》《双鹅》《万船渔虾万船歌》等都是当时的名作。
2004年为海丰纪念苏维埃革命政权及农民运动,为彭湃母亲创作《革命母亲周凤》石膏雕像。后来又陆续创作了国画《六人农会》《启蒙》等表现大革命时期彭湃组织农会和在大榕树下宣传革命道理的故事。同时,为海丰红场的“革命石碑题墙”长廊的开头和结尾创作了两幅浮雕《组织发布会》及《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成为一大景观。为海丰县博物馆创作一组群雕《擂咸茶》,长期陈列展出。并为田墘抗日合作军烈士陵园创作大型浮雕《抗日合作军纪念》,受到好评!
悠悠岁月,从入读广州美术学院到退休,王新都奔走在艺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常作常新……(文/图郑冰利)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